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北極麵臨真正“無冰”?

張夢然 發布時間:2018-04-08 13:51:00來源: 科技日報

根據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2日在線發表的兩(liang) 項研究稱,將人為(wei) 造成的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e) 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製在1.5℃內(nei) ,與(yu) 控製在2℃內(nei) 相比,可以顯著降低北極“無冰”的風險。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急需加大力度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以保護脆弱的北極。

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自1979年以來,北極海冰的年最小覆蓋範圍(每年9月觀測)已縮小了約40%。因此,人們(men) 迫切希望可以量化北極是否或何時會(hui) 變成“無冰”,即9月的海冰覆蓋範圍小於(yu) 100萬(wan) 平方公裏。

此次,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與(yu)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團隊分別展開研究,利用模型計算了在《巴黎協定》提出的1.5℃和2℃兩(liang) 種升溫閾值場景下,北極無冰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報告了將人為(wei) 升溫幅度限製在1.5℃可以產(chan) 生的顯著效益。在升溫1.5℃的場景下,北極大約每40年會(hui) 出現一次“無冰”情況;而在升溫2℃的場景下,每3年到5年就會(hui) 出現一次。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製在工業(ye) 化前水平以上低於(yu) 2℃之內(nei) ,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製在工業(ye) 化前水平以上1.5攝℃之內(nei) 。但研究人員表示,根據目前的排放情況看,全球氣溫預計將上升3℃,屆時北極可能在大部分9月裏都處於(yu) 無冰狀態。

在相應的新聞與(yu) 觀點文章中,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科學家指出:雖然相較於(yu) 升溫2℃,在升溫1.5℃的情況下北極無冰的幾率明顯下降,但是在解讀確切的可能性時,仍應保持謹慎。這是因為(wei) 海冰對於(yu) 現實世界全球變暖的敏感性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而難以評估氣候模型中的海冰消失速率是否準確。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首張銀河係中心年齡圖問世

    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全球科學新聞服務平台EurekAlert!2日報道稱,在英國利物浦舉行的歐洲天文與空間科學周(EWASS)上,天文學家公布了銀河係首張大規模年代圖,顯示銀河係中心形成的複雜結構。銀河係是一個渦旋星係,中心...[詳細]
  • 首枚會變色的“心髒芯片”問世

    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的“心髒芯片”,在注入藥物後,發生顏色變化,可幫助研究者觀察到心肌細胞的搏動狀況,達到試藥的效果。[詳細]
  • 南極種出多種蔬菜:為將來到火星和月球種菜做準備

    美聯社4月5日報道稱,作為一項意在幫助宇航員在其他行星上種植新鮮食物的計劃的一部分,南極的科學家已經收獲了他們在沒有土壤、陽光和殺蟲劑的情況下種植的多種蔬菜。德國諾伊邁爾三號站的研究人員稱,在室外溫度降至零下20攝氏...[詳細]
  • 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 中國自信從何而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參與了國際大洋發現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同期相繼啟動建設同步輻射光源、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等數十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上)這些都為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