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新時代科技創新遠大前程
我們(men) 國家從(cong) 來不會(hui) 忘記開拓創新者,黨(dang) 和人民總是給予民族脊梁以崇高禮讚。
今天,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召開,黨(dang) 和國家的榮譽殿堂上,少長鹹集,群賢輝映。在此,我們(men) 向大會(hui) 的召開和獲獎科技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奮鬥在創新戰線上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由衷敬意!
曆史,總是在特別的時點給予人們(men) 啟迪,賦予人們(men) 奮進的力量。此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恰逢改革開放剛剛走過40周年、新中國成立迎來70周年,意義(yi) 特殊重要。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這一曆史性論斷,既賦予新時代改革開放更鮮明的創新意涵,又賦予新時代創新更重大的曆史責任。使命如山,新時代廣大科技工作者需全力擔起應有職責,開辟創新發展更遠大前程。
在新時代開辟更遠大創新前程,廣大科技工作者應有充分自信。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世所矚目的成就,沒人能否定。縱向看,我國科技由弱到大、由大漸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科技含量明顯提高。橫向看,我國科技相對先進國家從(cong) 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在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一些領域不落人後,甚而逐步趨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ye) 與(yu) 時俱進,成果豐(feng) 碩,進入發展新時代。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科技體(ti) 製改革持續深化,出成果和用成果都取得重要進展,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產(chan) 業(ye) 經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社會(hui) 民生等方麵一係列重大科技成果引領創新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對中國科技創新的成就,我們(men) 應該有、也必須有自信。
我們(men) 也要意識到,創新自信不是創新自大。我們(men) 是科技大國但還不是科技強國,尤其在原創能力、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上還有不少欠缺;我們(men) 是人才大國但還不是人才強國,人才結構還不合理、戰略領軍(jun) 人才缺乏;我們(men) 是創新大國但還不是創新強國,創新活力有待更好釋放,經濟發展動能亟待轉換,科技和國計民生的融通渠道需要挖深疏浚。
尤其是我們(men) 的發展已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一個(ge) 突出特點就在“新”,“新”的一個(ge) 重要表征就在不確定。世界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科技經濟正處在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形勢逼人,時不我待!
科技不強不足以言未來!人才不強不足以言未來!創新不強不足以言未來!作為(wei) 以探索未知為(wei) 己任的科學工作者,作為(wei) 以創造未來為(wei) 己任的創新創業(ye) 者,在劇烈的時代變革麵前,我們(men) 需要常懷憂患,不能有絲(si) 毫懈怠。
我們(men) 需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三個(ge) 麵向”戰略方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堅定不移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全麵創新改革,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探索從(cong) 人才強、科技強到產(chan) 業(ye) 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之路。
我們(men) 需要真正把創新作為(wei) 生命予以珍視,隻要我們(men) 的眼睛緊盯建成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道不移,誌不改,行得端,走得穩,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打斷我們(men) 創新發展、科技強國的曆史進程。
蘊藏在5000年文明中、960萬(wan) 平方公裏大地上、13億(yi) 多人內(nei) 心裏的創造渴望,是科技強國最可依賴的力量。遠大的創新前程就在前方,我們(men) 科技強國的夢想一定要實現,一定能實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科技創新肩負應對氣候變化新使命
如何更好地引導、引領呢?專家認為,需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氣候變化問題本身是科學問題,其應對歸根到底也要依靠科技進步。[詳細] -
科技部召開科技領域“改革先鋒”代表座談會
1月4日,科技部部長、黨組書記王誌剛主持召開科技領域“改革先鋒”代表座談會。[詳細] -
把科技創新當成“一號工程”
衡水,河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依托科技創新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