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我國或發放5G牌照
“今年年底,我國有可能發放5G的牌照。雖然基站現在已經基本可以商用了,但終端還需要等到標準化完成後,且需試商用,所以還要一些時間。”11月2日,在東(dong) 莞召開的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hui) 暨第四屆廣東(dong) 院士高峰年會(hui) 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從(cong) 5G建設來說,我們(men) 不會(hui) 比發達國家晚,且中國一旦商用,就會(hui) 超過其他國家,因為(wei) 中國用戶多。
該峰會(hui) 由廣東(dong) 院士聯合會(hui) 及東(dong) 莞市人民政府主辦,逾60名院士、超百位科技人員出席了峰會(hui) 活動。
基礎技術仍有很多薄弱環節
鄔賀銓透露,5G技術的國際標準化進程明年9月可以完成。不少國家計劃在明後年投入商用,如日本將在東(dong) 京舉(ju) 行2020年奧運會(hui) 時正式使用5G。
提到我國5G跟國外的差距大還是小的問題,鄔賀銓直言,我們(men) 在5G產(chan) 業(ye) 化上跟發達國家同步,甚至在某些地方還走在前麵,但並不意味著已經超越了。“因為(wei) 講的是5G的係統和應用。支撐這個(ge) 係統有很多的基礎技術需求,像芯片、移動終端操作係統。4G時代,我們(men) 還不能擺脫對國外的依賴。5G還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改進。總的技術支撐上,還有很多薄弱環節。”
為(wei) 什麽(me) 很多國家積極搶灘5G呢?他解釋說, 5G將比現有的速率提高10倍,具有高可靠、低時延特點,未來可支持500公裏時速的高鐵、遠程醫療等應用。“不單對民生,對經濟發展也有很大影響。高通公司曾跟谘詢公司做了預測,從(cong) 2020—2035年間,5G將會(hui) 使全球GDP增加35000億(yi) 美元,相當於(yu) 當年GDP的7%。”
“我認為(wei) 5G是為(wei) 網聯汽車而生的,是麵向移動互聯網和工業(ye) 互聯網的,特別是車聯網。”鄔賀銓說,“汽車本身就是一個(ge) 物聯網節點和大數據源,到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是帶輪子的寬帶移動智能終端,具有5G短程通信和物聯網的通信能力,有與(yu) 低軌衛星、北鬥聯網能力,還能接收廣播信號。”
到2020年,全球的汽車電子係統與(yu) 車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yi) 美元。盡管市場前景誘人,但鄔賀銓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多年來中國市場的汽車電子係統幾乎全部進口,我們(men) 不掌握汽車電子係統,也就沒辦法發展到網聯汽車,城市的智能交通也不可能徹底實現。”
信息空間成本低汙染少
5G時代即將到來,將使智慧城市建設步入嶄新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說,在信息空間,很多事情具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汙染最少、排放最少的特點。發展智慧城市,通過信息空間開放和利用來解決(jue) 地理空間存在的問題,是一種全新的思路。
“比如一個(ge) 生產(chan) 小衛星的企業(ye) 要選址落地,如果在80公裏範圍內(nei) 能夠找到生產(chan) 小衛星所配套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那麽(me) 對其發展非常重要。這種合理的產(chan) 業(ye) 布局和科學配製,需要大數據、智慧城市來做支撐。”郭仁忠指出,智慧城市是應用現代的通信技術增強人與(yu) 人之間的交流,能夠協調城市群的關(guan) 係。它跟城市的管理治理、規劃建設運營都有關(guan) 係。
智慧城市建設除了縮短地理空間距離,強化連接和合作外,還可通過網絡空間連接進一步加強城市之間的交流與(yu) 合作。郭仁忠利用地理信息研究了珠三角若幹城市的人流特點,發現一個(ge) 有趣現象:深圳和惠州之間是周末人多,平時人少;而深圳和東(dong) 莞之間整周的人流交往差不多。“這說明深圳與(yu) 東(dong) 莞的產(chan) 業(ye) 融合度更高,交往更緊密。”
此外,澳大利亞(ya) 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ye) 學院院長劉科指出,環境問題根在能源。解決(jue) 環境問題,要靠新的技術來解決(jue) ,發展新能源。他認為(wei) ,一項革命性的技術突破要靠研發投入,而不是產(chan) 業(ye) 補貼。最大的浪費是重大決(jue) 策失誤造成的浪費。
“一定要實實在在地投入精力進行決(jue) 策論證,而不是請幾個(ge) 專(zhuan) 家,開個(ge) 座談會(hui) 或評審會(hui) ,就說論證通過了。”劉科認為(wei) ,正確的決(jue) 策過程,一定會(hui) 有不同聲音,比較不同方案的優(you) 缺點,才能避免出現重大決(jue) 策失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澳媒感歎5G建設“沒中企很困難”
“中國企業仍然會以某種方式參與澳大利亞的5G建設。”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3日以此為題報道稱,雖然澳政府8月頒布針對中企的“5G禁令”,然而從現實情況看,該禁令很難得到落實。[詳細] -
華為正研發可折疊5G手機
據悉,華為Mate 20係列發布期間,華為CEO餘承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正在研發可折疊5G手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