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海洋定位導航有了“中國芯”

李麗雲 金聲 饒澤靖 發布時間:2018-05-28 14:11:00來源: 科技日報

海洋資源大開發時代,國內(nei) 海上精確定位技術長期依賴於(yu) GPS的局麵被一項自主研發的“高科技”打破。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的“北鬥海洋廣域差分高精度定位終端”填補了我國北鬥導航在高端海洋工程平台應用的空白,在5月24日由黑龍江省科技廳主辦的衛星應用科普展及科普論壇上,該成果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針對海上高精度絕對位置定位的終端設備備受關(guan) 注。

據哈爾濱工程大學衛星導航與(yu) 控製技術科研團隊負責人程建華介紹,該團隊連續10年收集並監測了200個(ge) 站點的觀測數據,海量數據的收集與(yu) 計算使得他們(men) 自主研發的海洋導航定位終端精準度確定在1米之內(nei) 。如今這個(ge) 海上專(zhuan) 業(ye) 級導航定位終端可充分支持石油開采、管道鋪設、搜救打撈、海上風力發電等船舶行業(ye) 高端裝備的國產(chan) 化。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國首次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海洋微塑料調查

    當地時間5月8日下午,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隊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拖網采樣作業,對海洋新興汙染物微塑料進行監測。這是我國首次在此海域開展微塑料調查。微塑料通常被認為是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者薄膜,它源自人類活動,...[詳細]
  • 科博會將展示一批海洋科技成果

    記者3日從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組委會獲悉,在5月17日—20日舉行的展覽上,將展示一批海洋科技的發展成就。[詳細]
  • 我國海洋腐蝕每年損失7000億

    悄無聲息的腐蝕,其破壞力比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更為嚴重。自2015年來,依托中國工程院重大谘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與控製戰略研究”,包括近30位院士在內的200位科技工作者,針對基礎設施、水環境等5大領域,開展了一次腐蝕...[詳細]
  • 四年後我將建成第五個南極考察站

    曆時165天,總航程達3.8萬餘海裏,執行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21日返回上海。本次考察圍繞羅斯海地區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南極環境業務化調查評估和南極大西洋扇區海洋環境綜合考察三大任務,組織實施並圓滿完成了7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