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中國三代核電優勢基本形成 將開展批量建設

趙竹青 發布時間:2018-04-26 09:46:00來源: 人民網

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23日首次發布《我國三代核電發展戰略價(jia) 值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三代核電發展的優(you) 勢基本形成,將在“十三五”後期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

全球核電加速發展

“核電因其獨具的低碳清潔、高效穩定發電等特點,適應電網基荷電源的要求,能大規模代替煤炭等化石能源,未來將繼續成為(wei) 能源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題首席專(zhuan) 家、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政策研究組組長黃峰表示,上個(ge) 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核電經曆了半個(ge) 多世紀的發展曆程,“2012年以來,全球核電發電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目前全球在運機組448台,總裝機容量3.9174億(yi) 千瓦,分布在30個(ge) 國家和地區。全球建設新核電站的國家有10多個(ge) ,還有40多個(ge) 國家計劃新建核電站或者考慮發展核電。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世界核協會(hui) (WNA)等組織預測,未來全球核電的裝機容量會(hui) 繼續增長,預計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yi) 千瓦左右。

中國核電“容量大、占比小”

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國在運機組37台,總裝機容量3580萬(wan) 千瓦,位列世界第四,排在美國、法國、日本之後。

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核電發電量為(wei) 24760億(yi) 千瓦時,在世界電力結構中的占比為(wei) 10.6%。“目前,世界主要核電國家的核電發電量占比都保持在較高水平,核電是相關(guan) 國家低碳能源的主要貢獻者。”黃峰說。

其中,法國核電占比最高,達到72.3%;烏(wu) 克蘭(lan) 核電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2.3%;其它如韓國為(wei) 30.3%,英國為(wei) 20.4%,美國為(wei) 19.7%,俄羅斯為(wei) 17.1%,加拿大為(wei) 15.6%,均超過了15%。

“中國2016年的核電發電量占比僅(jin) 為(wei) 3.6%,是所有核電大國中最低的,而且遠低於(yu) 目前世界平均水平。”黃峰表示。

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張廷克認為(wei) ,當前我國的電力結構中,對煤電的依賴仍然較重,接近70%,“核電的發展在解決(jue) 我國能源供應不平衡、調整能源電力結構、大規模減少汙染排放、實現環境治理等方麵能起到很大作用。”

中國核能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常務副主任張華祝表示,“在我國東(dong) 南沿海省份,如廣東(dong) 、福建、浙江和海南,核發電量占比超過15%,最高已超過25%,達到美歐俄等核電先行國家的發展水平。”

實現“二代”向“三代”的跨越

近年來,我國核電產(chan) 業(ye) 發展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績,核電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走在世界前列。以“華龍一號”開工建設和CAP1400成功研發為(wei) 標誌,我國成為(wei) 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核電強國後又一個(ge) 擁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和全產(chan) 業(ye) 鏈的國家。

“我國核電已經實現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術跨越。”黃峰介紹,我國大陸在運的37台核電機組在技術層麵都屬於(yu) “二代”或者“二代+”;在建的20台機組中,有10台屬於(yu) “第三代”技術;今後新建的機組將全部采用“第三代”技術。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優(you) 勢基本形成

黃峰表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有四大優(you) 勢:一是全產(chan) 業(ye) 鏈的優(you) 勢;二是不斷創新發展,掌握核心技術;三是擁有核電發展良好的工程實踐和人才基礎;四是形成了強大的核電裝備製造能力。

從(cong) 技術安全性角度而言,我國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與(yu) CAP1400均按照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要求設計建造,安全水平達到國際公認的最高核安全標準。

從(cong) 經濟性來看,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具有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與(yu) 強大的核電工程建設能力,主要設備製造基於(yu) 國內(nei) 成熟的裝備製造基礎,有利於(yu) 保證工程進度,降低建設成本。

我國三代核電將進入批量建設階段

張華祝表示,近年來,我國核電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以華龍一號、CAP1400為(wei) 代表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同時,我國核電裝備製造能力持續提升,自主百萬(wan) 千瓦級核電機組國產(chan) 化率已達85%以上,具備年產(chan) 8-10台套百萬(wan) 千瓦級壓水堆核電主設備製造能力。

“中國三代核電目前已具備批量建設條件。”黃峰表示,預計三代核電將在“十三五”後期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今後一個(ge) 時期每年將開工6至8台三代核電機組建設。

此外,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華龍一號”已實現出口且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隨著示範工程的開工,自主開發的CAP1400具備走出去的潛力,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發展中充滿機會(hui) 。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科普教育走進國家圖書館

    雖然人們都知道我國曆史文化博大精深,但說起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有多厲害,恐怕了解的人並不多。為了讓人們對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問題有全麵、係統、深入的了解,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日前聯...[詳細]
  • 為極寒地區高鐵安上“中國芯”

    提起高速鐵路,你會想到列車飛馳,軌道筆直;少有人注意牽引網、線路槽、信號房、配電樓,那才是高鐵的中樞神經。“四電”係統,行內稱為“高鐵之芯”。科技日報記者4月23日走進黑龍江哈牡高鐵工地,見證極寒地區的高鐵如何安上...[詳細]
  • 歐洲科學家呼籲建跨國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據英國《衛報》近日報道,為培養頂尖人才並將他們留在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以色列和荷蘭科學家聯合發表公開信,提議在歐洲創建一個大型跨國研究所,專門開展世界級的人工智能(AI)研究。他們相信,這樣做將帶來新的就...[詳細]
  • “蓋亞”更新銀河係三維地圖數據

    《科學美國人》雜誌官網25日報道稱,歐洲空間局(ESA)的“蓋亞”探測器本月發布最新數據集,詳細介紹了銀河係超過13億顆恒星的位置和運動情況。這份最新的三維地圖數據集基於過去兩年內對單顆恒星及其運動的25次單獨觀察所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