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優勢首次獲確證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來自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攜手,首次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相對傳(chuan) 統計算機的優(you) 勢,其原因在於(yu) :量子算法利用了量子物理學的非定域性。最新研究為(wei) 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奠定了新基礎。
傳(chuan) 統計算機遵循經典物理學定律,建立在二進製數字0與(yu) 1的基礎上,它們(men) 存儲(chu) 這些數字並用於(yu) 數學運算。在傳(chuan) 統計算機的內(nei) 存單元中,每個(ge) 比特(最小的信息單元)的值隻能為(wei) 1或0。而量子比特(qubit)能同時既是0又是1,這種所謂的“疊加”使量子計算機一次可對多個(ge) 數值進行運算,而傳(chuan) 統計算機必須按順序執行這些操作。因此,從(cong) 理論上說,量子計算機能輕鬆快速地解決(jue) 傳(chuan) 統計算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jue) 的複雜計算問題。
為(wei) 確鑿證明量子計算機的優(you) 勢,慕尼黑工業(ye) 大學複雜量子係統理論教授羅伯特·柯尼希、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戴維·格塞特、IBM公司的謝爾蓋·布拉韋伊聯手開發了一個(ge) 量子電路,用於(yu) 解決(jue) 特別“難解”的代數問題。這一新型電路結構簡單,隻能在每個(ge) 量子比特上執行固定數量的運算。這種電路被認為(wei) 擁有固定深度。研究證明,他們(men) 所用的“難解”代數問題無法采用傳(chuan) 統固定深度的電路來解決(jue) ,因此證實了量子計算機的優(you) 勢。而且,量子算法利用了量子物理學的非定域性。
在這項研究之前,雖然有些證據指向這個(ge) 方向,但量子計算機的優(you) 勢既沒有得到證明,也沒有經過實驗演示。一個(ge) 例子便是秀爾算法(Shor's algorithm),它有效解決(jue) 了質因數分解問題,但它隻是一個(ge) 複雜理論猜想。
柯尼希說:“我們(men) 的成果表明,量子信息處理真正帶來了好處,它無需依賴未經證實的複雜理論假設。”這項研究可以看作量子計算機發展道路上的新裏程碑,因為(wei) 這種新的量子電路結構簡單,短期內(nei) ,科學家可以借助其實現量子算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量子計算機三年麵市?說說而已
9月11日,一篇叫《忘掉劉強東!美國突然宣布大消息,一場風暴要來了!》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廣為轉發:“剛剛,IBM宣布:研究了數十年的量子技術,終於要成功落地了!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將於三年後麵市,進入到實用環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