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花花世界”裏的基因探秘者

史俊斌 發布時間:2019-06-05 08:56:00來源: 科技日報

  在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有位沉醉於(yu) “花花世界”的80後教授——郭立。

  入職短短3年,他已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及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帶領團隊在植物學這個(ge) “花花世界”裏探索基因的奧秘。

  前段時間,由郭立擔任第一作者的論文《鴉片罌粟基因組及嗎啡喃的合成》,刊發在世界頂級期刊《科學》上。相關(guan) 團隊首次破譯了藥用植物鴉片罌粟的全基因組序列,解開了罌粟合成嗎啡等藥用成分的進化機製。這一成果,讓郭立蜚聲學界。

  最近,郭立又捧起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五屆“十大學術新人”的獎狀。麵對科技日報記者,郭立十分淡定地說:“創新沒有捷徑,我們(men) 隻有始終保持好奇心,不斷探究事物的本質,才會(hui) 等到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半路出家”闖出一片天地

  2002年高考時,郭立與(yu) 西安交通大學擦肩而過,最終在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完成本科學業(ye) ,而後於(yu) 2012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ya) 州立大學取得植物病理學的博士學位。在2016年完成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生物化學係的博士後工作後,郭立加入西安交通大學葉凱青年科學家工作室。

  “那時來西安交通大學工作,可以說是湊足了天時地利人和。我當時研究的是,使用生物信息算法和DNA高通量測序技術來探究植物免疫機製和基因調控網絡。這與(yu) 葉凱老師團隊的研究方向很契合,再加上心中一直對西安交通大學十分向往,因此沒有猶豫就從(cong) 國外回來了,這也算是圓夢交大了。”郭立笑著說。

  郭立僅(jin) 用幾句話,就帶過約10年的海外經曆,但其實他的求學路並非一帆風順。

  讀博期間,郭立接觸到DNA高通量測序技術,此前他主要從(cong) 事分子遺傳(chuan) 學方麵的研究,做的都是“濕實驗”(生物實驗)。要做測序技術,他則開始向“幹實驗”(數據科學)轉換。非計算機專(zhuan) 業(ye) 出身的他,需要走出“濕實驗”的舒適區,迎接“幹實驗”的挑戰。

  “當時算是‘半路出家’了,但我並沒有畏懼,因為(wei) 我始終相信興(xing) 趣是最好的驅動力。”郭立說。

  既然是“半路出家”,郭立覺得,就得多下功夫、迎頭趕上。為(wei) 了“惡補”算法、編程和數據分析等計算生物學技能,他長時間泡在實驗室。得益於(yu) 自身努力和導師指導,郭立最終在生物和計算的交叉研究領域闖出一片天地,在多個(ge) 國際權威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

  “目前,我主要的工作是利用計算分析和生物實驗這兩(liang) 種手段,研究植物和病原菌的基因組功能、進化,及兩(liang) 者的相互作用,從(cong) 而找到控製植物免疫反應、次生代謝產(chan) 物合成和病原菌致病的基因調控網絡。”談到這些研究的意義(yi) ,郭立解釋道,這些植物研究和食品安全、醫藥健康等息息相關(guan) 。

  帶領學生開展頭腦風暴

  作為(wei) 葉凱青年科學家工作室的成員,郭立說,自己很幸運能加入這個(ge) 團隊。“我們(men) 團隊成員的學科背景很豐(feng) 富,大家能貢獻各自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這是我們(men) 團隊成果頻出的秘訣。”郭立說。

  談及前段時間在《科學》發表的論文,郭立說:“成果的取得,源於(yu) 團隊給我們(men) 提供參與(yu) 國際交流的機會(hui) ,這讓我的科研視野更開闊。”

  自己受益於(yu) 此,他也把這一心得傳(chuan) 授給了學生。“我總對他們(men) 說,做科研不能隻知道埋頭苦幹,要善於(yu) 和學術大咖、老師、同學交流,在碰撞中或許就能產(chan) 生創新點和新思路。”

  郭立的學生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郭老師常會(hui) 帶著他們(men) 開展頭腦風暴,很多科研靈感就是在這些會(hui) 上產(chan) 生的。

  對於(yu) 未來,郭立表示,他希望借助團隊的基礎研究成果,采用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學的方法對植物進行遺傳(chuan) 改良。“我們(men) 一方麵要培育持久性抗病品種,以減少化學農(nong) 藥的使用;另一方麵要改良並提高藥用植物中的藥用成分,促進傳(chuan) 統中藥的現代化應用。”他說。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雜交水稻有望實現大規模機械化製種

    我國雜交稻年種植麵積約1600萬公頃,年約需商品雜交稻種子2.4億公斤,年種子生產麵積在15萬公頃左右。[詳細]
  • 諾獎得主公開演講支持轉基因技術

    日前,在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ICGEB)的年度理事會第25屆會議上,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羅伯茨教授向與會的公眾人士發表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支持轉基因技術運動”的主題演講,並在全球範圍內同步直播。[詳細]
  • 可解釋人類進化的關鍵基因“現身”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7日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以前被認為在不同生物體中具有相似作用的20多種基因,實際上對人類有獨特作用,這些基因屬於C2H2鋅指轉錄因子,該發現有助於解釋人類是如何存在以及進化的。 [詳細]
  • 5月,這些生活謠言你信了嗎

    讓人欲罷不能的珍珠奶茶,“珍珠”居然是有毒的;乙烯利不僅能催熟蔬果,而且會導致小孩性早熟;肉放在冰箱超過3個月,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長期睡眠不足,人體的基因就會發生改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