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這些和太空有關的謠言扯到天際

劉垠 發布時間:2019-04-23 09:11: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聞名已久的“太空雙生子”實驗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結果。隨後關(guan) 於(yu) 這個(ge) 實驗,網上流傳(chuan) 出這樣的說法:“NASA航天員太空待340天,8.7%的DNA發生永久突變”。不過,很快這就被證實是誤讀。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cong) 未停歇,和太空旅行有關(guan) 的謠言也隨之而來。比如,太空中如果不穿航天服人體(ti) 會(hui) 爆炸,女航天員返回地球後會(hui) 被禁止生育,航天員在航天器中漂浮是因為(wei) 太空中沒有引力……這些聽起來有鼻子有眼兒(er) 的謠言,你信了嗎?

  謠言一

  上了趟太空,8.7%的基因發生永久突變

  最近,“航天員DNA發生永久突變”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媒體(ti) 報道,雙生子之一的斯科特回到地球3年後,經科學家檢查發現,他在太空期間頸動脈和視網膜變厚、體(ti) 重變輕、認知能力下降等。不過,這些症狀大多在回到地球半年後逐漸消失,唯獨“基因中8.7%的變化至今未恢複”,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報道中說8.7%的DNA發生永久突變是常識性錯誤,可能是來自對論文中‘基因表達’部分的誤解。”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博士解釋說,航天員在太空中長時間生活後,由於(yu) 太空環境的改變,會(hui) 出現視網膜變厚、認知能力下降、腸道菌群改變等症狀,一些外在基因表達可能發生變化。但真正的遺傳(chuan) 密碼,也就是內(nei) 在的基因片段並未發生改變。

  在上述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斯科特外周血細胞基因表達的變化。他們(men) 發現,確實有不少基因的表達在太空中變得不一樣,但這些變化有91.3%都在斯科特返回地球的6個(ge) 月之內(nei) 恢複原狀,剩下還有8.7%的基因表達還沒恢複好。這些基因表達影響著身體(ti) 的免疫、代謝等生理過程,至於(yu) 變化是好還是壞,能否完全恢複,還有待後續研究。

  “實際上,人在正常生活中也有基因表達的變化,比如,熬幾次夜都會(hui) 導致基因表達發生變化。”鄭永春說。

  顯然,論文中說的是基因表達變化,而非基因本身的變化。要知道,人體(ti) 的DNA即使發生1%的改變,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畢竟,人類和黑猩猩也僅(jin) 有1.2%的遺傳(chuan) 編碼不同。

  謠言二

  太空中不穿航天服人體(ti) 會(hui) 爆炸

  受某些科幻電影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wei) ,失去航天服的保護,航天員會(hui) 在太空中爆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航天員要出艙行動,一定要穿航天服,在艙外活動的時間,一般為(wei) 3—6小時。航天服雖然叫服裝,實際上是一個(ge) 小型的載人航天器,將人與(yu) 惡劣的太空環境隔離開,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環境。”鄭永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如果航天員不穿航天服而暴露在太空當中,雖然必死無疑,但不會(hui) 像人們(men) 認為(wei) 的那樣會(hui) 膨脹爆炸。

  研究資料顯示,如果不屏住呼吸,航天員暴露在太空10秒鍾後,會(hui) 有很多較輕微的問題出現,包括曬傷(shang) ,可能出現減壓症,皮膚和皮下組織發生輕度、可逆、無痛苦的腫脹;暴露半分鍾左右還不太可能造成永久性傷(shang) 害;然後,航天員會(hui) 因缺氧失去知覺,細胞缺氧的傷(shang) 害不斷累積,大概一分鍾後死去。值得注意的是,這個(ge) 過程中人體(ti) 的氣壓雖然大於(yu) 太空氣壓,人體(ti) 會(hui) 腫漲,但不會(hui) 爆炸。

  謠言三

  女航天員返回地球後會(hui) 被禁止生育

  隨著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飛上太空,坊間就流傳(chuan) 著女航天員返回地球後會(hui) 被禁止生育的說法。

  “這是無稽之談,並沒有相關(guan) 規定。雖然太空飛行伴隨很大風險,但並不會(hui) 給女航天員的生育造成什麽(me) 負麵影響。”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傳(chuan) 播專(zhuan) 家龐之浩說。

  而在鄭永春看來,太空中的生活,會(hui) 對航天員的身體(ti) 健康產(chan) 生一些影響,身體(ti) 會(hui) 增高,肌肉和骨骼會(hui) 退化,卵子、精子的質量會(hui) 發生改變,但人體(ti) 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經過一段時間就會(hui) 恢複到正常的樣子。“考慮到對下一代可能產(chan) 生的影響,航天員返回地球後,一般會(hui)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yang) 後再準備生育。”

  另外還有言論聲稱,女航天員的選拔標準必須要滿足已婚,並且最好已育,這種說法是否屬實?

  “女航天員可以是已婚已孕,也可以是已婚未孕的。我國的兩(liang) 位女航天員就是已婚未孕。”龐之浩表示,不過,已婚已育的女航天員確實是理想的選擇。畢竟,已婚已育的女航天員身心更為(wei) 成熟,經驗更豐(feng) 富,可以更好地執行繁重且壓力巨大的太空任務。

  “現有經驗表明,女航天員的太空飛行任務不會(hui) 影響生育,而且從(cong) 太空返回地球之後生的孩子都很正常。”龐之浩說,劉洋就是例證。2012年,劉洋乘坐“神九”飛上太空之前就已結婚但沒有生育。而在2015年初,她已經當上了媽媽。

  謠言四

  太空中是沒有重力的

  看到航天員在航天器中漂浮的場景,很多人想當然地就會(hui) 認為(wei) 太空中是沒有重力的。

  其實不然。重力是指物體(ti) 受到地球吸引而產(chan) 生的力,我們(men) 都知道,離地球越遠,引力作用就會(hui) 越弱,但引力不會(hui) 完全消失,隻是效應有所區別。

  “太空裏雖然人處於(yu) 失重的狀態,但地球引力依然存在。在太空中,航天器受到引力和離心力這兩(liang) 種力的共同作用,如果這兩(liang) 種力正好抵消,不管是人體(ti) 還是航天器都屬於(yu) 失重狀態,失重狀態下人就會(hui) 漂浮起來,就像在死海裏遊泳,人體(ti) 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剛好抵消的時候,人就能漂浮在水麵上一樣,失重是很正常的現象。”鄭永春說。

  謠言五

  航天員在太空去世後遺體(ti) 不能運回地球

  如果航天員在太空遇難,遺體(ti) 隻能留在太空中,不能運回地球……最近,這樣一則消息在網上傳(chuan) 播。不過先別忙著覺得悲情,這實際上隻是一個(ge) 謠言。

  “這一說法根本沒有存在的前提。航天員在太空中去世後,屍體(ti) 不能被帶回地球,對此沒有任何明文規定。”龐之浩稱,在人類航天史上,出現過兩(liang) 次美國航天飛機爆炸,以及蘇聯航天員返回時有人因為(wei) 降落傘(san) 沒打開硬著陸後犧牲,至今還沒有航天員在太空中去世,屍體(ti) 被滯留在太空的事情。

  鄭永春則認為(wei) ,不少人認同這一說法,可能是擔心航天員的遺體(ti) 會(hui) 帶來地球上沒有的細菌導致可怕的後果。實際上,不管是派往月球還是火星的航天器,都會(hui) 進行滅菌,避免把地球上的細菌帶到其他星球上。當地外樣品、航天器或航天員返回地球時,同樣會(hui) 進行相應的消毒、隔離,從(cong) 而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鄭永春指出,一旦航天員在太空中遇難,遺體(ti) 不僅(jin) 要盡最大可能帶回來,而且還應該把他們(men) 當作英雄來對待。“當然,或許以後推出太空葬禮的時候,還可以把骨灰帶到其他星球上安葬。”他說。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19年美太空投資或繼續向好

    2018年,從風險投資到債務融資等,各類資本對美國航天公司的投資總額為32.3億美元,再創新高,超過2016年的30.3億美元。[詳細]
  • NASA期望美宇航員2033年登陸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裏登斯廷周二在國會的聽證會上對國會議員們表示:“我們希望在2033年實現載人火星著陸。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登月計劃需要加快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