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絲綢之路南亞廊道(青海段)考古調查發現14處新遺址

李欣 發布時間:2018-02-24 10:57:00來源: 青海日報

記者日前從(cong) 絲(si) 綢之路南亞(ya) 廊道青海段學術研討會(hui) 上了解到,絲(si) 綢之路南亞(ya) 廊道青海段考古調查工作迄今已發現14處新遺址。

2017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yu) 西北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省社會(hui) 科學院、青海師範大學等單位正式啟動絲(si) 綢之路南亞(ya) 廊道青海段考古調查工作。

“南亞(ya) 廊道”自古以來是聯係南亞(ya) 諸國與(yu) 我國內(nei) 陸及中西亞(ya) 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絲(si) 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調查為(wei) 期5年,力求在既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南亞(ya) 廊道的主線和複線,盡可能全麵準確地再現各時期交通網絡及古道的變遷沿革,為(wei) 係列跨國文化遺產(chan) 申遺工作提供學術支撐,為(wei) “絲(si) 綢之路南亞(ya) 廊道”申遺工作提供學術支撐。2017年度調查主要集中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nei) ,調查遺跡42處,其中踏查道路6段,城址32處,烽燧2處,墓葬1處,岩畫1處。其中道路、墓葬、岩畫均為(wei) 新發現。

此次調查還開展了民俗、古環境等方麵的綜合調查,對當地的民俗、曆史、文化遺產(chan) 資源、古今環境變遷有了更加全麵和深刻的認識,為(wei) 該區域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申報提供了堅實的資料基礎。2018年,該調查將以興(xing) 海縣為(wei) 起點繼續向青藏高原深處進發,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為(wei) 主要調查區域。(作者:李欣)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城市種樹也要講究科學規律

    在現代文明高度集中的城市,公共綠化是人類與自然接近的重要設施。然而,一些地方在綠化工作中熱衷於貪大求靚,傾向於移栽一些不適宜本地生長的樹種,違背了城市綠化應遵循的自然規律。[詳細]
  • 紙張薄的鋼板上印畫,新技術可以分毫不差

    記者日前在浙江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自主建設的中試車間裏看到,一卷卷薄如紙張的鋼板像布匹一樣在生產線上飛動,各種圖案被瞬間印製在鋼板上,令人歎為觀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