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或大幅提高鈣鈦礦電池壽命
在保證轉換效率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電池壽命,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者的目標。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yu) 工程係周歡萍課題組和化學與(yu) 分子工程學院嚴(yan) 純華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利用Eu3+/Eu2+氧化還原離子對提高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壽命”,在線發表於(yu) 國際期刊《科學》主刊。
器件壽命(即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是決(jue) 定太陽能電池最終發電成本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因素。全球普遍使用的晶體(ti) 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已接近理論上限,成本難再下降。因此,兼顧成本和效率優(you) 勢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為(wei) 該領域最大研究熱門。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采用具有鈣鈦礦晶體(ti) 結構的有機無機雜化的金屬鹵化物作為(wei) 吸光層,自2009年以來,因製備方式簡單、生產(chan) 成本低廉和光電性能優(you) 異而備受關(guan) 注,光電轉換效率由3.8%迅速升至23.7%,成為(wei) 當前發展最快的光伏技術。然而,對於(yu) 鈣鈦礦電池而言,其穩定性是最難解決(jue) 的問題,且目前我國對鈣鈦礦產(chan) 業(ye) 化急需解決(jue) 的成本、工藝、壽命等方麵關(guan) 注較少。
該研究針對鈣鈦礦材料在光照及熱輻射作用下的不穩定性問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機製,即在鈣鈦礦活性層中引入Eu3+/Eu2+的氧化還原離子對。該離子對可同時消除Pb0和I0缺陷,並在器件使用壽命期內(nei) 循環發揮作用。基於(yu) 此,電池初始效率得到提升,特別是其長期穩定性顯著提升,解決(jue) 了鉛鹵鈣鈦礦電池中限製其穩定性的一個(ge) 重要本質性問題,將有力推進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工業(ye) 化生產(chan) 。
據介紹,該突破還可推廣至其他鈣鈦礦光電器件,對其他麵臨(lin) 類似問題的無機半導體(ti) 器件,也具有重要參考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哈勃望遠鏡至少能工作到2025年
一份新報告稱,盡管其中一個儀器最近出現故障,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老當益壯”,至少還可以繼續服役到2025年,甚至更久。[詳細] -
電池黑科技問世,但商業化還得再等等
電池技術一直是製約手機、筆記本等電子設備甚至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