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3D液體結構打印成功

房琳琳 發布時間:2018-04-03 10:54:00來源: 科技日報

美國能源部勞倫(lun) 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化學方法,可在一種液體(ti) 中對另一種液體(ti) 進行控製,使其形成管狀結構。這種利用全液體(ti) 材料打印三維結構的方法,可用來打印液體(ti) 電子設備,為(wei) 柔性可拉伸設備提供動力。相關(guan) 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高級材料》雜誌上。

研究人員將金納米粒子分散到水中,並將聚合物配體(ti) 分散到矽油中,然後用改進後的3D打印機將螺紋形的水注入矽油——使一種液體(ti) 在另一種液體(ti) 中形成螺紋狀雕刻結構。水注入矽油不久,矽油中許多配體(ti) 附著到水中的金納米微粒上,在管狀水柱邊界形成一種納米粒子超濾膜,能防止水管破裂成液滴,穩定水油界麵,將水鎖定在適當位置。

該實驗室材料科學部科學家湯姆·魯塞爾說,這種穩定性可以將水拉伸成水管,或者將水變成橢圓體(ti) 。他們(men) 已經打印出直徑在10微米到1毫米之間的水線,並使其形成長達幾米的各種螺旋和分支形狀。而且,這些材料可以順應周圍環境反複改變形狀。

魯塞爾說:“這是一種新型材料,可以重新設計,有可能按照需要定製成液體(ti) 反應容器,用於(yu) 化學合成、離子轉運、催化等。”

為(wei) 了使這種新型液體(ti) 打印過程自動化,研究人員在一個(ge) 現成的3D打印機上安裝了一個(ge) 注射器泵和液體(ti) 擠出針。3D打印機經過特殊編程,將針插入油基溶劑,即可將水注入,在其中形成3D模型。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人類看到一百四十億光年外恒星

    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2日在線發表的兩篇天文學論文,科學家們在百億光年外的星係內發現了兩顆“閃爍”的恒星,被認為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觀測——人類利用引力透鏡看到了原本根本無法觀測的超遠距離恒星,其中一顆距離我們140...[詳細]
  • 我國首次開展積雪特性及分布調查

    除了東北,新疆阿勒泰也是名副其實的雪鄉;受汙染的雪消融得會更快,就可能會幹擾輻射平衡;雪的粒徑大小關係到老化程度,還影響到消融速度……2日,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國積雪特性及分布調查”項目2017年度總結會在南...[詳細]
  • 西藏:四種產品有望明年走向市場

    b4267df2351a47f1aab4bbdf77ce6b6d.jpg
    隨著文化科技的不斷融合發展,傳統陶器被賦予了新的演繹。在自治區科技廳的支持下,由自治區科技信息研究所承擔的“西藏文化元素抽取與陶瓷工藝品製造”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已生產出壁畫、擺件、餐具、日常用品等四個係列的陶瓷...[詳細]
  • 天宮一號“回家” 落入南太平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幾乎在同時,美國戰略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