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先進適用技術創新:科技扶貧的關鍵

盧陽旭 發布時間:2018-03-20 13:47:00來源: 科技日報

更好發揮科技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是兩(liang) 會(hui) 代表們(men) 十分關(guan) 注的問題。

大致說來,科技推動精準扶貧脫貧的方式有兩(liang) 種:一種是通過提供貧困人口需要的、買(mai) 得起的產(chan) 品和技術,改善他們(men) 的生產(chan) 條件和生活質量;另一種是將先進適用的技術傳(chuan) 授給貧困地區的人們(men) ,賦予他們(men) 新的能力。這兩(liang) 種方式都很好,但它們(men) 麵臨(lin) 著一個(ge) 共同問題,即如何有效了解人們(men) 的知識和技術需求,並能持續為(wei) 之提供?

從(cong) 我國與(yu) 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實踐來看,采用比較多的模式是政府資助模式,即由政府出資提供諸如種養(yang) 殖技術、醫療衛生技術以及其他知識、技術和產(chan) 品,以改善貧困地區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雖然這種模式為(wei) 全球扶貧減貧事業(ye) 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麵臨(lin) 成本較高、不容易滿足差異化需求等問題。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環境、技術條件和創新模式的改變,世界各地出現了另外兩(liang) 種模式,即市場創新模式和社會(hui) 創新模式。隨著成熟市場、高端技術領域變成“紅海”,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關(guan) 注適用技術和中低收入群體(ti) 的需求。在這個(ge) 過程中,企業(ye) 有足夠的動力在開發適合當地經濟水平、社會(hui) 條件的技術和產(chan) 品的同時,進行市場教育、培養(yang) 消費者的使用習(xi) 慣,實現了產(chan) 品銷售、知識普及和消費者技能增長的統一。所謂的社會(hui) 創新模式是指,近年來在一些地方湧現出的一種以社會(hui) 需求為(wei) 導向,以開放創新為(wei) 依托,以參與(yu) 和競賽為(wei) 動力的公益創新平台。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這些平台產(chan) 生的適用技術和創新性產(chan) 品,可以通過政府采購、慈善捐贈或者市場化渠道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們(men) 。

總之,通過為(wei) 貧困地區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創新創業(ye) 提供更多先進適用技術,將適用技術創新和商業(ye) 創新、社會(hui) 創新結合起來,就能夠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結合起來,構建起能持續為(wei) 人們(men) 賦能的長效機製,讓他們(men) 有機會(hui) 、有能力參與(yu) 到財富創造當中。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不管是高科技、黑科技還是適用技術,隻要能創造價(jia) 值,為(wei) 社會(hui) 所需要、讓市場能接受,都是企業(ye) 的生財之道、大眾(zhong) 的創業(ye) 之路,都是科技扶貧脫貧的應有之義(yi) ,人們(men) 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作者係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農牧業科技創新發展工作掃描

    近年來,西藏堅持把保障科技支撐作為農牧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新動能。隨著農牧業科技發展活力的不斷提升,西藏農牧民科技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昨日,“靠天吃飯”是農業的無奈寫照;今朝,農業為鄉村振興繪就繾綣畫卷。豐...[詳細]
  • 科技“引擎”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推廣新技術、新品種,農產品在網上銷售……近年來,依靠科技元素,催生了“三農”一波波巨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詳細]
  • 國家重點支持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科技創新工作

    青海鹽湖從資源儲量、產業基礎等方麵都具有典型性和不可替代性,利用已有資源開發條件和工程化設計理念,從科技創新、管理模式和產業集聚等方麵予以政策支持和引導,必將為我國鹽湖產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家重點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提供...[詳細]
  • 青海省科技治超實現“部—省—站”三級聯網對接監管

    3月16日,記者從全省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獲悉,去年以來,青海省科技治超工作紮實推進,14個固定治超站、30個勸返站、6個非現場執法違法信息數據、圖片、視頻資料等信息實時上傳省級平台,全省科技治超綜合信息管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