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中國夢o大國工匠篇】不容許微米級差距,將小小鉗刀用到極致

孔夏 發布時間:2018-04-12 10:58:00來源: 新利平台

編前語:“中國夢o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chuan) 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ye) 網站共同參與(yu) 。活動旨在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hui) 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hui) 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e) 風氣。

新利平台訊 在我國衛星通信領域,活躍著這樣一個(ge) 團隊。他們(men) 常年輾轉全國各地,擔負著衛星通信地球站的建站、擴容和改造工作。無論是在戈壁荒漠、邊防海島,還是在青藏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們(men) 的奮鬥足跡,他們(men) 用青春和汗水,見證著我國衛星通信事業(ye) 的發展。他們(men) 就是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衛星通信建設團隊。傅祥,就是這個(ge) 團隊中的傑出代表。

不斷學習(xi) ,成為(wei) 領域“大拿”

“70後”的傅祥從(cong) 南京技師學院畢業(ye) 後,進入南京熊貓集團儀(yi) 器儀(yi) 表公司工作。他從(cong) 基礎操作學起,不斷提升鉗工理論水平,錘煉實操技能,專(zhuan) 注鉗工崗位21年,經過不斷努力,成長為(wei) 企業(ye) 生產(chan) 一線的技術骨幹、高技能人才的突出代表。

圖為(wei) 傅祥調試車載衛星通信天線

傅祥主要負責鉗工機加工、晶片分選機的安裝和調試。這些工作屬於(yu) 精密儀(yi) 器的製造,對鉗工技能要求很高。在企業(ye) 組織的鉗工高級工﹑技師培訓過程中,傅祥的實際操作考試一直名列前茅,“當時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胡維寧發現我在鉗工技能方麵有可塑之才,就邀請我到他們(men) 部門負責衛星通訊新試產(chan) 品的試製和安裝。我打算一直從(cong) 事鉗工工種,因為(wei) 我喜歡自己動手做點小東(dong) 西,而鉗工這個(ge) 行業(ye) 能充分實現我的想法。”

作為(wei) 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傅祥精益求精,一絲(si) 不苟,打磨高超精湛技藝。他用銼刀、千分表製作的“滴水不漏”鑲配盒,征服了評委與(yu) 觀眾(zhong) ,榮獲“南京工匠”稱號。

傅祥多次參與(yu) 技能培訓,提升“匠藝”。談及赴德海外研修經曆,他告訴記者:“通過一個(ge) 月的參觀和學習(xi) ,我感受到技能人才對德國以及歐洲製造業(ye) 的貢獻。他們(men) 將理論與(yu) 實踐快速融合的方麵,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

2012年,在中國電子首屆職業(ye) 技能大賽中傅祥同誌勇奪鉗工組第一名;2016年,他取得國家職業(ye) 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資質。近年來,先後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江蘇省企業(ye) 首席技師、南京市突出貢獻高級技師、首屆鉗工工種“南京工匠”等榮譽稱號,曾獲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同年12月,傅祥同誌代表中國電子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13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hui) ,並在中南海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等領導同誌的親(qin) 切接見。

攻克技術難題 全麵取代進口

匯流環作為(wei) 船載衛星天線上的重要組成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經常會(hui) 受到供應商的掣肘,嚴(yan) 重影響企業(ye) 科研生產(chan) 任務的完成。

為(wei) 了克服這一瓶頸,傅祥和團隊成員在3個(ge) 月的時間內(nei) 經曆十幾次失敗,終於(yu) 在對進口匯流環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加工、製造工藝和技術,收獲了成功的碩果,開發出的新型匯流環滿足了各項性能指標要求,替代了進口產(chan) 品,當年就為(wei) 公司節約成本200餘(yu) 萬(wan) 元。匯流環工藝,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打破了國外產(chan) 品的壟斷,並獲得了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銅獎。

在安裝某射頻單元時遇到一個(ge) 技術上的難題,需要在天線筒壁內(nei) 部安裝兩(liang) 個(ge) 設備,並且要保證該設備在使用時性能的穩定性。在觀察和分析天線筒內(nei) 結構形式後,傅祥設計出一種可調節的工字型安裝支架,“不僅(jin) 解決(jue) 了該射頻單元安裝的工藝難題,而且操作起來十分簡潔方便,一個(ge) 人就能完成安裝。”

紮根一線奮鬥 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從(cong) 業(ye) 多年,傅祥帶領團隊成員多次前往邊疆地區,奮戰在生產(chan) 建設的一線,擔負衛星通信地麵站的安裝、調試任務,先後完成幾千台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有力保障了多個(ge) 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

圖為(wei) 傅祥高原地區衛星通信站安裝設備

條件艱苦,更加需要團隊協作完成任務。在青藏高原建站時,由於(yu) 高原缺氧,隊員們(men) 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頭疼、頭暈,心慌等症狀時常伴隨著大家。為(wei) 了如期完成建站項目,團隊成員忍著身體(ti) 上的不適,每天都堅持加班加點地工作。“在海拔高原出現頭疼頭脹時,我們(men) 盡量讓高原反應嚴(yan) 重的同誌做一些輕鬆的輔助工作。”作為(wei) 負責人,傅祥體(ti) 貼照顧著每一位團隊成員。

再累再難,也堅持用戶至上。“工作中最苦最累的莫過於(yu) 穿線纜,因為(wei) 每個(ge) 方艙到機房之間的線纜都是通過地溝連接的,地溝裏又窄又暗,他們(men) 隻能趴著前進。時值隆冬季節,室外的溫度已經降至零下十幾度,不時還有大雪來臨(lin)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傅祥和團隊的成員們(men) 仍然一直堅持工作。到島礁建設衛星站時,由於(yu) 島礁上的生活補給非常有限,我們(men) 不僅(jin) 要自己帶被褥,還要帶一些補充維C和常用藥品。在島上工作時溫度高達四五十度,紫外線還特別強,剛開始時皮膚又紅又痛,幾天後就開始出現脫皮,“不過想想用戶常年生活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men) 這點苦又算什麽(me) ”。

就地取材,解決(jue) 設備短缺問題。傅祥及其團隊經常需去偏遠之地,考慮到現場架設安裝設備出現問題,無法買(mai) 到合適的輔助材料和工具,“我們(men) 必須在家做足充分的準備”。當出現突發狀況,器材難以購買(mai) 到,需就地取材,利用廢棄材料現做,這十分考驗技術水平,傅祥及其團隊總能通過各種替補器材完成工作任務。

發揮“傳(chuan) 幫帶”作用,打造一流技能團隊

“我的師傅胡維寧同誌鉗工技藝超群,為(wei) 人也很和藹可親(qin) ,在工作中他是我們(men) 的指導老師,在生活中他又像一位慈祥的父親(qin) 。在他的培養(yang) 下我不僅(jin) 鉗工專(zhuan) 業(ye) 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開闊了視野。”提及師傅,傅祥滿是感恩。

圖為(wei) 傅祥指導青年技術工人進行裝配

在工作中,他將這份師恩繼續傳(chuan) 承,幫助眾(zhong) 多年輕人成長。“作為(wei) 鉗工高級技師,需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要有創新能力,善於(yu) 了解機械製造的工藝技術和產(chan) 品的材料性能,還要能培養(yang) 年輕技術工人快速的成長。”在徒弟的培養(yang) 上,傅祥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先培養(yang) 他們(men) 都對工作產(chan) 生興(xing) 趣和愛好,遇到問題教會(hui) 他們(men) 怎麽(me) 分析,指導他們(men) 獨立完成一項工作。”傅祥的徒弟樊璐說:“每次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在現場會(hui) 有很多突發狀況,如何解決(jue) 這些問題就需要靈活機動,和傅師傅一起工作,能從(cong) 他那裏學到很多。”

圖為(wei) 傅祥及其團隊在探討某項技術

近年來,傅祥所在公司承擔了多個(ge) 國家重點衛星通信項目,為(wei) 此,公司安排新進的十餘(yu) 名大學生分配到傅祥所在工程組,如何在短時間內(nei) 提高他們(men) 的操作技能是關(guan) 鍵。傅祥主動承擔起指導老師的工作,把自己的技能和經驗深入淺出的傳(chuan) 授給學生,在產(chan) 品安裝工藝方麵,給學生做詳細的分析和講解。半年時間內(nei) ,這些學生就掌握了基本綜合技能,並轉戰南北,配合公司完成多個(ge) 重點項目。

在新人的培養(yang) 上,傅祥也會(hui) 回到母校,給學生們(men) 講解“開學第一課”。“能回到母校參加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我很榮幸”,在問及會(hui) 如何向母校學子傳(chuan) 播工匠理念時,傅祥說:“在思想上要愛崗敬業(ye) 、無私奉獻;在工作上持續專(zhuan) 注、開拓創新。最關(guan) 鍵的一點,是要沉下心來,把工作當成一項崇高的事業(ye) ,而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養(yang) 家糊口。”

談及未來打算,傅祥說道:“我想繼續提高鉗工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再接再厲,帶出一批批徒弟、團隊,弘揚工匠精神,為(wei) 國防事業(ye) 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新利平台 文/孔夏 圖片由傅祥提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油田連續發現5個億噸油氣田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油田”)11日對外披露,通過近10年的努力,青海油田攻克了青藏高原鹹化湖盆油氣地質勘探,有效指導了青海油田油氣勘探連續發現5個億噸級整裝大油氣田,新增三級油氣儲量當量1...[詳細]
  • 地球在發燒 “撒鹽”降溫是一劑良方嗎?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大膽提出“鹽計劃”:在大氣對流層上部播撒細鹽粉擋住太陽光,進而給地球降溫。這一看似瘋狂的設想是否可行,會不會帶來新的隱患等一係列問題引發爭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