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頂配"科普課
5月17日,吉林長春外國語實驗小學的科學教室裏,一堂“走進光的世界”的科普課正在進行。
“同學們(men) ,這兩(liang) 幅圖是‘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畫麵,在這裏我們(men) 運用了光學遙感技術。”隨著一位白發老者的講解,兩(liang) 張圖片在大屏幕上呈現出來。“第一幅圖是一個(ge) 海島,第二幅圖是海軍(jun) 司令部。你們(men) 看,照片中有幾輛車、幾棵樹,我們(men) 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這堂課不僅(jin) 別開生麵,甚至有點“奢侈”,因為(wei) 授課老師堪稱“頂配”——78歲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原所長王家騏。
從(cong) 研發戰略導彈瞄準儀(yi) 到攻堅航天光線遙感器,50多年來,王家騏帶領科研團隊突破了一係列光學領域的核心技術。他主持研製的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對地觀察有效載荷的成功,是我國在載人航天技術、進行有人參與(yu) 的空間試驗活動方麵裏程碑式的勝利。
幸運兒(er) 不光在這一間教室,課程還向京滬等六地八校進行網絡直播。
“顯微鏡為(wei) 什麽(me) 能看到那麽(me) 細小的東(dong) 西?”“激光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神舟六號拍攝的照片都是黑白的?彩色的照片多好看啊!”科學精神的內(nei) 核之一就是探究欲和對世界的好奇心,和院士麵對麵機會(hui) 難得,這些五年級的“小豆包”爭(zheng) 先恐後發問。
“和娃娃們(men) 互動的感覺特別好。他們(men) 的問題提醒了我,作為(wei) 一名科技工作者,還有很多領域應關(guan) 注。”課後王家騏說。
身為(wei) 吉林省科協副主席、長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專(zhuan) 家指導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王家騏多年來一直投身科普教育。但為(wei) 小學生講科學課,他還是頭一回,“還有點緊張”。
“我研究的是航天遙感領域,內(nei) 容很複雜,備課時我要考慮怎麽(me) 從(cong) 淺顯、接地氣、適宜娃娃們(men) 理解的角度去講。”他說,“同時,還要幫助孩子們(men) 從(cong) 小就樹立愛科學、講科學、關(guan) 心科學的遠大目標。”
王家騏告訴記者:“對於(yu) 科技工作者而言,投身祖國科技創新的時代洪流,是我們(men) 最大的使命擔當。”老科學家身上的科學精神,往往比深邃的科學理論更能鼓舞人。聽完課,一位叫楊濰瑄的同學說:“我也想當科學家,也想得諾貝爾獎,我要聽爺爺的話,好好學習(xi) !”
專(zhuan) 家點評
也許有人會(hui) 誤解,科學精神是科學家的事兒(er) ,其實不然。科學精神能夠滲透到公眾(zhong) 意識深層,從(cong) 而建設個(ge) 體(ti) 、改造社會(hui)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王家騏院士是我國航天對地觀測領域的“大家”,他進小學做科普,這是一件大好事兒(er) 。
無論科學家的研究內(nei) 容怎麽(me) 高冷,其最終目的是為(wei) 人所用。大科學家做科普,能夠把他們(men) 嚴(yan) 肅認真的工作態度、紮實豐(feng) 富的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傳(chuan) 遞給年輕人,這個(ge) 言傳(chuan) 身教的過程就是科學精神薪火相傳(chuan) 的過程。科學家“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這種模式,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牽手綜藝後,科學能流行起來嗎?
近日,一檔主打機器人格鬥的綜藝節目《這!就是鐵甲》正在網上熱播,掀起一大波討論,給本就熱度很高的科技類綜藝“火上澆油”。科技類綜藝的出現給綜藝市場注入一股“清流”,也給憂心於孩子隻認識明星不認識科學家的人們帶來驚...[詳細] -
從開門迎客到火爆搶票,看科技周的變與不變
早在科技活動周開始前一周,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的6000個名額就已約滿;全國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開放當天下午,軍事博物館迎來參觀高峰,等候入場的觀眾排出數百米長隊。“從被動組織參觀到主動搶票參與,觀眾的變化太大了。”...[詳細] -
科學走下"神壇"引爆公眾科學日
今天的北京氣溫驟降,陰雨襲來,不過絲毫沒有影響天文愛好者的熱情。上午9點,國家天文台的大門前已排起長龍——這是一年一度的“科普盛宴”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活動現場,上千名來訪者到此一探宇宙之美,感受科學魅力。5月19日...[詳細] -
零距離享受氣象科普大餐
“氣象衛星的名字是什麽?”怎樣區分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氣象衛星?”“我來回答!”氣象專家話音剛落,搶答的小手舉得老高,氣氛十分熱烈。近日,作為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中國航天日”科普宣傳周係列活動之一,拉薩市實驗小學120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