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這部青藏高原科考紀實文學登2018收獲文學排行榜

周蕾蕾 發布時間:2018-12-14 11:17: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日前,2018收獲文學排行榜於(yu) 安徽蚌埠中華古民居博覽園揭曉並舉(ju) 行頒獎儀(yi) 式。作家馬麗(li) 華最新力作《青藏光芒》榮登長篇非虛構榜單第三名。


圖為(wei) 頒獎典禮現場


圖為(wei) 馬麗(li) 華發表獲獎感言:“這份榮譽,首先應該屬於(yu) 科學家。同時感謝《收獲》,感謝評委。”

  “收獲文學排行榜”由《收獲》文學雜誌社與(yu) 長江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自2016年底首次亮相,迄今為(wei) 止已舉(ju) 辦三屆。該榜單以其文學性、經典性和獨立性而廣受矚目。收獲文學榜榜單分為(wei) 長篇小說、長篇非虛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四個(ge) 榜,由此將本年度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guan) 注的華語原創文學作品呈現在公眾(zhong) 麵前。

  馬麗(li) 華得知獲獎的消息時,多少有些意外。“此前和《收獲》幾乎沒有交集”,馬麗(li) 華說:“最初聽說被提名並入圍已經很高興(xing) ,也很感動,當時就認為(wei) 不管評委投票結果如何,隻要這部作品得到關(guan) 注就好。”

  在現代文學史上,有海派文學和京派文學之說,二者有南北方差異,且各有代表人物以及不同風格。由巴金和靳以於(yu) 1947年在上海創刊的《收獲》,在文學界極具影響力。“《收獲》視野開闊,麵向全國,從(cong) 評委的組成方麵就包括全國各地著名的評論家,從(cong) 遴選的題材方麵也遠遠超越都市文學範疇,這次排行榜把遙遠的青藏高原、涉筆自然科學領域的作品納入,體(ti) 現了格局的擴大增容。”馬麗(li) 華稱讚道:“《收獲》從(cong) 雜誌本身到文學排行榜的建設自有大手筆、大氣象,不限於(yu) 《收獲》發表的、不限於(yu) 內(nei) 地的——從(cong) 去年馮(feng) 良寫(xie) 涼山彝族的長篇小說《西南邊》在《收獲》上發表並上榜,到今年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的小說也入圍了榜單,我就意識到邊疆民族題材的寫(xie) 作發表又增加了一個(ge) 高端陣地。”

  作為(wei) 一部全景式反映青藏高原科考曆程的紀實文學,《青藏光芒》聚焦地球第三極之上的科學攀登,禮讚中國科學家書(shu) 生報國情懷,再現華夏大地億(yi) 萬(wan) 斯年滄桑時空,是一部非凡的青藏巨著,更是一首傳(chuan) 奇的高原史詩。2018收獲文學排行榜頒獎詞充分肯定了作者的努力:《青藏光芒》的內(nei) 涵和張力都不同於(yu) 純文學作品,從(cong) 而獨樹一幟。“創作《青藏光芒》的難度之大,不亞(ya) 於(yu) 一場科考,讓這部作品贏得敬重和推崇。”

  與(yu) 頒獎儀(yi) 式同期舉(ju) 辦的《收獲》論壇上,有評論家表示:“在尚不知科學家是具體(ti) 做什麽(me) 的時候,我們(men) 從(cong) 小就立誌要當科學家,現在卻很少聽到孩子們(men) 說長大要當科學家了。《青藏光芒》這部宣傳(chuan) 科學精神和科學家貢獻的作品上榜,在當下具有非常積極的正麵意義(yi) 。”

  采訪中馬麗(li) 華還談到了此行的一大收獲:見識了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應用於(yu) 文學趨勢和具體(ti) 作品分析的技術。《收獲》論壇上展示了人工智能解析的《收獲》40年(1979-2018)“經典密碼”,例如從(cong) 680位作者的1618篇長中短篇小說中,解讀《收獲》作品40年的主題詞、作者及題材分布、故事曲線、情感類型等,嚐試以大數據進行分析概括。此次獲獎作品也經過人工智能分析,自動生成情節變化曲線圖和評語,讓人大開眼界。其中,《青藏光芒》的人工智能分析結果顯示:“結局呈積極走向。全文情節和緩;青藏高原的概況,自然環境惡劣。情節緩升;孫鴻烈和姚檀棟院士對青藏高原科研的付出和貢獻;青藏高原科研的成果豐(feng) 碩。”馬麗(li) 華認為(wei) 這個(ge) 分析結果相當精準中肯。

  對於(yu) 畢生致力於(yu) 書(shu) 寫(xie) 西藏的馬麗(li) 華而言,她由衷希望更多讀者能夠便捷地讀到這部作品,以使青藏科考研究事業(ye) 及其成果廣為(wei) 人知,助力科學精神的弘揚傳(chuan) 遞。為(wei) 饗讀者,經馬麗(li) 華授權,《青藏光芒》這部60萬(wan) 字、500幅配圖的科學人文力作,近期將在新利平台名家專(zhuan) 欄頻道全文陸續刊發。“讓那些對高原心存向往的讀者,了解青藏高原不僅(jin) 擁有景觀之美、人文之美,更有科學之美之壯麗(li) 。”馬麗(li) 華說:“這本書(shu) 正像它所描寫(xie) 的經由探索史、揭示演化史的青藏高原那樣,體(ti) 量巨大,也算是一本小百科了,適合慢讀。”(新利平台 記者/周蕾蕾)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