“‘換頭術’的癡迷者,請遵守倫(lun) 理。”“如果沒有在倫(lun) 理方麵做好準備,人類將來創造出來的就可能是怪物。”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倫(lun) 理”也逐漸成為(wei) 科研領域高頻詞。
我國科研人員對科研倫(lun) 理道德的認知及遵守狀況如何?中國科協最新的一項調研,是近年來對我國科研倫(lun) 理水平較為(wei) 全麵的一次摸底。
課題組曆時1年,對北京和武漢的6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半結構式定性訪談,並依托中國科協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組織了大規模抽樣調查。共回收單位問卷324份,個(ge) 人問卷12332份。
“總體(ti) 來看,科技工作者普遍認同科研倫(lun) 理的重要性,但遵守倫(lun) 理規範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亟須加強。”參與(yu) 這項調研的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文霞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很多人搞不清科研倫(lun) 理的範疇
“調查顯示,我國科技工作者對於(yu) 科研倫(lun) 理的理解比較模糊和寬泛。”張文霞介紹,有超過一半的科技工作者把跟科技相關(guan) 的所有正向詞匯都歸入科研倫(lun) 理道德範疇。
如有61.6%和54.4%的人分別認為(wei) “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和“提高創新能力”屬於(yu) 科研倫(lun) 理道德規範範疇,張文霞說,但學術界一般不將二者納入。
“科研倫(lun) 理是指科研人員與(yu) 合作者、受試者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倫(lun) 理規範和行為(wei) 準則。”她說,主要包括受試者的權利保護、實驗動物倫(lun) 理、環境影響等方麵。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lun) 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人文學院哲學係主任雷瑞鵬教授持類似觀點。“我們(men) 通常討論的科研倫(lun) 理指的是研究倫(lun) 理,也就是科學研究過程中引發的倫(lun) 理問題,特別是臨(lin) 床試驗中如何保護人類受試者的倫(lun) 理規範和實踐。”
以“換頭術”為(wei) 例,雷瑞鵬舉(ju) 例說,首先它在科學上的標準模糊不清,“在兩(liang) 具屍體(ti) 上做實驗,那麽(me) 它成功的標準是什麽(me) ,將來臨(lin) 床試驗的風險也巨大。任何研究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對研究的風險/受益評估不僅(jin) 僅(jin) 是科學問題,最終還是一個(ge) 價(jia) 值判斷,科學上充滿不確定性的不成熟研究也一定是不符合倫(lun) 理的”。
近年來除科研誠信外最大的科研倫(lun) 理失範案例是“黃金大米”事件。“用電擊治療網癮也是典型的違反科研倫(lun) 理行為(wei) ,這種技術還不成熟,嚴(yan) 格來講,參與(yu) 治療的應該被稱為(wei) ‘受試者’而不是‘患者’。”張文霞認為(wei) 。
倫(lun) 理優(you) 先還是追求成果?這是個(ge) 問題
調查顯示,科技工作者普遍認同科研倫(lun) 理的重要性。九成科技工作者同意“如果忽略了科研倫(lun) 理,科學研究可能會(hui) 誤入歧途”。
有意思的是,在認為(wei) 遵守科研倫(lun) 理很重要的同時,大家也承認我國科研人員的科研倫(lun) 理道德水平總體(ti) 不高,違反科研倫(lun) 理道德的現象時有發生。
2013年一項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軟課題項目資助的研究得出同樣的結論:科研人員認為(wei) 我國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科研倫(lun) 理問題,生物醫學領域、工程與(yu) 材料領域以及化學領域的科研人員認為(wei) 存在的倫(lun) 理問題較多。
此外,近九成科技工作者認為(wei) 違反科研倫(lun) 理道德的行為(wei) 具有很大危害性,但完全踐行科研倫(lun) 理道德的人較少。隻有不到1/4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總是會(hui) “在項目方案設計和研發過程中,考慮研究所涉及的科研倫(lun) 理問題”,約有1/4到一半的人會(hui) 不考慮潛在風險而繼續推進科研活動。
雷瑞鵬對此感受更深。“國際會(hui) 議上經常有外國專(zhuan) 家對中國科研倫(lun) 理規範有疑慮,‘換頭術’‘幹細胞治療’‘魏則西事件’等在國外的影響確實不太好。”
臨(lin) 床研究人員對倫(lun) 理規範最了解
我國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倫(lun) 理道德方麵主要關(guan) 注科研誠信問題,對其他科研倫(lun) 理規範了解較少。數據顯示,對科研誠信概念有所了解的占78%,而自認為(wei) 對科研誠信之外的科研倫(lun) 理規範了解較多的科技工作者僅(jin) 占5%。
臨(lin) 床研究人員對科研倫(lun) 理規範的了解度最高。“設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臨(lin) 床實驗機構的醫院都設有倫(lun) 理委員會(hui)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物臨(lin) 床實驗機構主任李海燕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臨(lin) 床研究人員都知曉倫(lun) 理審查這個(ge) 程序,因為(wei) 隻有通過了倫(lun) 理審查並得到倫(lun) 理批準才能開展臨(lin) 床研究。”李海燕說,倫(lun) 理審查的重點是保護受試者的權益,“因無法保障受試者權益,或缺乏有效控製風險的措施而沒有得到倫(lun) 理批準的臨(lin) 床研究不在少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警惕以自然體驗為名“消費”雪豹
警惕以自然體驗為名“消費”雪豹瞿劍新華社日前報道,“專家指出,瀾滄江源正成為全球最佳雪豹自然體驗點”。看這標題,不免心底一驚:以自然體驗、生態旅遊等名義,該不會引發一波對於這一珍稀易危物種的公眾消費潮流吧?細看得...[詳細] -
2018,會有哪些新發明改變你的生活
回顧2017年,中國科技史上出現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詞“新四大發明”——來自“一帶一路”相關20國留學青年評選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分別是高鐵、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這些新發明,無一例外,都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詳細] -
青海省摘得第二個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近日,國家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座談會在廣東惠州召開,會上為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授牌,“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與中藏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成為繼2015年“青海創新型鹽湖化工...[詳細] -
青海讓科技成果"聚起來、顯出來、動起來"
翻開近幾年青海省技術市場的統計年報,技術合同總成交額從“十二五”起始年2011年的16.89億元到“十三五”起始年2016年的56.92億元,增長率達到237.0%,全國排名上升一位,西部排名則從第9名上升到第5名。[詳細]
- 厲害了!氫銣原子鍾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 導航更精準
- 記王澤山:他為什麽被稱為中國"火炸藥大王"
- 宇宙空間的異物、減壓病、宇航服故障…… 太空行走避開這些危險
- IEEFA:中國是世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領軍者
- 2017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4.2%
- 複旦大學研製出世界上首個全矽激光器
- 科學巨匠歸來顯榜樣力量 強磁場召喚人才海歸
- 朱諾號探測器拍攝到木星雲帶絢麗震撼
- 氫銣原子鍾,導航更精準(厲害了,中國科技)
- 膠帶"偷梁換柱":指紋支付還安全嗎?
- 粉壟讓農業綠色高效(關注)
- 中科院植物所等揭示北美巨杉極端幹旱響應機製
- 大數據需要"深加工"(科技雜談)
- 加拿大約克大學研究證實:遊戲與暴力行為無關
- 無人機"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