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cong) 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以下簡稱科博會(hui) )組委會(hui) 獲悉,在5月17日—20日舉(ju) 行的展覽上,將展示一批海洋科技的發展成就。
科博會(hui) 組委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貿促會(hui) 副主任林彬介紹,今年的國際海洋科技與(yu) 海洋經濟展區,將突出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磅推出“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探索4500”水下機器人、“雪龍”號、“雪鷹”號、“向陽紅10”號、萬(wan) 噸級海警船、“藍鯨1號”與(yu) 可燃冰開采等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中船重工、中國電科等涉海重點企業(ye) ,將展示海洋裝備、海洋信息技術設備、智慧海洋等成果。
此外,本屆科博會(hui) 上,目前世界上最小的32線激光雷達、代號鯤鵬的新一代噴氣式重型軍(jun) 用大型運輸機運-20、國內(nei) 首顆由高校學生自主設計、研發和管控的納衛星——丁香二號等中國自主創新成果悉數亮相。
科博會(hui) 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中國貿促會(hui) 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貿促會(hui) 承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潛龍三號” 你是一個怎樣的“深潛明星”
“蛟龍”“海龍”“潛龍”三龍潛水器協同作業模式圖4月30日,在完成深海最後一潛後,“潛龍三號”跟隨“大洋一號”船開始返航。4月20日開始,這個中國最先進自主無人潛水器,先後進行了包括兩次海試和兩次試驗性應用在內的四次潛...[詳細] -
靠天吃飯 海上科考與惡劣天氣過招
航行在西南印度洋的“向陽紅10”科考船最近特別忙。它不但忙著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期間還要跟各種前來搗亂的氣象係統打交道。當地時間4月15日中午,剛剛避開惡劣天氣的“向陽紅10”船再次開始北上避風,這已是...[詳細] -
我載人深潛技術首次“牽手”考古
先進的科技手段“牽手”水下考古。“探索一號”科考船18日從海南三亞啟程,前往西沙群島北礁海域執行我國首次深海考古調查。本次調查個別潛次下潛深度或將超過千米,即我國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區”。這是記者從中國科學...[詳細] -
“大洋一號”再出發 “潛龍三號”迎海試
經曆3天的物資補給和人員輪換,4月15日,“大洋一號”再次起航,從廈門奔赴南海執行綜合海試B航段任務。在此航段中,又一探海利器——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係統“潛龍三號”將迎來首次海試。“潛龍”家族為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