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馬愛平 發布時間:2018-10-08 15:45:00來源: 科技日報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nong) 藥”“純天然”“營養(yang) 更健康”標簽的食品吸引,視其為(wei) 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

科普作家、環保人士馬克·林納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迄今為(wei) 止,有食用有機食品致死的例子,但卻沒有人因為(wei) 吃了轉基因食物而死亡。

有機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2011年夏,德國大腸杆菌疫情席卷歐洲,致使53人死亡,3500人患上嚴(yan) 重的腎功能衰竭。傳(chuan) 染源是德國北部一家有機農(nong) 場生產(chan) 的有機豆芽攜帶的致病性大腸杆菌。

2006年秋,美國有機菠菜導致大腸杆菌疫情,數百人感染,數人死亡。攜帶致病性大腸杆菌的菠菜,是美國最大的有機食品企業(ye) “自然選擇”生產(chan) 的,規模最大,出了問題危害也最大。

近幾年來,美國和歐洲頻繁暴發大腸杆菌疫情和沙門氏菌(沙門氏首先發現的細菌)疫情,都是通過人畜糞便傳(chuan) 播給食品,食品再傳(chuan) 播給人。傳(chuan) 播疫情的食品有甜瓜、木瓜、草莓、西紅柿、黃瓜、菠菜等,大多是有機食品,因為(wei) 有機食品常施人畜糞便。

那麽(me) ,轉基因食品有沒有安全事件呢?

答案是:沒有,一例也沒有。

“國際權威機構達成轉基因安全的共識是:凡通過安全評價(jia) 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yu) 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安全,可放心食用。”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從(cong) 1987年第一例轉基因作物在田間試驗到1996年開始推廣,轉基因已成為(wei) 人類科技史上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

林敏說,轉基因產(chan) 業(ye) 化20多年來,世界上有超過70%的人口是生活在批準種植或進口轉基因的國家,從(cong) 未發生過一例安全事件,那些著名的“安全事件”,事後證明都是謠言。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yang) 與(yu) 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說,到目前為(wei) 止,沒有證據說明,已商業(ye) 化的或是發了安全證書(shu) 尚未商業(ye) 化的轉基因作物有毒有害,同樣沒有證據證明轉基因的食品或者作物對人體(ti) 健康有害。

為(wei) 什麽(me) 有機食品不安全

有機食品確實“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農(nong) 藥”,但並不代表它不使用農(nong) 藥,隻是它使用的是“有機農(nong) 藥”,包括一些植物源和動物源以及礦物來源的殺菌劑、殺蟲劑,比如常見的波爾多液等。盡管跟人工合成農(nong) 藥來源不同,但它們(men) 同樣具有毒性,也並非不殘留,如果不清洗幹淨就吃下去,同樣可能有安全風險。

陳君石說:“有機農(nong) 業(ye) 是指不使用化肥和化學農(nong) 藥的農(nong) 業(ye) ,但如今的作物不能不用肥料,必須使用有機肥,有機肥是人和動物的糞便經過發酵無害化處理變成的肥料,在無害化過程中稍不小心,糞便中有害生物包括寄生蟲卵和致病細菌、病毒就有可能進入到農(nong) 作物中。”

其實,即便有機食品感染了致病性大腸杆菌或沙門氏菌,隻要經過烹飪,就可殺死病菌,可是,崇尚有機食品的人大多喜歡生食,認為(wei) 生食才夠天然,這就給了致病菌可乘之機。

“天然的同樣可能不安全,人工的假如講規矩的話,同樣可以是安全的,這個(ge) 概念在食品安全領域已得到糾正。日本若幹年前規定隻要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包括香料、色素等都無需驗證安全性,一律通過。現在卻改變了這項規定。天然的色素、香精、香料有可能含有有毒成分,而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經過了嚴(yan) 格安全性評價(jia) 和實驗,可保證足夠安全。安全不安全,不能拿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來簡單劃分。”林敏說。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轉基因產業呼喚專利保護

    “在轉基因問題上,不掌握基因專利等核心技術,產業發展必然受製於人。”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4月26日是第18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目前我國隻批準了轉基因棉花、番木瓜商業化生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