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達沃斯論壇上,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教授Sir Angus Deaton和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進行了一場關(guan) 於(yu) 人工智能和隱私治理的討論,討論的焦點直指當下互聯網企業(ye) 過度收集用戶信息、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為(wei) 。
進入數字時代以來,數據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數字時代的石油”成為(wei) 大家對數據的共識。互聯網企業(ye) 廣泛收集用戶各類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利用,從(cong) 中攫取到巨大的經濟效益。在這過程中,暴露出的個(ge) 人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卻不斷被忽視。
近年來,因App默認勾選、第三方數據采集等問題引發的糾紛頻出。國際上,互聯網巨頭穀歌、臉書(shu) 因數據安全問題被消費者詬病甚至被訴諸公堂;國內(nei) 戰場上,自“3Q大戰”以來,“菜鳥順豐(feng) 之爭(zheng) ”“大眾(zhong) 點評訴百度地圖案”“支付寶年度賬單事件”等更是將問題不斷暴露在公眾(zhong) 視野中,用戶開始不斷聚焦自身隱私安全問題。怎麽(me) 收集、如何使用、怎樣監管成了大家最關(guan) 心的問題。
保護隱私成紙上談兵
“能否既玩消消樂(le) 又不讓你讀取我的通訊錄?如果不提供地理位置讀取授權,還能不能聽首音樂(le) ?”談起App默認勾選,複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安裝App時有一份用戶協議,點同意才能完成安裝,不同意則不能安裝。我想用這個(ge) 軟件,但我不想同意某些條款,可以有例外選擇嗎?“目前沒有。那客觀上就是某種霸王條款嗎?”
要麽(me) “信息裸奔”,要麽(me) “棄之不用”,這種“兩(liang) 難選擇”是現在用戶的常態,企業(ye) 處於(yu) 強勢地位,用戶更多時候隻能被動接受。“我唯一能確認的事實就是用戶協議上的勾是我打的,至於(yu) 勾了之後這些數據會(hui) 去哪裏、能分析出什麽(me) 來、會(hui) 有怎樣的損害?我一概不知。”沈逸說。
《網絡安全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一法一決(jue) 定”)中明確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在業(ye) 務活動中收集、使用公民個(ge) 人電子信息,必須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可在企業(ye) 實際采取數據過程中,此規定卻形同虛設。
去年8月至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執法檢查組對“一法一決(jue) 定”的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此次執法檢查嚐試委托社會(hui) 調查中心進行民意調查,共有1萬(wan) 多人參與(yu) 調查。
這份調查報告顯示,“一法一決(jue) 定”關(guan) 於(yu) 用戶個(ge) 人信息保護的多項製度落實得並不理想:有52.1%的受訪者認為(wei) 上述規定執行得不好或者一般;有49.6%的受訪者曾遇到過度收集用戶信息現象,其中18.3%的受訪者經常遇到過度采集用戶信息現象;有61.2%的人遇到過有關(guan) 企業(ye) 利用自己的優(you) 勢地位強製收集、使用用戶信息,如果不接受就不能使用該產(chan) 品或接受服務的“霸王條款”;有52.5%的人認為(wei) 執法部門保護用戶信息的成效一般或者不好。
企業(ye) 不斷收集用戶數據,數據泄漏或被濫用之後,用戶就會(hui) 麵臨(lin) 潛在的欺詐風險,即使發現本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濫用後,舉(ju) 報難、投訴難、立案難現象也比較普遍。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指出,目前我國的個(ge) 人信息保護並沒有專(zhuan) 責機關(guan) 負責,這也就造成了“投訴無門”的現狀。
“法律雖然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過於(yu) 原則,所以執法中存在許多模糊地帶。”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現在關(guan) 於(yu) 個(ge) 人信息保護的一些法律法規大都分布在《民法總則》、《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中,大都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執法也是“九龍共治”,在這樣的情況下,談論隱私就是“紙上談兵”。
“安全會(hui) 成為(wei)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
國內(nei) 在不斷推進立法執法進程,國際上也在不斷討論保護個(ge) 人數據的方案。在達沃斯論壇的討論中,Deaton教授提出,應該開發一套隱私數據授權交易係統,讓每個(ge) 用戶擁有自己的數據,選擇性授權給互聯網公司,治理隱私數據侵權問題。
比如說,一個(ge) 用戶可以不在乎隱私,可以賣自己的數據給最高的出價(jia) 者;另一個(ge) 用戶可以隻讓自己的數據被自己信任的公司使用。如果用戶能自由選擇交易自己的數據,壟斷型互聯網公司就很難剝削用戶,而且互聯網公司彼此競爭(zheng) 會(hui) 加劇,因而降低傷(shang) 害用戶利益的可能性。
“我認為(wei) 這個(ge) 提議充分體(ti) 現了用戶對自身數據授權的自由選擇,具有相當的可行性,並且已有部分企業(ye) 開始嚐試實行這樣的方案。”重慶大學國家網絡空間安全與(yu) 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院長齊愛民舉(ju) 例,亞(ya) 馬遜公司就已經開始實施基於(yu) cookies協議的隱私保護方案,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勾選希望被收集的數據,這種意願與(yu) 享受亞(ya) 馬遜網站的購物服務沒有任何關(guan) 係,用戶完全可以在不授權任何數據的情況下享受服務,而不是將享受服務與(yu) 個(ge) 人數據授權捆綁在一起。“基於(yu) cookies協議的特性,亞(ya) 馬遜網站會(hui) 自動關(guan) 閉個(ge) 人數據收集和追索功能。”他說。
而李開複覺得Deaton教授的想法過於(yu) 理想化,中國、美國等國家都很難支持這樣的方案,因為(wei) 這樣會(hui) 阻礙數字經濟的發展。他和Deaton教授最後取得的共識是,歐盟或許會(hui) 強製執行。
2015年,歐盟執行委員會(hui) 通過一份《一般數據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規定,對於(yu) 違反《條例》的行為(wei) ,情節較輕的罰款上限是一千萬(wan) 歐元或前一年全球營業(ye) 收入的2%,兩(liang) 者中取大者;對於(yu) 嚴(yan) 重的違法,罰款上限是兩(liang) 千萬(wan) 歐元或前一年全球營業(ye) 收入的4%,兩(liang) 者中取大者。
《條例》的通過令互聯網巨頭們(men) 紛紛動容,法律嚴(yan) 格程度堪稱目前的“世界之最”,各國對其評價(jia) 不一,有的覺得矯枉過正,有的認為(wei) 值得效仿。“企業(ye) 收集數據改進產(chan) 品或服務,這對用戶來說是有益的。如果法律對企業(ye) 限製太嚴(yan) 格了,客觀上不利於(yu) 企業(ye) 的發展,這其中就有一個(ge) 平衡的問題。”左曉棟認為(wei) ,現在互聯網發展速度很快,部分互聯網企業(ye) 就像“脫韁野馬”,野蠻發展,通過嚴(yan) 格的法律法規來規範企業(ye) 經營是必須的。法律法規的出台會(hui) 使行業(ye) 進行一輪輪洗牌,陣痛難以避免,但一定會(hui) 在發展中找到企業(ye) 和用戶之間的平衡點。
“企業(ye) 依法守規地采集數據,及時提醒和告知用戶對數據的所有權,隻有這樣用戶才會(hui) 更信賴企業(ye) 。未來,安全也是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杭州安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淵認為(wei) ,歐盟對數據的立法保護值得借鑒,保護用戶數據的安全會(hui) 讓互聯網企業(ye) 和數據應用者更具競爭(zheng) 力,“法律和製度的建設與(yu) 企業(ye) 發展是辯證的”,範淵說。
如何完善“中國方案”
“支付寶年度賬單事件”發生後,支付寶對平台進行了全麵排查,新設立客戶中心及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事業(ye) 群,全麵負責包括個(ge) 人信息權益在內(nei) 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事業(ye) 部負責人直接向公司總經理匯報。同時,建立個(ge) 人信息保護工作的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到崗到人的責任追究機製,實現對重點人員崗位的考核。
“我們(men) 也時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原則沒有細化之前,不知道紅線在哪,也很擔心踩到雷區。”螞蟻金服首席隱私官聶正軍(jun) 表示,這次的事件也算是交了“學費”,監管部門更明確了細則,公司整改起來也更有底。
一些可喜的變化正在發生。日前,由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製定和歸口管理的個(ge) 人信息保護的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 個(ge) 人信息安全規範》(GB/T35273-2017)(以下簡稱《規範》)正式發布,該《規範》將於(yu) 2018年5月1日實施。
左曉棟是《規範》起草小組的一員,據他介紹,《規範》內(nei) 容涵蓋個(ge) 人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轉讓以及安全事件處置等方方麵麵,是對原來網絡安全原則的細化,起草過程中經曆了企業(ye) 、政府間多輪博弈,“雖仍有讓自己感到遺憾的地方,但已經邁出了萬(wan) 裏長征的一小步,可以看出監管部門越來越重視個(ge) 人數據安全問題,情況會(hui) 越來越好。”
對於(yu) 如何完善數據保護的“中國方案”,左曉棟認為(wei) ,建立個(ge) 人信息保護的專(zhuan) 業(ye) 部門、設立個(ge) 人信息保護專(zhuan) 員是當務之急。“設立投訴的渠道,快速地解決(jue) 老百姓的舉(ju) 報,否則再多的法律法規標準不落地還是沒用。”他說,這在國際上是有慣例可循的,信息保護專(zhuan) 員的權力非常大,可以發起獨立的調查,甚至發起對一些侵犯個(ge) 人信息的機構、個(ge) 人的起訴,快速解決(jue) 問題。
沈逸認為(wei) ,政府應該更加積極有為(wei) ,有效的個(ge) 人數據保護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沒有什麽(me) 利益價(jia) 值”,但政府應該管起來,去找到和企業(ye) 發展的平衡點,規定該規定的、讓渡該讓渡的,明確企業(ye) 的權責,和企業(ye) 做好管理成本的分攤,“現在就是談太多價(jia) 值和理念,但是對這個(ge) 問題的公共性、它的主體(ti) 、它的實操缺乏討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微博熱搜"變臉"重啟
在暫停運營一周後,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等在上周末晚間恢複上線。與過去明星娛樂八卦、十八線網紅等營銷意味濃烈的熱搜“霸榜”不同,全新的“微博熱搜”新增了“新時代”板塊,買不到的春運火車票、叫停自帶菜品的海底撈以及...[詳細] -
各大航企“空中WiFi開機”競速
編者按:飛機,曾經一度被稱為最後的網絡信息孤島。[詳細] -
“張衡一號”裝載空間展開係統國際領先
我國第一顆觀測地震電磁信息的衛星“張衡一號”2月2日成功發射。據報道,“張衡一號”可開展全球7級以上、我國6級以上地震電磁信息分析研究,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詳細] -
穿越古今 秒殺中外!行走於海外的中國創意
近年來,以博物館文創產品為代表的“中國創意”不僅走出了“金鑾殿”,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更走向了全世界。有這樣一款膠帶:“霸氣十足”“圈粉”海內外2018年1月27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會展中心故宮博物院的展台前,3位女士被...[詳細]
- 德執政聯盟談判再延長 各黨派努力化解最後障礙
- 流感肆虐!美國紐約8歲女童死亡 新澤西學校關閉
- 安倍就日本自衛隊墜機事件道歉 仍有1人下落不明
- 安理會舉行敘利亞化武問題公開會
- 政治僵局有望結束 德國大聯合政府談判即將告成
- 英媒:"內衣小鎮"助居民脫貧 中國產業政策發揮作用
- 日俄將舉行副外長級磋商 安倍擬5月訪俄會普京
- 美媒:中國為何能夠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 美移民立法進展困難 但尚無跡象顯示政府將再關門
- 日本直購進口訂單隔天收貨,如此神速是怎麽實現的?
- 印尼首都遭受洪澇襲擊
- 突發!"超級碗"比賽後,美國費城發生爆炸
- 美邁阿密一餐廳12人被劫持?特警出動後發現被騙
- 一槍兩命!南非男孩玩槍誤殺2歲妹妹後自殺身亡
- 美國一餐廳突發人質劫持事件:12名雇員遭經理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