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短視頻不能“短”監管

盧澤華 發布時間:2018-06-28 10:2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草舞”、“手指舞”、“抖肩舞”……對於(yu) 經常瀏覽短視頻的網友來說,這些詞匯並不陌生。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以抖音、快手等為(wei) 代表的短視頻平台迅速崛起,改變了數億(yi) 網民的使用習(xi) 慣。對照之前風靡一時的直播行業(ye) ,我們(men) 發現,如今的短視頻平台和直播平台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同樣充斥著低俗信息,同樣培育著網紅經濟,同樣引起青少年沉迷,同樣需要重拳治理……

如今,直播行業(ye) 已進入了行業(ye) 調整期,人口紅利也開始逐漸消失。作為(wei) 直播之後最被看好的“風口”,短視頻行業(ye) 的春天能持續多久?一路高歌的短視頻平台還有哪些隱憂?

“風口期”促高增長

短視頻,又稱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nei) 容傳(chuan) 播方式,一般指互聯網新媒體(ti) 上傳(chuan) 播時長不超過5分鍾的視頻內(nei) 容。

隨著移動互聯網提速降費深入推進,以碎片化傳(chuan) 播為(wei) 形式,融合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等內(nei) 容的短視頻成為(wei) 炙手可熱的流行元素。

《2018短視頻App行業(ye) 分析報告》顯示,自2011年各類短視頻手機應用開始上線以來,短視頻行業(ye) 一直處於(yu) 高速增長狀態。2016年至2017年更是迎來井噴期,新上線手機應用數量高達235款。

短視頻市場的跨越式發展引來互聯網及資本市場巨頭們(men) 的大力布局。在擴大投資及網紅效應的刺激下,短視頻用戶也開始激增。《Questmobiles 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短視頻行業(ye) 用戶已突破4.1億(yi) 人,同比增長率高達116.5%。

巨大的用戶數量和流量意味著不菲的收益。據了解,短視頻行業(ye) 的盈利主要依賴流量所帶來的廣告收入、電商模式以及打賞等用戶付費模式。比如今年3月,不少抖音上的百萬(wan) 級粉絲(si) 賬號頁麵開始出現購物車按鈕,點擊按鈕就可看到商品推薦信息,並直接跳轉到購買(mai) 頁麵。由於(yu) 銷售額的迅速增長,淘寶還專(zhuan) 門推出了抖音熱門款搜索和推薦。

“治低俗”須用重拳

在看似繁榮的市場背後,缺乏準入門檻、內(nei) 容低俗化、自我審查機製難以有效規避風險等多重隱患也開始凸顯。

從(cong) 今年3月開始,多家短視頻平台成為(wei) 輿論的眾(zhong) 矢之的。許多網友發現,在抖音、快手等主要短視頻平台上,存在大量“未成年媽媽”、製假售假視頻、危險動作模仿等低俗有害內(nei) 容。

針對愈演愈烈的輿論風潮,國家網信辦約談了火山小視頻、快手兩(liang) 家平台的主要負責人。隨後,快手、火山小視頻在各大應用商店被下架。短視頻平台“內(nei) 涵段子”也被勒令永久關(guan) 停。

日前,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通報,今年以來,針對當前網絡視頻行業(ye) 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會(hui) 同屬地管理部門以約談、整改、下架、永久關(guan) 閉問題產(chan) 品等“組合重拳”開道,依法嚴(yan) 肅問責了“今日頭條”“快手”等問題性質嚴(yan) 重的視頻網站。一批短視頻和直播網站、綜合性視頻網站,紛紛響應管理要求,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共封禁違規賬戶4萬(wan) 餘(yu) 個(ge) ,關(guan) 閉直播間4512個(ge) ,封禁主播2083個(ge) ,攔截問題信息1350多萬(wan) 條。

除了低俗內(nei) 容,短視頻平台其他違規亂(luan) 象也花樣百出。最為(wei) 人詬病的,就是各類虛假營銷信息。

打開一些網絡紅人的短視頻頁麵,各種品牌的衣服、鞋包、化妝品等就會(hui) 映入眼簾。這些平台,有的可以直接通過“購物車”按鈕引導網友點擊購買(mai) ,有的則可進入微店頁麵直接營銷。然而,假冒偽(wei) 劣、三無產(chan) 品、價(jia) 格虛高等問題卻讓很多網友叫苦不迭。

記者通過快手平台添加微信的方式進入一位網紅的微信朋友圈,發現其中每天都會(hui) 展示各種名牌手表、服裝等產(chan) 品,然而,這些產(chan) 品的售賣沒有任何鑒定和售後保障機製,真假難以辨別。

對於(yu) 輿論對短視頻平台內(nei) 容低俗、信息虛假的指責,部分人認為(wei) “技術中立”“算法無罪”,然而,更多的聲音表示,再先進的算法和技術,也需要價(jia) 值觀引領。“算法的背後是人,算法的缺陷是價(jia) 值觀的缺陷。”快手首席執行官宿華表示。

“防沉迷”成焦點

陝西西安一名8歲的男童因模仿抖音上“膠帶粘門”的整人視頻,導致6歲的弟弟絆倒摔傷(shang) ;一少年因為(wei) 沉迷“抖音”長達3個(ge) 月,學習(xi) 成績一落千丈,甚至選擇離家出走……

雖然經過重拳治理,短視頻平台上的低俗信息大幅減少,但有關(guan) 未成年人沉迷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的各種消息卻持續發酵,“放過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

日前發布的《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當代中國青少年的“觸網”年齡提前,約有超過六成的青少年在6歲至10歲就開始接觸互聯網。其中,有20%的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

杭州一位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問卷調查顯示,全班34人有21人看過抖音,有4人還上傳(chuan) 過自己的短視頻。在濟南的類似調查也顯示,一個(ge) 由37名小學生組成的班級裏,看過抖音短視頻的就有21名,還有人錄製過短視頻。

這些數字都顯示,未成年人沉迷抖音等短視頻平台已經成為(wei) 具有普遍現象的社會(hui) 問題。對此,抖音已經上線了包括時間鎖和內(nei) 容過濾器在內(nei) 的抖音管理工具,還設置了防沉迷功能:用戶單日使用時間超過2小時,係統就會(hui) 自動鎖定,需要再次輸入密碼才能使用。

然而,記者打開抖音軟件,並開啟時間鎖功能後,雖然單日使用時間超過2小時就會(hui) 被鎖定,但隻要花30秒左右的時間卸載並重裝軟件,就能繼續使用。這表明,所謂防沉迷功能,能夠被輕易破解。

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輿情實驗室執行主任奇樂(le) 表示,目前大部分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準入門檻。遊戲平台至少有需要實名認證和設置未成年人保護機製,而大部分短視頻平台即使不注冊(ce) 也可隨時刷新觀看,這是對未成年人潛在傷(shang) 害最大的漏洞。

如今,對於(yu) 短視頻平台低俗有害信息的監管已見成效。但“顯性”的低俗信息容易治理,“隱性”的易沉迷特性及消極主義(yi) 、拜金主義(yi) 傾(qing) 向卻不易甄別和引導。

專(zhuan) 家表示,短視頻平台所引起的沉迷、麻醉效應,根本原因是互聯網主流文化的缺失。短視頻雖短,但監管不能“短”,這需要更加深入、精細的監管措施,以及對網絡優(you) 質主流文化的倡導。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短視頻平台狂歡背後有隱憂

    短視頻平台現在太火了。不論是快手裏“紮心老鐵”的喊麥、吃播或社會搖,還是抖音裏“小哥哥小姐姐”的菜譜、俄舞或景點遊……一段區區15秒的視頻,卻讓不少粉絲紛紛沉溺在這“秀場”裏,火熱勢頭大有趕超當年直播興起時的盛況。...[詳細]
  • 網站疏於管理用戶數據誰來問責

    除網站遭受攻擊致使用戶隱私泄露外一些企業“利誘”用戶提供敏感信息也為用戶隱私保護埋下隱患“我們團隊決定無條件刪除數據庫,在未來不打算再出售任何有關Acfun的數據和漏洞……”13日深夜,暗網上一條《關於不再出售Acfun數據...[詳細]
  • 科學數據,如何科學管理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