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大學科技園用“最強大腦”賦能區域產業發展
大疆科技又有新動作。近期,華南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順德創新園區(以下簡稱順德創新園)迎來了一批入駐新“客人”。其中最為(wei) 引人注目的當屬由華南理工大學機器人創新創業(ye) 基地與(yu) 大疆科技共同創建的機器人雙創基地(學生創客空間)。此基地意將華南理工大學優(you) 秀的人才資源引入佛山市順德區,為(wei) 順德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培養(yang) 一流創新、創業(ye) 人才。
順德創新園是華南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首次走出廣州,將學校資源、管理方式、運營團隊落戶到廣州以外地區。從(cong) 簽約到投入使用,順德創新園僅(jin) 花了半年時間,創下華南理工大學校地合作項目最快速度。自2018年落戶以來,順德創新園不僅(jin) 助力創業(ye) 企業(ye) 實現了技術孵化與(yu) 市場對接,且探索出用“最強大腦”賦能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路徑。
將科創資源導入產(chan) 業(ye) 發展
2018年1月,一座創新之園——順德創新園在廣東(dong) 順德崛起。
佛山市順德區是珠三角的製造業(ye) 重鎮,擁有家電、機械裝備兩(liang) 大超2000億(yi) 元級的產(chan) 業(ye) 集群,區域內(nei) 有近10萬(wan) 家企業(ye) 。為(wei) 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邁向高質量發展升級,近年來順德提出走“科技順德”發展之路。“一方麵以科技的力量‘武裝’順德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優(you) 化升級;另一方麵布局發展科技型新產(chan) 業(ye) 。”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shu) 記郭文海在園區開園儀(yi) 式上曾如此表示。因此,順德對創新要素十分渴望。
而以工科見長的華南理工大學擁有眾(zhong) 多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撐區域構建自主創新體(ti) 係。特別在成果轉化方麵,其專(zhuan) 利技術轉讓指標排名全國第一。雙方於(yu) 2017年7月13日簽約共建順德創新園區,分4期共5年時間完成建設。
“園區建設宗旨是堅持將華南理工大學的‘最強大腦’資源導入順德,將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方向與(yu) 順德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結合,以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優(you) 化升級和社會(hui) 發展。”佛山市順德區華工科技園有限公司尹餘(yu) 生部長表示,園區整體(ti) 移植華南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創業(ye) 孵化體(ti) 係,開展技術輔導、科技投融資、管理谘詢、專(zhuan) 利申請、資金申報等企業(ye) 孵化工作。通過完善服務體(ti) 係,保證入園企業(ye) 的存活率。
什麽(me) 樣的企業(ye) 才能在順德本土落地生根,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呢?對於(yu) 順德創新園區而言,難題在於(yu) 如何從(cong) 學校的5000多項有效專(zhuan) 利中篩選出合適的項目來進行創業(ye) 孵化及成果轉化。“必須是有前景、有產(chan) 學研合作背景的,符合順德重點發展的產(chan) 業(ye) 方向。”這一點反複被提及。最後,基於(yu) 順德現有產(chan) 業(ye) 基礎的發展需求,園區把入園企業(ye) 鎖定在人工智能、先進材料、電子信息與(yu) 互聯網、智能製造、生物環保五大領域。
同時,華南理工大學也出台相關(guan) 政策,鼓勵學校教師到園區創新創業(ye) 。多舉(ju) 措之下,園區建設跑出新速度。僅(jin) 僅(jin) 一年半,一期、二期的孵化場地已建設完成,吸引了32家企業(ye) 和機構入駐,其中10家為(wei) 學校老師所創辦的學校持股企業(ye) ,建有學生創客空間、大眾(zhong) 創客空間各1個(ge) 。
“再過1年地鐵就開通了,到時從(cong) 廣州本部到園區來,十分便利。” 尹餘(yu) 生介紹說,園區所在地方屬於(yu) 廣州大學城衛星城產(chan) 業(ye) 社區,與(yu) 廣州的直線距離隻有3公裏,且毗鄰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線順德段首站,10分鍾左右就可到廣州。
孵化成果實現技術與(yu) 市場對接
“成立企業(ye) 並入駐到園區,是水到渠成的事。”徐文東(dong) 是華南理工大學的一名副研究員,同時也是廣東(dong) 眾(zhong) 通利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zhong) 通利華)首席專(zhuan) 家。
徐文東(dong) 長期從(cong) 事LNG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擁有80多項專(zhuan) 利,為(wei) 了不讓專(zhuan) 利躺在辦公桌,在國家、廣東(dong) 省和學校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ye) 、成果轉化的政策支持下,他嚐試和企業(ye) 進行產(chan) 學研合作。正是在此機緣之下,他結識了明飛(現眾(zhong) 通利華董事長),並建立起雙方的信任,成立了眾(zhong) 通利華。這是一家從(cong) 事智慧燃氣技術開發的專(zhuan) 業(ye) 化科技服務型企業(ye) 。
“我們(men) 將天然氣產(chan) 業(ye) 與(yu) 係統工程結合,微觀的利用強化傳(chuan) 熱技術,形成LNG冷能利用、燃氣管網壓力能利用、天然氣淨化分離以及天然氣新型儲(chu) 運技術開發四大業(ye) 務板塊。”徐文東(dong) 透露說,公司還計劃建實驗室,打造國家級工程中心。
“項目發展前景好,學校又十分支持我們(men) 。”在園區,明飛感受到學校對教師創業(ye) 的支持。他講到了幾個(ge) 小細節,“今天工作人員來擺放幾盆花,明天來通知有相符的產(chan) 業(ye) 資源可對接,一點一滴的變化中,讓我覺得創業(ye) 充滿了生機。”
在園區,徐文東(dong) 的故事隻是一個(ge) 縮影。和他一樣以技術入股,對成果進行孵化的學校老師大有人在。他們(men) 不僅(jin) 實現技術與(yu) 市場對接,更是將技術帶到順德,助力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科創實力。
最早落戶園區的佛山市化爾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yu) 能源學院汪曉軍(jun) 教授所創辦的。公司首創吸附—生物再生—厭氧氨氧化的低碳脫氨工藝,攻克了將生活及工業(ye) 生產(chan) 所產(chan) 生的氨氮廢水進行綠色處理和處置的技術。目前正在與(yu) 佛山企業(ye) 廣東(dong) 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洽談絲(si) 光高氨氮廢水厭氧氨氧化處理工程項目,計劃今年完成。學校另一副教授姚順春創立的佛山華譜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固定源碳排放連續監測係統”也已在順德五沙熱電有限公司投運。
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務
“開放性是園區的特征。我們(men) 歡迎所有創業(ye) 者入駐,包括本校師生、社會(hui) 創業(ye) 者。園區是一個(ge) 開放的空間,沒有圍欄的阻隔,隻有親(qin) 密無間地交流溝通。” 尹餘(yu) 生說。
因看好環保領域的巨大潛力,吳早春“二次創業(ye) ”,創辦了廣州市環境保護設備有限公司。他以VOCs處理新吸附材料為(wei) 切入點,結合國內(nei) 外研發優(you) 勢,率先在國內(nei) 研發出有機分子篩吸附材料,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行業(ye) 領先水平。
隨著企業(ye) 逐漸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吳早春計劃為(wei) 企業(ye) 尋找更優(you) 的發展平台。“同學向我推薦了順德創新園,我也就過來看看。”隻看了一眼,他就與(yu) 園區結緣,“園區的實驗室,可以直接用,這太方便了。”
入駐後,吳早春有了新驚喜。“沒想到園區周邊集聚了機械設備行業(ye) 裏的眾(zhong) 多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齊全。需要的機械裝備都能找到。”目前他已在園區建設“企業(ye) 總部+生產(chan) 基地”,為(wei) 產(chan) 品量化生產(chan) 做準備。
為(wei) 促進創業(ye) ,推動項目落地成功轉化,從(cong) 學校到園區、順德都推出了資金補助、金科產(chan) 融合方案及產(chan) 業(ye) 扶持等政策。且為(wei) 了給企業(ye) 提供平台和服務,園區舉(ju) 辦“星期六課堂”,建有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基地、工匠學堂等眾(zhong) 創空間。
“現在辦公場地需要繳納租金,但隻要公司發展達到園區考核要求,租金就可退還,相當於(yu) 免費使用。” 佛山市玖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玖章智能)總經理李剛說。他是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zhuan) 業(ye) 博士,公司是其與(yu) 學校智能算法實驗室開展深度產(chan) 學研合作成立的。
李剛隔壁辦公室,就是智能算法實驗室。實驗室為(wei) 公司提供理論研究、算法研究的堅實支撐。學校的相關(guan) 專(zhuan) 家、科研人員常來企業(ye) 進行技術指導。園區一站式的企業(ye) 落地服務,讓玖章智能如魚得水。進駐園區僅(jin) 1個(ge) 月,已對外簽訂1個(ge) 技術合同,為(wei) 深圳的公司提供“視頻智能分析”服務,並達成2個(ge) 項目合作意向。“我們(men) 的目標是成為(wei) ‘人工智能的定製專(zhuan) 家’。”李剛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花花世界”裏的基因探秘者
在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有位沉醉於“花花世界”的80後教授——郭立。 [詳細] -
數據需極致安全 雲災備保障成大勢所趨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