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科技創新讓百姓“獲得感”更炫

連海平 發布時間:2018-03-14 11:06:00來源: 廣州日報

兩(liang) 會(hui) 期間,科技部部長萬(wan) 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創新最重要的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要考慮到在新時代人們(men) 最期望的是什麽(me) 。

“科技以人為(wei) 本”曾是某品牌手機的廣告詞,如今,這個(ge) 手機品牌已煙消雲(yun) 散,但這句廣告詞還是說到了點子上,相當有價(jia) 值。說到科技,普羅大眾(zhong) 總有濃濃的疏離感、陌生感,以為(wei) 都很高大上,離自己很遠。什麽(me) 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什麽(me) 航天飛機、FAST射電望遠鏡、蛟龍號,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器”,其實不然。

以移動支付為(wei) 例,全國已有數百個(ge) 城市入駐某移動支付平台的“城市服務”,實現了繳納水電燃氣費、繳納交通違法罰款、刷手機乘公交地鐵、在線辦理預約掛號等公共服務的移動支付,足不出戶就可完成以前要到窗口排隊辦理的事務,這算不算“科技以人為(wei) 本”?再以地圖APP為(wei) 例,從(cong) 前開車最怕不認路,停車問路費時費工,還容易耽誤事,如今隻要一部智能手機,地圖導航足以將你精準地帶到目的地。這種科技“獲得感”是不是很炫?

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科技創新,給人們(men) 更多的便利與(yu) 快捷,為(wei) 人們(men) 節省更多的時間與(yu) 精力,從(cong) 而提高人民生活的效率與(yu) 質量。譬如,如今出國旅遊,再也不用像從(cong) 前一樣去銀行換外幣了。與(yu) 此同時,科技創新將創造更多社會(hui) 財富和公共福利。如“互聯網+”讓社會(hui) 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價(jia) 值。科技創新,推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奠定國富民強的基礎。因此,我們(men) 要站在“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的高度來定位、規劃、發展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一個(ge) 宏闊深邃的議題,是一項事關(guan) 長遠的係統工程。宏觀上,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理順科技創新機製、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保護知識產(chan) 權等,每一個(ge) 議題都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精心求證、經營。其中,科技成果轉化就必須解決(jue) 存在已久的“孤島現象”——由於(yu) 高校與(yu) 企業(ye) 、科研與(yu) 生產(chan) 之間對接不暢,導致高校許多科研成果走不出實驗室,轉化不了生產(chan) 力,實在是一種資源浪費。微觀上,科研課題申請、科研經費使用、科技人才待遇等,也都存在不少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

科技創新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讓國家有更大發展動力,科技工作者要有“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追求與(yu) 擔當。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享受科技帶來的實惠

    W020170719410091054090.jpg
    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西藏幹部群眾對與科技進步相關話題也是熱議紛紛。[詳細]
  • 科技扶貧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

    3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講到了科技扶貧的小故事——在偏遠山區,農村科技特派員用以豆換豆的方法,幫助提高改善土豆品種,產量增加了4倍;用以羊換羊的方法,提高...[詳細]
  • "互聯網+軍營"的做法值得提倡

    據《解放軍報》3月7日報道,中部戰區陸軍某師執行黨委提出的“智慧軍營、科技軍營、開放軍營”建設規劃,按照數字化營區建設標準將WiFi網絡接入營區,目前該部隊所有建製連隊都實現了“WiFi共享網絡進班排”的夢想:免費網吧、親...[詳細]
  • 為科技創新建立“綠色通道”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6年,我手裏拿的是3D打印人工椎體。這小小椎體背後,是我對“為科技創新建立綠色通道,用體製創新推進科技創新”的多年呼籲。我從事脊柱外科工作多年,在世界上率先將自行設計和研製的3D打印鈦金屬人工椎體應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