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院”到“大學”,職業教育擔子更重了
近日,經教育部批準,全國首批15所職業(ye) 教育學校更名,由“職業(ye) 學院”正式升級為(wei) “職業(ye) 大學”。名稱變動後,相關(guan) 職業(ye) 教育學校也將轉變成為(wei) 本科層次學校,且升級後均保留了“職業(ye) ”二字,在全國範圍內(nei) 尚屬首次。
從(cong) 學院到大學,看似一字之差,背後卻別有深意。工業(ye) 革命來臨(lin) 時,大量農(nong) 民離開土地成為(wei) 產(chan) 業(ye) 工人;100多年前汽車出現在紐約街頭,馬車夫們(men) 紛紛升級成出租車司機……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hui) 引發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改變,人工智能時代亦不能例外。機器換人、萬(wan) 物互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大幅提升生產(chan) 力的同時,也對產(chan) 業(ye) 工人提出了全新技能需求。
能否培養(yang) 出符合時代要求、技能滿足生產(chan) 需要的產(chan) 業(ye) 工人,是新時期、新格局下對職業(ye) 教育的必然要求。由此看來,職業(ye) 教育大學獲批恰如其時。
眾(zhong) 所周知,高素質、高技能的產(chan) 業(ye) 工人是一個(ge) 國家製造業(ye) 的基石,也是21世紀全球製造業(ye) 競爭(zheng) 的核心因素之一。我國經濟發展處於(yu) 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階段。所謂轉型,其根本目的在於(yu) 改變過去高投入低產(chan) 出的模式,通過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走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而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作為(wei) 高端製造業(ye) 的“標配”,如果沒有技術工人隊伍做支撐,隻能是鏡花水月。
曾幾何時,職業(ye) 教育在我國社會(hui) 話語體(ti) 係中處於(yu) 弱勢地位。家長們(men) 並不願意送孩子進入職業(ye) 教育學校學習(xi) ,導致高呼拿錢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造成這一社會(hui) 現象的原因有許多,但究其根源,問題出在了我國傳(chuan) 統上相對單一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千軍(jun) 萬(wan) 馬擠獨木橋成了“萬(wan) 般皆下品,唯有讀書(shu) 高”的當代版本,因為(wei) 職業(ye) 教育在出身上就低人一等。
因此,本次15所職業(ye) 學校升級為(wei) 大學就是從(cong) 根本入手,破解這一難題。而這隻是相關(guan) 部門提升職業(ye) 教育重視程度、吸引青年成長為(wei) 技術人才的組合拳之一。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要把職業(ye) 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6月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現代學徒製工作的通知》,現代學徒製旨在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製等等。
擴充新時代技術工人隊伍、完善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體(ti) 係,事關(guan) 我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現。惟其如此,才能在新時期國際競爭(zheng) 中站穩腳跟,共同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千年“基因曆史”揭示釀酒葡萄遺傳起源
英國《自然·植物》雜誌10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基因學研究,揭示了釀酒葡萄的遺傳起源。研究指出,一些近900年前栽培的葡萄品種至今仍為人類所用。[詳細] -
這家大學科技園用“最強大腦”賦能區域產業發展
大疆科技又有新動作。近期,華南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順德創新園區(以下簡稱順德創新園)迎來了一批入駐新“客人”。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由華南理工大學機器人創新創業基地與大疆科技共同創建的機器人雙創基地(學生創客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