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中國碳衛星獲得首幅全球葉綠素熒光反演圖

李大慶 發布時間:2018-03-01 08:58:00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28日從(cong) 中科院獲悉,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研究員劉良雲(yun) 團隊利用我國發射的碳衛星數據,開展了全球植被葉綠素熒光衛星反演研究,成功獲得了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葉綠素熒光產(chan) 品。

2016年12月22日,我國發射了首顆二氧化碳觀測科學實驗衛星——TanSat,從(cong) 而成為(wei) 全球第3個(ge) 可提供碳衛星數據的國家。TanSat衛星是“十二五”期間,由科技部立項、中科院負責工程總體(ti) 、多家單位共同承擔的科學實驗衛星計劃,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監測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分布情況。葉綠素熒光遙感就是該衛星的一個(ge) 重要應用。

TanSat衛星的主要載荷——高光譜二氧化碳探測儀(yi) 設有3個(ge) 通道,其中,在760納米的O2-A通道的光譜分辨率最高可以達到0.04納米,能夠捕獲植被日光誘導葉綠素熒光對Fe(758納米)和KI(771納米)兩(liang) 個(ge) 太陽弗朗霍夫暗線的填充效應,從(cong) 而不僅(jin) 能對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進行動態監測,還能高精度反演植被葉綠素熒光。衛星尺度葉綠素熒光能夠精確估算全球植被光合生產(chan) 力,結合同步反演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數據,二者協同將能夠極大提升全球碳源匯觀測能力。

劉良雲(yun) 研究員長期從(cong) 事植被葉綠素熒光遙感研究,是我國葉綠素熒光遙感研究的開拓者。他領導的團隊成功獲得的首幅全球葉綠素熒光反演結果,能夠清晰顯示出2017年7月份北美玉米帶、歐洲平原、東(dong) 亞(ya) 農(nong) 業(ye) 種植區與(yu) 東(dong) 南亞(ya) 以及12月份亞(ya) 馬遜雨林等區域的植被旺盛的生產(chan) 力,且南北半球夏季與(yu) 冬季植被生產(chan) 力與(yu) 碳匯能力的動態變化也非常準確。

研究人員將我國TanSat衛星葉綠素熒光產(chan) 品與(yu) 同期的美國航天局的軌道碳觀測2號(OCO-2)衛星產(chan) 品相對比,二者在空間格局、季節變化特征及取值範圍、均值、動態分布等高度一致。這表明我國TanSat衛星達到了國際最高水平。

為(wei) 了定量評價(jia) 我國TanSat衛星葉綠素熒光產(chan) 品在植被生長狀況和生產(chan) 力監測方麵的應用潛力,科研人員將TanSat衛星葉綠素熒光產(chan) 品與(yu) 美國OCO-2衛星產(chan) 品和MODIS EVI植被指數產(chan) 品做了統計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我國TanSat衛星葉綠素熒光與(yu) OCO-2衛星葉綠素熒光、MODIS EVI植被指數產(chan) 品存在非常一致的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從(cong) 而可以用來監測全球植被生長狀況和植被生產(chan) 力。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火箭海上發射將於今年"首秀"

    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於今年實施海上發射演示驗證,這有望成為我國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首秀”。近年來,近赤道、低軌道傾角衛星的發射需求日趨旺盛。[詳細]
  • 西藏自治區古籍修複中心珍貴古籍修複和數字化進展順利

    記者從自治區圖書館了解到,自2015年7月在西藏自治區圖書館設立自治區古籍修複中心以來,我區先後舉辦三期古籍修複培訓班。完成了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芒熱寺破損古籍的修複工作任務,所修複古籍文獻一共有248葉,拍攝建檔496幅圖片...[詳細]
  • 農行日喀則分行“刷臉取款”業務正式上線

    7427eae50cd5167f430715.jpg
    日前,首批具備“刷臉取款”功能的銀行自動櫃員機啟用,為日喀則市有提現需求的群眾提供了新選擇。在農行日喀則分行“刷臉取款”產品發布會上,銀行負責人就“刷臉取款”業務相關內容做了詳細介紹,首批受邀的市民現場體驗了“刷...[詳細]
  • 青海省科技廳召開2018年第一次扶貧工作專題會議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召開2018年第一次扶貧工作專題會議。會議聽取了巴音村、卻藏寺村扶貧工作匯報和青海省農村信息化服務平台應用推廣情況,安排部署了2018年科技廳聯點扶貧工作。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解源主持會議,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