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中國平民體內發現美國轉基因SCoAL純屬謠言

馬愛平 發布時間:2018-02-27 10:59:00來源: 科技日報

這幾日,微信上流傳(chuan) 著多個(ge) “10萬(wan) +”文章——《觸目驚心:中國平民體(ti) 內(nei) 發現美國轉基因的SCoAL基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ti) 內(nei) 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這些文章的內(nei) 容均大致相同,並被廣泛傳(chuan) 播和討論。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篇文章內(nei) 容純屬杜撰,實屬“釣魚文”。

2月26日,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推測,這些文章或來源於(yu) 2012年7月右岸新聞社的一則報道。

那則報道顯示,英國學術期刊《雪萊遺傳(chuan) 學通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對中國平民進行的基因組研究時,發現了轉基因作物中用來促進生長的基因SCoAL,這種基因可能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文章還說:“記者特地探訪了遺傳(chuan) 學家維克多·斯坦因教授。斯坦因來自德國泰斯特羅莎醫學中心。”“斯坦因在對中國的誌願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後發現,超過半數的誌願者中,其25號染色體(ti) 上發現了名為(wei) ‘SCoAL’的基因。”

“實際上,並沒有《雪萊遺傳(chuan) 學通訊》這本英國學術期刊。”林敏說,也沒有泰斯特羅莎醫學中心;同時,人類還沒有能進化到有25號染色體(ti) ,隻有23對染色體(ti) 。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這實際上是一篇“釣魚文”。“釣魚文”是一種精心安排的語言陷阱,也是捉弄對方知識和邏輯不足的博弈手段。

中科院遺傳(chuan) 與(yu) 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薑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cong) 炮製SCoAL基因名稱、刻意把生物學概念的琥珀酸叫做化學名稱的丁二酸,以及杜撰25號染色體(ti) 等來看,這篇文章的作者起碼擁有大學生物化學以上的相關(guan) 知識水平。

再看此文表述的邏輯:盡管題目很有迷惑性,但仔細閱讀卻會(hui) 發現,通篇沒有指出這個(ge) 基因是通過食用轉基因而進入到人體(ti) 內(nei) 的。

“因此,這是一種典型的文字惡作劇式手法,利用知識不足和邏輯盲點,產(chan) 生不尋常的新聞效應,更易於(yu) 廣泛傳(chuan) 播。”薑韜說。

此外,在文章的議論和觀點部分文風大變。“經過搜索比對,作者拷貝了一個(ge) 叫張宏良的人的反轉基因文章,這部分文字對轉基因和轉基因科學家充滿誤解和偏見,又跟前麵的SCoAL基因毫無關(guan) 係,也是惡作劇的一部分。”薑韜說。

“該文裏,耍小聰明之處還有很多。比如,題目裏用了概念含混的詞語‘平民’;文中所說的遺傳(chuan) 學家維克多·斯坦因,實則為(wei) 電子遊戲裏的瘋子科學家。”薑韜說,擁有基本知識和邏輯清楚的讀者,看完就知道這是一篇“釣魚文”,而這篇“釣魚文”的技術含量還不低。

製作精良的“釣魚文”雖在網絡傳(chuan) 播中是一種高效手段,但卻有可能引起社會(hui) 恐慌。因此,林敏建議,這篇文章造成的社會(hui) 負麵影響極大,建議有關(guan) 部門查處。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 聚焦5G和互聯網

    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5G和互聯網成為焦點。據路透社25日報道,思科公司表示將以支持競爭者的方式向由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主導的無線接入市場發起挑戰。報道稱,世界電信運營商正麵臨客戶數據爆炸式增...[詳細]
  • 首個氣候大數據服務平台"氣候通"啟用 在信息和用戶之間架起橋梁

    我國首個氣候大數據服務平台“氣候通”近日在京發布並啟用。這一平台由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科學技術支撐。“氣候通”包括氣候網格、氣候資源、氣候災害、氣候風險、氣候變化、氣候大數據和氣...[詳細]
  • 首次解密我國第三代戰機殲-10誕生的故事

    首次解密我國第三代戰機殲-10誕生的故事提到戰鬥機,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它無比“高大上”,它一定會是在最先進最高端的研發地設計製造的,同時跟“嚴格”、“機密”這樣謹慎的詞語是分不開的。然而,作為我國戰鬥機中劃時代的機型...[詳細]
  • 雲南科學家發現兩種飛機草成功入侵的原因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群落構建與物種共存課題組科研人員對世界範圍內分布的飛機草進行了譜係地理學及居群遺傳學研究,揭示出西非生物型飛機草、南非生物型飛機草的來源可能是古巴和牙買加,入侵性和環境適應性是這兩種生物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