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每年10萬人次!江蘇緣何讓“洋專家”心動

張 曄 發布時間:2019-03-04 09:34:00來源: 科技日報

  每年有超過10萬(wan) 人次的外國人才在江蘇施展才華、貢獻力量。根據《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zheng) 力報告》,江蘇競爭(zheng) 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南京、蘇州連續多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十大城市”。

  究竟是什麽(me) 原因,讓這些“洋專(zhuan) 家”願意漂洋過海來到江蘇,在他鄉(xiang) 的土地上發揮光與(yu) 熱?近日,江蘇省邀請在蘇工作的部分外國專(zhuan) 家座談,傾(qing) 聽“洋專(zhuan) 家”們(men) 由衷地訴說愛上江蘇的“心動一刻”,並為(wei) 江蘇未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善用靈活人才政策,增強吸引力

  “外專(zhuan) 百人計劃”是江蘇省於(yu) 2013年啟動實施的針對外國專(zhuan) 家的人才計劃,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引進100名國際知名的高層次、緊缺外國專(zhuan) 家。

  為(wei) 加快人才新政的落地落實,2016年末江蘇在全國率先創建外國專(zhuan) 家工作室製度,凡是外籍專(zhuan) 家常年受聘在江蘇工作的,用人單位均為(wei) 其建立外國專(zhuan) 家工作室,軟硬件配套到位,增進其獲得感與(yu) 滿意度。

  阿德比是巴基斯坦的電路設計專(zhuan) 家,來南京之前,他放棄了美國東(dong) 部知名大學和天津大學執教的機會(hui) ,在南京之後,他便深深被這座城市吸引並打算留下。他加盟江蘇英特神斯科技有限公司,成為(wei) 外國專(zhuan) 家工作室3名首席工程師之一,主要負責MEMS硬件研發和超聲維係統領域的研究。

  該計劃實施以來,江蘇已批準建成300餘(yu) 家“江蘇省外國專(zhuan) 家工作室”,覆蓋現代農(nong) 業(ye) 、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領域。此後,江蘇還陸續推出“引智專(zhuan) 項”等政府專(zhuan) 項計劃,為(wei) 外國專(zhuan) 家進入江蘇創新開辟通道。

  此外,為(wei) 吸引海外人才,為(wei) 外籍人才提供入境便利,江蘇出台出入境新政,為(wei) 外國專(zhuan) 家開辟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可在華永久居留,對外國專(zhuan) 家來華工作、入境許可、申請居留實行“一口受理”“一窗發放”。符合認定標準的外國高端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經相關(guan) 部門推薦,可直接申請在華長期居留。

  2018年,江蘇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2.64%,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26.45件,高新技術企業(ye) 超過180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已經成為(wei) 中國創新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來蘇外國專(zhuan) 家逐年遞增,為(wei) 促進江蘇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對外交流合作做出了傑出貢獻。

  打造國際創新平台,跟國際接軌

  能否提供各類創新要素,是人才進來後能否幹成事、留下來的關(guan) 鍵。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帶著全球領先的石墨烯技術來尋求合作,他給南京市政府寫(xie) 了一封長信,列舉(ju) 了關(guan) 心的8個(ge) 問題,其中最關(guan) 心的就是“穩定的技術源從(cong) 何而來?”南京市政府在回複中說:南京的科教優(you) 勢能夠提供穩定的科研團隊支撐,南大的實驗室、曼徹斯特大學的聯合實驗室都可以作為(wei) 人才團隊的後院。

  更打動安德烈·海姆的是,南京還幫他們(men) 捋順了創新鏈條,不但做好了創投、工程化平台,連股權結構帶來的收益也可預期……8個(ge) 難題得到滿意答複之後,他們(men) 團隊很快就在新港開發區建成了南京鼎騰石墨烯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孵化的企業(ye) ,已經開始量產(chan) 石墨烯天線並投入市場。

  近年來,江蘇省明晰兩(liang) 條路徑:一是對產(chan) 業(ye) 化前景好的領先科技,圍繞創新鏈部署產(chan) 業(ye) 鏈;二是對技術約束明顯的領域和環節,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不論產(chan) 業(ye) 與(yu) 創新誰先示愛,人才始終是繞不開的“媒婆”。

  為(wei) 實現與(yu) 國際接軌,技術融通,江蘇積極發展與(yu) 創新大國和關(guan) 鍵小國的科技合作,並率先與(yu) 以色列、英國、芬蘭(lan) 等6個(ge) 國家設立政府間產(chan) 業(ye) 聯合研發資金,每年共同資助一批雙邊合作項目,共同提升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水平。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副校長約翰·卡彭認為(wei) :“江蘇在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上實力非常強。江蘇非常吸引我們(men) ,我們(men) 也在積極推進安大略省先進技術向江蘇轉移。”

  有了創新載體(ti) 、創新生態,海外高層次人才落戶江蘇自然是“水到渠成”。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專(zhuan) 家團隊領銜的南京華曼信息技術研究院、蘇州大學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聯合建立的同步輻射聯合研究中心,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都是江蘇搭建國際創新平台以來的合作產(chan) 物。目前,江蘇已建成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0多個(ge) ,吸引高水平外資研發機構600多家,數量在全國保持領先。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