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愛立信推出一款無線小蜂窩產(chan) 品——5G無線點係統。這款產(chan) 品支持新的5G中頻頻段(3-5GHz),速率更高達2Gbps。愛立信東(dong) 北亞(ya) 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wei) 坦言,新產(chan) 品優(you) 先選擇支持中頻頻段正是因為(wei) 中國5G市場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中頻,愛立信評估了全球5G市場,認為(wei) 中國會(hui) 發展較快。
“中國5G最開始選擇的頻段就是中頻3.5GHz和4.9GHz,因為(wei) 其覆蓋性和現有網絡的覆蓋銜接程度非常高。中國優(you) 先發展中頻已經引導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向這個(ge) 領域傾(qing) 斜,尤其是3.5GHz全球產(chan) 業(ye) 鏈甚至已經成型。”愛立信東(dong) 北亞(ya) 區研發中心總經理彭俊江說。
1月16日,我國IMT—2020(5G)推進組正式發布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宣布,中國5G技術試驗“小學順利畢業(ye) ,正式進入中學了”!
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將是5G實現商用之前的關(guan) 鍵一步,5G技術試驗第三階段規範的製定與(yu) 發布尤為(wei) 重要。聞庫強調,在第三階段,要結合5G頻率規劃,同步推進3.5GHz和4.9GHz研發。
據IMT—2020(5G)推進組5G試驗工作組組長徐菲介紹,頻譜是5G發展的重要基礎,除了已經可以允許試驗使用的3.5GHz頻段外,4.9GHz將與(yu) 之並重。高頻段滿足熱點區域極高的用戶體(ti) 驗速率和係統容量需求,低頻段滿足大覆蓋、高移動性的場景需求。
徐菲還表示,第三階段試驗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包括,基於(yu) 3GPP 5G標準,重點麵向我國5G需求,對5G產(chan) 品和路標等提出要求,指導5G預/商用產(chan) 品研發,加快推進5G工作;構建統一環境,開展單係統、單終端、組網和互操作等測試,推動產(chan) 品成熟和產(chan) 業(ye) 鏈協同,為(wei) 5G規模試驗全麵開展奠定共性基礎;開展5G典型應用融合試驗,促進5G業(ye) 務與(yu) 應用發展。
據悉,通過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的測試,預計在2018年底5G產(chan) 業(ye) 鏈主要環節基本能達到預商用水平,推動5G更好更快地發展,為(wei) 5G規模試驗及商用奠定基礎。
最新發布的《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顯示,5G早期部署預計將在數個(ge) 市場進行,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和中國。首批基於(yu) 獨立組網5G新空口技術的商用網絡預計將於(yu) 2019年投入使用,大多數網絡部署將從(cong) 2020年開始啟動。預計到2023年底,增強型移動寬帶5G用戶數將超過10億(yi) ,智能手機簽約用戶數預計將達73億(yi) 。預計簽約用戶數到2023年底將達到55億(yi) 。屆時,LTE用戶數占移動用戶總數的比例將超過60%。
彭俊江表示,5G第三階段測試是麵向商用的係統驗證,這就意味著多廠商之間要實現端到端之間的互聯互通,通過不斷的合作測試,最後形成一個(ge) 統一可商用的最佳方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尊崇科研倫理不能隻是"嘴上說說"——來自我國科研倫理現狀的調查(一)
“‘換頭術’的癡迷者,請遵守倫理。”“如果沒有在倫理方麵做好準備,人類將來創造出來的就可能是怪物。”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倫理”也逐漸成為科研領域高頻詞。[詳細] -
警惕以自然體驗為名“消費”雪豹
警惕以自然體驗為名“消費”雪豹瞿劍新華社日前報道,“專家指出,瀾滄江源正成為全球最佳雪豹自然體驗點”。看這標題,不免心底一驚:以自然體驗、生態旅遊等名義,該不會引發一波對於這一珍稀易危物種的公眾消費潮流吧?細看得...[詳細] -
2018,會有哪些新發明改變你的生活
回顧2017年,中國科技史上出現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詞“新四大發明”——來自“一帶一路”相關20國留學青年評選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分別是高鐵、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這些新發明,無一例外,都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詳細] -
青海省摘得第二個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近日,國家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座談會在廣東惠州召開,會上為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授牌,“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與中藏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成為繼2015年“青海創新型鹽湖化工...[詳細]
- 厲害了!氫銣原子鍾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 導航更精準
- 記王澤山:他為什麽被稱為中國"火炸藥大王"
- 宇宙空間的異物、減壓病、宇航服故障…… 太空行走避開這些危險
- IEEFA:中國是世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領軍者
- 2017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4.2%
- 複旦大學研製出世界上首個全矽激光器
- 科學巨匠歸來顯榜樣力量 強磁場召喚人才海歸
- 朱諾號探測器拍攝到木星雲帶絢麗震撼
- 氫銣原子鍾,導航更精準(厲害了,中國科技)
- 膠帶"偷梁換柱":指紋支付還安全嗎?
- 粉壟讓農業綠色高效(關注)
- 中科院植物所等揭示北美巨杉極端幹旱響應機製
- 大數據需要"深加工"(科技雜談)
- 加拿大約克大學研究證實:遊戲與暴力行為無關
- 無人機"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