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需要新作為(wei) 。黨(dang) 的十九大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新時代為(wei) 科技創新創造了更為(wei) 廣闊的舞台。這是科技創新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的時代,是科技工作者大顯身手的時代。青海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追求真理、愛國奉獻、勇攀高峰的光榮傳(chuan) 統,真做科研、做真科研,把功夫下到事關(guan) 國計民生的科學真問題上,在原創重大發現和核心關(guan) 鍵技術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做出無愧於(yu) 新時代的更大貢獻。
王艦代表:
科研成果到社會(hui) 實踐中檢驗
“馬鈴薯營養(yang) 豐(feng) 富,在中國許多貧困地區一直是主糧之一,我就非常喜歡吃。”麵對記者,奔走田間30多年,從(cong) 事馬鈴薯研究工作近20年,在馬鈴薯脫毒與(yu) 增產(chan) 上取得重要成就的王艦,絲(si) 毫不掩飾對馬鈴薯的偏愛。被大家親(qin) 切稱為(wei) “土豆大王”的他現為(wei) 省人大代表、青海省農(nong) 林科學院副院長。
“2017年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在西寧隆重召開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科技大會(hui) 上給科技工作者規劃了一個(ge) 很好的藍圖,讓全省科技人員為(wei) 之振奮,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王艦信心滿滿地說。
王艦認為(wei) ,科學技術是推動青海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動力。十年前發展科技是錢的問題,現在錢不是問題,應該是人的問題。而政策是聚集人才的“風向標”,是人才發展的“活力源”。中央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意見出台後,青海省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ou) ”的理念,著眼強化頂層製度供給,製定出台以《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實施意見》為(wei) 統領,《“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實施方案》《中端和初級人才培養(yang) 實施方案》為(wei) 承載,《柔性引才引智實施辦法》《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製考核辦法》《人才工作“伯樂(le) 獎”評選獎勵辦法》為(wei) 保障和30餘(yu) 項行業(ye) 部門特色政策為(wei) 配套的“1+2+3+x”升級版人才製度框架體(ti) 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端人才的使用和引進問題。
“現在是創新創業(ye) 的好年代,科研成果好不好不是科技人員說了算,而是要把科研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檢驗,你能給社會(hui) 帶來什麽(me) 效益,要讓企業(ye) 說好,老百姓說好。為(wei) 此,要激發科研人員幹事的熱情和激情,鼓勵科技人員到農(nong) 村、到工廠、到企業(ye) ,把他們(men) 的聰明才智運用到推動青海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踐中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王艦說。
“目前,青海省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總量偏少,機製不活,頂尖人才匱乏,缺少地方特色人才品牌,人才創新創業(ye) 活力不足。”王艦說。但讓王艦欣慰的是,青海省在大力培養(yang) 本土高端人才上出台了《“青海學者”計劃實施辦法》。打造“青海學者”品牌,對於(yu) 培養(yang) 造就一批戰略科技人才、領軍(jun) 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對於(yu) 發揮高端人才的凝聚、牽引、帶動效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和現實意義(yi) 。
說到今後打算,王艦說,在新的起點上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新青海,離不開科技支撐。我是搞土豆的,就要堅持自身的特色,圍繞農(nong) 民的需要,不求全,但求特、求精,發展自己的特色領域,要始終把農(nong) 業(ye) 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持新發展理念,突出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緊緊圍繞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改革的主線,再創青海農(nong) 業(ye) 新優(you) 勢。同時,將青海農(nong) 業(ye) 發展和生態發展統一起來,創新綠色農(nong) 業(ye) 科技理念,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推動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和農(nong) 民脫貧增收。 張周平委員:
積極推動“互聯網+” 生產(chan) 製造業(ye) 快速發展
生產(chan) 製造業(ye) 是實施“互聯網+”行動的主戰場。推動生產(chan) 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發展,有利於(yu) 加快新舊發展動能和生產(chan) 體(ti) 係轉換,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轉化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青海省積極推動‘中國製造2025青海行動方案’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促進‘兩(liang) 化’深度融合,構建特色鮮明、優(you) 勢突出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現工業(ye) 穩定增長。但是,工業(ye) 經濟創新能力不強、生產(chan) 方式粗放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jue) ,亟需積極推動‘互聯網+’生產(chan) 製造業(ye) 快速發展。”省政協委員、農(nong) 工黨(dang) 青海省委主委張周平通過前期調研解釋道。
張周平認為(wei) ,加快青海省“互聯網+”生產(chan) 製造業(ye) 發展,首先要強化生產(chan) 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的產(chan) 業(ye) 基礎,打造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基地,大力推進工業(ye) 園區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加快有色金屬、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ye) 的智能化改造,積極培育生產(chan) 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企業(ye) 。
其次,要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依托“青海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等人才引進和培養(yang) 計劃,集聚、培養(yang) 、吸引一批掌握製造業(ye) 核心技術的領軍(jun) 人才、緊缺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有條件的互聯網企業(ye) 與(yu) 科研院所、高校、職業(ye) 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和培訓基地,鼓勵各級政府采用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向社會(hui) 提供互聯網知識技能培訓;推動高校與(yu) 行業(ye) 企業(ye) 、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對企業(ye) 高管、高級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培養(yang) 互聯網技術應用、市場推廣、服務谘詢、經營管理等技術技能型、複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
第三,要積極引導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加快電子商務,支持製造企業(ye) 搭建工業(ye) 電子商務平台或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網上銷售及采購業(ye) 務;支持培育國家、省、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示範企業(ye) 、示範項目,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集商品交易、物流快遞、融資擔保、研發設計、配套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電子商務示範基地。
謝占玲委員:
科學知識 就在我們(men) 身邊
“隻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觀察發現,用心去研究,我們(men) 生活的周圍到處是科學知識,就像牛頓發現地心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都是從(cong) 身邊的小事中發現的,所以說科學就在我們(men) 身邊。”省政協委員、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謝占玲說。
從(cong) 事教育事業(ye) 17年,研究方向為(wei) 生態環境和微生物的謝占玲,一直關(guan) 注著孩子們(men) 的科技創新,她從(cong) 孩子們(men) 身上獲得了許多啟發,白色汙染物的提案也是起源於(yu) 孩子們(men) 關(guan) 心的問題。“生命是科學、環境是科學、自然也是科學,通過科普宣傳(chuan) 讓孩子們(men) 的理念發生轉變,為(wei) 此,青海從(cong) 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必須要從(cong) 娃娃抓起。”謝占玲說。
謝占玲認為(wei) ,進行科普宣傳(chuan) ,必須深入到每一個(ge) 人的心中。大家都認為(wei) 科技是多麽(me) 的高大上,多麽(me) 的遙遠,那都是科學家做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這樣,真正的科技與(yu) 我們(me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科技在改變我們(men) 的生活,點點滴滴影響著我們(men) 身邊的一切。如青藏高原特有的菌類資源黃蘑菇、冬蟲夏草、牛肝菌等很多物種,其中,青藏高原的黃蘑菇資源銳減,由於(yu) 經濟利益的驅使,黃蘑菇還沒有完成有性繁殖的過程,它的孢子還沒有播撒出去,就被采摘了。
“通過調研發現,青海省各地黃蘑菇的產(chan) 值少了三分之一,我們(men) 要向保護野生動物一樣對植物、微生物進行保護,並且要對老百姓進行科普知識宣傳(chuan) ,讓他們(men) 懂得采集時要知道保護,不能讓這些植物、微生物滅絕。”謝占玲焦急地說:“宣傳(chuan)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環境愛護從(cong) 我做起,讓成人和孩子意識到環境的惡化也與(yu) 我們(men) 相關(guan) 。”
陸克代表:
以新能源 促進綠色發展
“我認為(wei) 青海省應對科技發展充滿自信。青海擁有豐(feng) 富的資源,太陽能資源居全國前列,鹽湖資源尤其是鋰資源得天獨厚,高原農(nong) 業(ye) 和生物種類獨特。我們(men) 應結合青海省本地的資源稟賦,圍繞優(you) 勢資源來吸引國內(nei) 外科研機構來青合作建設研發機構,吸引國內(nei) 外科技型企業(ye) 來青投資,建設企業(ye) 研發中心,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省人大代表、青海百能匯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克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作為(wei)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的青海百能匯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海東(dong) 市實施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戰略後,依托青海中關(guan) 村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引進的首批新能源技術企業(ye) ,也是海東(dong) 科技園孵化成功的第一家企業(ye) 。近5年來,該公司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ye) 技術創新基金項目、青海省重大科技專(zhuan) 項、青海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獲批組建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公司持有近20項授權專(zhuan) 利,其中發明專(zhuan) 利14項,並承建了國內(nei) 首座以液流儲(chu) 能電池為(wei) 核心技術的光儲(chu) 充一體(ti) 化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已在儲(chu) 能型光伏電站、智能微電網、儲(chu) 能電力銀行、光儲(chu) 一體(ti) 化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和光伏智能運維等市場領域進行了良好的業(ye) 務布局。
陸克說,多年來,公司在海東(dong) 市委、市政府和園區的大力支持下,已經進入了一個(ge) 良性發展的軌道。相信,未來公司在海東(dong) 的支持下,將發揮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作用,釋放新的經濟活力,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陸克表示,青海百能將深入貫徹落實“四個(ge) 紮紮實實”重大要求,致力從(cong) 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通過清潔低碳、綠色技術創新推動青海省節能減排、低碳環保事業(ye) 的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4G用戶近10億 滲透率70%超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30日表示,中國4G用戶近10億,滲透率達70%,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資料圖:體驗者在高鐵列車車廂內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連接該技術發出的信號後享用超高速無線網絡通信。中新社記者侯宇攝國新辦30日上午舉行新...[詳細] -
"慧眼"衛星進入科學成果產出新階段
“慧眼”衛星效果圖(國家航天局供圖)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趙竹青)今天,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在北京正式宣布投入使用,標誌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慧眼”衛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首顆大型X射線天文衛星...[詳細] -
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截至2018年1月30日)
1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截至2018年1月30日)。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截至2018年1月30日)2017年6月1日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詳細] -
海洋六號 滿載而歸
30日,中國科考船“海洋六號”完成深海地質調查第五航次和大洋41B航次科考任務,曆時219天、航程近53000公裏,取得了5項創新性成果。[詳細]
- 房子被強拆房價上漲,政府應賠償還是補償?
- 武漢"冰雪城堡"現身街頭吸睛 費時一下午搭建
- 寶能稱資管計劃續期合法合規 萬科控製權隱患仍在
- 2017年廣東房地產需求持續旺盛 商品房銷售創曆史新高
- 萬科A:寶能旗下資管計劃延期 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 萬科獨董劉姝威再懟寶能:杠杆達到2倍 相關方是誰
- 今晚,記得看超級藍血月
- 網絡強國建設三年行動年內啟動
- 思想精深藝術精湛 《換了人間》抒寫史詩新篇章
- 多地競逐自貿港 沿海有望先破題
- 央行銀監會:希望歐盟重新考慮IPU門檻值
- 江淮江漢江南北部等地有霾 部分地區有重度霾
- 華平股份控製權之爭或升級 75歲董事長撤回辭呈
- 商業巨頭貝索斯、巴菲特聯手摩根大通進入健保市場
- 融資渠道逼仄 房企寒冬歎錢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