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院士領隊企業實踐 科技成果轉化初見成效

發布時間:2018-03-19 15:41:00來源: 新華網

隨著“健康中國2020”、“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計劃的實施,以及國家醫改、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製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係列舉(ju) 措的大力推進,鼓勵生物醫藥創新、提升產(chan) 品質量、加強國際化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成為(wei) “十三五”和未來我國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旋律。

事實上,實現生物醫藥領域的全方位發展,科研院所與(yu) 高校成為(wei) 了產(chan) 業(ye) 創新的原生動力,學科帶頭人和頂尖人才引領了行業(ye) 的發展方向。

魏於(yu) 全院士,現任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第五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hui) 生物學二部常務副主任,Human Gene Therapy 副主編,作為(wei) 課題負責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創新研究群體(ti) 科學基金、國家“973”、“863”等多項科研課題。

身為(wei) 國家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成員,魏於(yu) 全院士與(yu) 其技術團隊從(cong) 事腫瘤生物治療的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與(yu) 臨(lin) 床醫療實踐近十年,共承擔幹細胞研究相關(guan) 的各類國家縱向課題 146 項,發表相關(guan) 的 SCI 論文近 200 篇,在臨(lin) 床級的幹細胞製備與(yu) 質控,幹細胞臨(lin) 床前研究和臨(lin) 床試驗等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

2017年底,魏於(yu) 全團隊及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與(yu) 成都銀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提交CAR-T療法“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ti) 修飾的自體(ti) T淋巴細胞注射液”相關(guan) 材料,得到四川省藥監局轉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評、審批。

此結果是銀河生物聯合北京馬力喏和四川大學在CAR-T領域深耕多年,正式將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魏於(yu) 全院士所帶領團隊在CAR-T技術研發的科研成果與(yu) 產(chan) 業(ye) 做出了緊密的結合,使得抗CD19CAR-T細胞治療有效率達到70%,在高劑量組有效率達到約80%,其中完全緩解(CR)率達到55%,並且療效持久。令人振奮的是在取得很好療效的同時,臨(lin) 床試驗過程中,隻有3例患者出現低熱反應,所有25例治療病人沒有發生一例嚴(yan) 重不良反應。

CAR-T新藥的突破性進展僅(jin) 僅(jin) 是市場需求、政府引導和產(chan) 學研合作下的一個(ge) 典型代表。今後,像銀河生物與(yu) 魏於(yu) 全院士團隊合作的案例還會(hui) 越來越多,這是中國藥企從(cong) 純生產(chan) 向產(chan) 學研轉型的實踐,是科研團隊向市場前端要創新靈感的探索,更是積極探索和嚐試以協作方式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強強聯合。

隨著國家鼓勵和支持醫療服務及生物醫藥行業(ye) 的政策逐步落實和進一步推廣,全民醫療保險製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機製的不斷成熟,我國醫療服務和生物醫藥行業(ye) 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CAR-T就是為(wei) 數不多的中國與(yu) 西方國家在藥品研發領域齊頭並進的領域之一。據美國臨(lin) 床試驗網站結果顯示,中國登記開展CAR-T臨(lin) 床研究項目有135項,在數量上遠超歐洲,僅(jin) 次於(yu) 美國,在該領域中國已經躋身第一梯隊。

業(ye) 內(nei) 人士寄望,我國能夠在生物醫藥領域加強頂層設計,重視自主創新,從(cong) 技術和資金兩(liang) 方麵著力,盡快形成追趕實力,實現“短道超車”。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著名女科學家是如何煉成的

    “女性著名科學家”是一個要求頗為苛刻的標簽。近現代以來,中國能夠當得起這個稱謂的人鳳毛麟角。最近適逢國際勞動婦女節,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請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幾位專家幫助梳理了何澤慧、陸婉珍等“女性...[詳細]
  • 讓科技爭鳴成常態

    當前,我國的科技事業已迎來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並重、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新階段,公開、平等、理性的討論乃至批評,理應成為各方樂見的常態新近出版的2018年第2期《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英文簡稱“CCCF”),發表了黃鐵軍教...[詳細]
  • 科研"開花不結果",問題出在哪?

    “我之前有專利論文十幾項,但最後沒有一項轉化成產品。”3月14日,武漢銳科光纖激光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閆大鵬代表對自己科研成果“零轉化”的往事深有感觸,“搞科研的不一定會做買賣,做買賣的不懂科研。科研對接市場...[詳細]
  • 程京代表:建議設立國家級智慧養老研究中心

    “如果我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慢病防控問題,則很難實現全麵脫貧,甚至很多人將因病返貧,全麵小康也很難實現。”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認為,如何引導“人口紅利”向“健康紅利”轉變,打造全民健康管理體係實現“健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