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NASA期望美宇航員2033年登陸火星

劉霞 發布時間:2019-04-04 09:20:00來源: 科技日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裏登斯廷周二在國會(hui) 的聽證會(hui) 上對國會(hui) 議員們(men) 表示:“我們(men) 希望在2033年實現載人火星著陸。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我們(men) 的登月計劃需要加快推進。”

  對此,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被稱為(wei) “火星叔叔”的鄭永春博士對科技日報記者說:“NASA2033年實現載人火星登陸有可能實現,但仍麵臨(lin) 不少困難。”

  火星和地球之間距離遙遠,任何往返火星的航天任務至少需要兩(liang) 年時間,單到達火星就需要6個(ge) 月;而到達月球僅(jin) 需3天。

  據鄭永春介紹,隻有當火星與(yu) 地球位於(yu) 太陽的同一側(ce) 時,才能發射火星探測器,進行火星往返。這種情況大約每26個(ge) 月發生一次,因此,2031年、2033年是載人登陸火星的最佳時機。

  太空網的報道指出,NASA此時提出登陸火星的時間節點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yi) ,今年是特朗普第一屆任期的最後一年。

  不過,許多專(zhuan) 家和立法者擔心,鑒於(yu) 波音公司正在建造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係統(SLS)的研發進度嚴(yan) 重滯後,NASA可能無法在此日期前完成任務。

  2017年的NASA預算法案,將2033年實現首次載人登陸火星作為(wei) 目標,但當時,NASA在其火星路線圖中提到的是不太確定的“21世紀30年代”。

  鄭永春說:“商業(ye) 航天越來越成熟,SpaceX已經研發了可重複利用的火箭和飛船,將承擔載人往返空間站的任務,馬斯克甚至提出要在火星上退休,這些商業(ye) 力量將會(hui) 助推載人登陸火星早日實現。因此,NASA2033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有可能實現。”

  據鄭永春介紹,2014年12月,“獵戶座”載人飛船首次繞地球試飛取得成功,飛船經受住了每小時30000千米的高速地球再入和2300攝氏度的高溫,這種飛船已經具備了載人登陸月球、小行星和火星的絕大部分功能。而且,今年3月,SpaceX的載人“龍”飛船首次試飛成功,與(yu) 國際空間站成功自動對接並安全返回地球,也極大地提振了美國登陸火星的信心。

  不過,鄭永春也表示,2033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還麵臨(lin) 不少困難。比如,未來載人登陸火星時,航天員、登陸艙和物資設備重量更大,降落傘(san) 難以起到有效的減速作用,除太空起重機之外,還需要研發更先進的火箭反推和自主控製技術,才能實現有效的平穩減速。

  此外,由於(yu) 沒有全球性磁場,火星上的太空輻射要比地球上空的國際空間站、月球基地,都要強得多,對航天員的身體(ti) 傷(shang) 害和健康風險也要高得多,科學家也需要研製更好的輻射防護技術。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NASA火星直升機完成飛行測試

    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僅僅停留在火星表麵,火星的天空也將成為征服目標。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直升機已經完成飛行測試,2020年將和新型火星車一起奔向紅色星球。[詳細]
  • NASA計劃探測太陽係目前最“大個”小行星

    日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航天專家約瑟夫·奧魯克在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LPSC)上透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發射小衛星探測小行星“帕拉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