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基因編輯嬰兒試驗:一次瘋狂的冒進

劉園園 李麗雲 發布時間:2018-11-27 09:18:00來源: 科技日報

基因編輯再次成為(wei) 輿論風暴的中心,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係副教授賀建奎對媒體(ti) 宣稱:一對基因經過修改的雙胞胎已於(yu) 11月誕生,基因編輯使她們(men) 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多位生命科學領域專(zhuan) 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對此感到“震驚”甚至“憤怒”。

2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國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蔡續雨等120多位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稱,這次試驗隻能用“瘋狂”來形容。

無法排除潛在健康風險

報道稱,賀建奎的團隊采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機體(ti) 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ti) 之一。

中山大學從(cong) 事生命科學研究的李飛教授認為(wei) ,這次基因編輯臨(lin) 床試驗是“草率”的。原因之一是,還有一些科學上的問題沒有解決(jue) ,比如存在引起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相關(guan) 報道稱,有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裏有約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擁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能夠關(guan) 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ti) 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應該說,可能會(hui) 降低一些患艾滋病的風險,但是這種基因編輯不能夠完全模仿CCR5基因的特異性缺失,因此是否真的能降低患艾滋病風險是不確切的。”李飛補充說,人體(ti) 的每個(ge) 基因都有相應功能,而且每個(ge) 基因都有兩(liang) 個(ge) 拷貝,完全敲除與(yu) 隻敲除一個(ge) 拷貝的結果完全不同,因此基因編輯對嬰兒(er) 會(hui) 有一些潛在的健康威脅。而目前來看,這次基因編輯臨(lin) 床試驗並沒有完全消除這種健康威脅的可能性。

“拿健康受精卵做試驗的目的何在?”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生命科學與(yu) 技術學院院長黃誌偉(wei) 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出質疑說,CCR5可能還具有其他功能,敲除掉可能會(hui) 導致免疫係統受損。

“這項基因操作給剛出生的孩子們(men) 帶來的好處微乎其微,但是付出的代價(jia) 是各種根本無法預測和治療的遺傳(chuan) 疾病風險。”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是發表聯署聲明的120多位科學家之一,他撰文指出。

技術問題還未解決(jue)

雖然目前CRISPR/Cas9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進展飛速,但李飛告訴記者,這次基因編輯嬰兒(er) 的臨(lin) 床試驗依然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沒有解決(jue) 。

“這次試驗沒有任何相關(guan) 資料顯示,它解決(jue) 了嵌合體(ti) 的問題。”李飛說。

賀建奎介紹,這次基因編輯臨(lin) 床試驗是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細的針注射到還處於(yu) 單細胞的受精卵裏。

但李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細胞在早期階段分裂特別快,這時很難確認細胞中被編輯基因的最終狀態是否跟其他細胞一樣。這樣一來,人就很容易成為(wei) 嵌合體(ti) ,這本身就是不符合倫(lun) 理的。

“第二個(ge) 是效率問題,就是說有多少比例的細胞和基因被編輯了很難估判。”李飛解釋說,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脫靶效應,也就是說很難判斷其他基因是否會(hui) 受到影響。

李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效率問題在細胞階段很難判斷,嬰兒(er) 出生後有可能進行判斷,但這時木已成舟,為(wei) 時已晚。

倫(lun) 理問題是最大拷問

倫(lun) 理問題是此次事件最不應回避的拷問。

相關(guan) 報道稱,這一基因編輯臨(lin) 床試驗經過了深圳和美婦兒(er) 科醫院醫學倫(lun) 理委員會(hui) 審查。

南方科技大學26日下午發表聲明稱,此項研究工作為(wei) 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係報告,學校和生物係對此並不知情。“對於(yu) 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yu) 人體(ti) 胚胎研究,生物係學術委員會(hui) 認為(wei) 其嚴(yan) 重違背了學術倫(lun) 理和學術規範。”南方科技大學聲明說。

深圳市醫學倫(lun) 理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發布聲明稱,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yu) 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lun) 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lun) 理委員會(hui) 設立之日起3個(ge) 月內(nei) 向本機構的執業(ye) 登記機關(guan) 備案,並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係統登記”。但經查,深圳和美婦兒(er) 科醫院醫學倫(lun) 理委員會(hui) 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該委員會(hui) 已於(yu) 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lun) 理問題的調查,並對媒體(ti) 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lun) 理審查書(shu) 真實性進行核實。

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hui) 2016年公布的幹細胞研究與(yu) 轉化應用指南建議,科研人員應繼續遵守在體(ti) 外培養(yang) 人類胚胎不超過14天的慣例。該指南支持在接受嚴(yan) 格監督的前提下,在實驗室中對人類精子、卵子或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但它同時強調:現階段不應將其應用於(yu) 臨(lin) 床。

“我們(men) 呼籲相關(guan) 監管部門及研究相關(guan) 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yan) 格監管,並對此事件做出全麵調查及處理,並及時對公眾(zhong) 公布後續信息。”上述120多位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說,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men) 可能還有一線機會(hui) 在不可挽回前,關(guan) 上它。(應受采訪者要求,文中李飛為(wei) 化名)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為什麽有些人更怕疼

    在求醫問診時,患者訴說最多的症狀是疼痛。但人們感受疼痛、忍耐疼痛以及對疼痛作出的反應各不相同,這使醫生很難知道,該如何有效治療每個患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