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配了雷達,“雪龍”號為何還會撞上冰山

陳瑜 發布時間:2019-01-23 10:15:00來源: 科技日報

  “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yu) 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yu) 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shang) ,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

  船隻配備了用於(yu) 識別礙航物的雷達,為(wei) 何還會(hui) 撞上冰山?一名有著南極海區航海經驗的船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極區航行,船載雷達是有效的探測礙航物的手段,但這種手段也有弊端,比如根據反射回來的信號,難以區分浮冰、冰山。自然資源部在情況通報中也提到,“雪龍”號是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

  “阿蒙森海海域是南極冰架崩解底部融化最強烈、前端崩解最活躍的地方。”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yu) 地球係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教授告訴記者,1月13日至20日連續8天的衛星影像顯示,該海域存在大量碎浮冰,夾雜有小型冰山,受沿岸下降風影響,浮冰整體(ti) 向北漂移,對“雪龍”號航行產(chan) 生一定影響。

  對比該海域2018年同期衛星影像,程曉發現,2018年該海域內(nei) 浮冰較為(wei) 穩定,多為(wei) 大麵積浮冰;2019年破碎浮冰大增。天氣條件方麵,2018年與(yu) 2019年該海域內(nei) 的雲(yun) 量變化均較大,但2018年氣旋條件較為(wei) 穩定,因此海冰情況較為(wei) 穩定,海冰邊緣線較為(wei) 清晰;2019年氣旋活動較為(wei) 強烈,導致海冰破碎度較高。

  報道中同時提到,碰撞冰山是因為(wei) 受到濃霧影響。

  極地緣何會(hui) 出現濃霧,這是大家關(guan) 心的另一個(ge) 問題。上述船長表示,環南極大陸常年存在的繞極地低壓槽區,把大陸高壓區團團圍住,像一個(ge) 封閉的生命禁區。低壓槽內(nei) 經常有繞極地氣旋活動,同一時刻環極地可以存在4—5個(ge) 以上中等強度以上的繞極地氣旋,氣旋會(hui) 把西風帶的暖濕氣流帶到高緯度寒冷海區,形成大麵積海霧。當氣旋過境或低壓槽控製區域,容易出現濃霧(海霧)天氣,嚴(yan) 重影響航行安全。

  該船長分析,南緯55°—65°之間,是西風帶氣旋和繞極氣旋活動區域,風大浪高,靠近岸邊浮冰和冰山較多,航行條件比較複雜。“冰山、浮冰、濃霧,三者疊加,更加增加了濃霧中冰區航行的風險。”

  此次事故中,碰撞冰山時“雪龍”號船速為(wei) 3節(約5.56公裏/小時)。這樣的航速會(hui) 產(chan) 生多大的衝(chong) 力,也是大家關(guan) 注的問題。

  該船長同時表示,不同船舶的巡航速度不同,一般經濟航速是10—15節。3節的速度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還慢,這已接近破冰速度,也是業(ye) 內(nei) 認可的安全速度。但他同時表示,雖然速度不快,但作為(wei) 2萬(wan) 噸的破冰船,“雪龍”號由於(yu) 慣性會(hui) 產(chan) 生不小的衝(chong) 力,碰撞會(hui) 對船殼造成一定的損傷(shang) 。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雪龍”號在南極阿蒙森海碰撞冰山 目前人船安全

    自然資源部21日發布消息,“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在南緯69°59.9',西經94°04.2'位置與冰山碰撞,碰撞時船速3節(約5.56千米/...[詳細]
  • 第九次,雪龍探北極

    7月2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正式啟程。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從上海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發,預計9月下旬返回上海港,航程12300多海裏。[詳細]
  • 114塊“積木”搭出“雪龍2”號

    我國自主建造的首艘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迎來又一個裏程碑式節點。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該船(船廠編號“H2560”)28日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興島廠區正式入塢建造。科考設備安裝將在本階段完成相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