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時速160公裏磁浮列車運行試驗成功

王握文 張強 付麗麗 發布時間:2018-05-24 13:22:00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23日從(cong) 國防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和中國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牽頭研製的第五代新型磁浮列車工程樣車運行試驗取得成功,時速可達160公裏以上。該車首次使用“長定子永磁直線同步牽引+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技術方案,相比已投入運營的中低速磁浮列車,牽引效率提高10%,懸浮能耗降低20%以上。

本次運行試驗的成功,是國家“十三五”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zhuan) 項課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標誌著我國已掌握中速磁浮交通關(guan) 鍵技術,為(wei) 我國發展時速200公裏的中速磁浮交通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據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產(chan) 品研發中心教授級高工王永剛介紹,新型磁浮列車對牽引和懸浮係統進行創新升級,攻克了磁浮列車的地麵高精度定位測速技術難題,研製出直線電機中置式磁浮轉向架等關(guan) 鍵部件,在模塊化、輕量化、集成化方麵實現多項技術創新,綜合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高速磁浮速度快,但係統結構複雜、造價(jia) 高、轉彎半徑大、選線要求高;中低速磁浮結構簡單、轉彎半徑小、選線靈活,但存在牽引效率低、速度提升受限等不足。如何揚長避短,研製出兼具兩(liang) 者優(you) 點的中速磁浮列車,成為(wei) 我國磁浮交通發展的一項新課題。

國防科技大學是我國最早開展磁浮交通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2009年以來,該校與(yu) 北京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攻關(guan) ,突破了混合懸浮控製、高精度定位測速、降低電磁鐵發熱、電器設備結構優(you) 化等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藏學研究生機勃勃

    日前,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安七一表示,“如今,中國已創立了較為完備的藏學研究學科體係,擁有藏學專業研究人員5000餘人,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果,中國藏學研究已成為中國綜合性學科研究領域一顆閃耀的‘寶石’。” [詳細]
  • 核電站“神經中樞”實現中國造

    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級DCS通用平台——和睦係統應用於陽江核電5號機組,實現了核電站“神經中樞”中國造,使得我國在這一領域不再受製於人。22日,我國核電站自主“神經中樞”——“和睦係統”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首台套...[詳細]
  • 同樣是遊戲,騰訊模式不可複製

    5月16日和17日,騰訊和網易先後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騰訊在2018年一季度網絡遊戲收入為287.78億元,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了26%和18%,一舉扭轉了2017年四季度環比下降的頹勢、重新起飛。相比之下,網易則顯得艱難一些,2018...[詳細]
  • 航空鋼材不過硬,國產大飛機起落失據

    科技日報記者孫玉鬆“如果把發動機和飛控設備比作飛機的心髒和大腦,那麽航空超高強度鋼製作的起落架就是飛機的‘腿腳’。沒有強健腿腳,縱使心髒和大腦再強大,巨人依然站立不起來!”“青年千人計劃”學者、南開大學材料學院教...[詳細]
  • 中國航天成功試驗減速“神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正在研究一項“黑科技”。最近,該所開展了國內首次新型充氣式再入減速技術(IRDT)飛行演示驗證試驗,驗證了此項技術的工作原理、工作程序和多項關鍵技術。這次試驗的飛行器呈“飛碟”狀,周身被厚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