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以人民為中心,黨執政的價值旨歸

徐秦法 發布時間:2018-07-09 10:43:00 光明網-《光明日報》

【紅船聽濤】

為(wei) 誰執政、靠誰執政、如何執政,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性質和執政理念最本質的體(ti) 現。“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僅(jin) 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品質與(yu) 屬性規定,也凸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執政黨(dang) 破解一切發展困境的智慧和勇氣。“人民的幸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的價(jia) 值軸心和最高價(jia) 值尺度,是思考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體(ti) 現了人民群眾(zhong) 作為(wei) 曆史主體(ti) 與(yu) 價(jia) 值主體(ti) 的統一性。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執政為(wei) 民理念的具體(ti) 落實

如果說“以人為(wei) 本”的價(jia) 值理念和價(jia) 值原則,是要在改革與(yu) 發展過程中顛覆、矯正以“物”、以“資”為(wei) “本”的價(jia) 值路線,那以“人民”“人民的幸福”為(wei) “本”,則更為(wei) 明確地將人民作為(wei) 利益和幸福的“主體(ti) ”地位凸顯出來,這是對“以人為(wei) 本”的價(jia) 值理念和價(jia) 值原則在理論與(yu) 實踐上的雙重深化,彰顯了“人民”的曆史主體(ti) 性、實踐主體(ti) 性和價(jia) 值主體(ti) 性,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自身曆史使命和責任的高度自覺與(yu) 實踐踐行的內(nei) 在尺度。

馬克思主義(yi) 深刻地揭示了人類追求自由、解放和發展的曆史形態和邏輯。在前現代社會(hui) ,少數人的發展與(yu) 幸福,是以犧牲極大多數人的發展和幸福為(wei) 代價(jia) 的,發展和幸福成為(wei) 少數人的“特權”。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雖然解除了前現代社會(hui) 的貴族特權,開啟了更為(wei) 多數人的發展和幸福的可能和空間,客觀上極大地推進和提升了人類追求自由、解放的量與(yu) 質,但卻陷入資本的窠臼之中,以至於(yu) 一切人的生活都成為(wei) 受“資本”宰製,人僅(jin) 僅(jin) 是“依賴於(yu) 物而獲得相對的獨立性”,唯有超越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才能實現每一個(ge) 人的自由、全麵的發展,發展才能成為(wei) 每一個(ge) 人的權利,才能實現人類曆史上真正的自由與(yu) 公平。以“人民”為(wei) 價(jia) 值主體(ti) ,以人民的利益為(wei) 最高利益,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價(jia) 值目標,將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和更優(you) 美的環境等,作為(wei) 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現實具象,這就超越了觀念論和抽象論,更為(wei) 具體(ti) 而細致地表達了“人民的幸福”的真實內(nei) 涵,從(cong) 而清晰地展現出“人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的核心價(jia) 值理念,凸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根本價(jia) 值立場和價(jia) 值取向。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檢驗發展成敗的價(jia) 值尺度

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內(nei) 在精神實質與(yu) 要義(yi) 是“人民”不斷獲得曆史性解放和自由,促進人的自由與(yu) 全麵的發展。把“人民”作為(wei) 發展主體(ti) 、建設實踐主體(ti) 、利益主體(ti) 、幸福主體(ti) 和價(jia) 值主體(ti) ,是馬克思主義(yi) 的“人民史觀”在當代中國的具體(ti) 實現。“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具有深厚曆史感的價(jia) 值宣言、價(jia) 值主張、價(jia) 值綱領,是麵向全世界對人民所做出的價(jia) 值承諾,同時也是檢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成效的價(jia) 值尺度。曆史經驗表明,一個(ge) 黨(dang) 隻有把謀求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作為(wei) 自己的奮鬥目標和發展的價(jia) 值軸心,隻有把發展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需要和利益緊密相連,隻有“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才能找到穩定立足的深厚土壤,才能催生和激發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奮鬥精神和創造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dang) 必須牢記,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朝著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這個(ge) 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以人民為(wei) 中心”也是對唯物史觀的堅持和發展,表征了“人民發展觀”對“人民曆史觀”的曆史深化與(yu) 現實落實,彰顯該發展思想之曆史主體(ti) 論、發展動力論、發展目的論的內(nei) 在統一,曆史性地張揚了馬克思主義(yi) 唯物史觀所指向的人民解放、自由之價(jia) 值邏輯。在當今資本主義(yi) 和社會(hui) 主義(yi) 兩(liang) 大價(jia) 值體(ti) 係博弈的曆史語境中,在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執政價(jia) 值觀和發展觀的比較視野中,“以人民為(wei) 中心”更為(wei) 清晰、準確地映射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發展理念的獨特性、典範性和先進性。“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黨(dang) 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也決(jue) 定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執政價(jia) 值觀和發展觀上的共同取向。“人民”在黨(dang) 的執政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具體(ti) 落實,也是檢驗“發展”成敗的終極尺度。

“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決(jue) 定黨(dang) 長期執政的生命根基

是否全心全意為(wei) 了人民的幸福而謀劃、而奮鬥,這不僅(jin) 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人民史觀和英雄史觀的原則界限和本質分野,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能否長期執政的終極尺度。就如《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樣:“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wei) 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為(wei) 人民的幸福而治國理政的價(jia) 值取向,超越了曆史一切統治階級、一切政黨(dang) 的狹隘性和利益的片麵性,不僅(jin) 貫徹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觀點,而且彰顯了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根本價(jia) 值立場,是區別於(yu) 一切執政黨(dang) 的根本價(jia) 值路線,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問題指向性。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的價(jia) 值總綱領,這不僅(jin) 承載著執政黨(dang) 的價(jia) 值追求、價(jia) 值指針,而且直接關(guan) 係到執政黨(dang) 能否長期執政,因為(wei) “人民”是執政黨(dang) 之生命根基,是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的智慧、動力之源,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之價(jia) 值落腳點。是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實現以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檢驗黨(dang) 執政的最高標準、最權威的尺度。

為(wei) 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按照人民的意誌(通過憲法和法律)執政,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刻也不脫離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jue) 於(yu) 人心向背。”人民群眾(zhong) 反對什麽(me) 、痛恨什麽(me) ,我們(men) 就要堅決(jue) 防範和糾正什麽(me) 。我們(men) 要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堅決(jue) 反對“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始終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我們(men) 要以“人民幸福生活”為(wei) 價(jia) 值意識為(wei) 根本立足點,以深刻的曆史意識、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意識,來審視、判斷我們(men) 遇到的問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立時代之潮頭 發思想之先聲

    作為劃時代的科學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融通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已有成果,又以全新視野審視中國共產黨人承載的曆史使命,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開曆史之先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