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思想縱橫:“身入”更要“心至”

劉召 發布時間:2018-07-10 10:11:00 人民日報

調查研究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傳(chuan) 家寶和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用好這一傳(chuan) 家寶,不能流於(yu) 形式、走走過場,而要帶著問題,深入基層和群眾(zhong) ,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正如習(xi) 近平同誌要求的那樣,“‘身入’更要‘心至’”。

“身入”解決(jue) 的是“在場”問題,目的是拉近調研者與(yu) 群眾(zhong) 之間的空間距離。古人雲(yun)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調查研究要“身入”,就是要求領導幹部從(cong) 機關(guan) 裏走出來,深入基層,深入生產(chan) 生活第一線,親(qin) 自了解實際情況。毛澤東(dong) 同誌說過:“你要找什麽(me) 知識,蹲在機關(guan) 裏是找不到的。真正出知識的地方是工廠、合作社、商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正確的調查首先是“身入”的調查,坐在辦公室裏憑空想象不可能了解到實際情況。但是,僅(jin) 僅(jin) “身入”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心至”。“心至”解決(jue) 的是“在狀態”問題。調查研究要取得好的效果,不僅(jin) 要拉近調研者與(yu) 群眾(zhong) 之間的空間距離,還要拉近兩(liang) 者之間的心理和情感距離。如果隻是“身入”而沒有“心至”,就不可能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做細,取得實效,甚至有可能犯形式主義(yi) 和官僚主義(yi) 錯誤,如走走“指定路線”、看看“規定動作”、聽聽“悅耳之詞”等。

做到“心至”,首先要做到有“心”。這個(ge) “心”,就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忠誠於(yu)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的忠心、向人民學習(xi) 的虛心。其次要做到與(yu) 人民群眾(zhong) 交心、對人民疾苦關(guan) 心、為(wei) 人民根本利益盡心,最終實現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心連心。“身入”更要“心至”,說到底就是要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一切為(wei) 了群眾(zhong) 、一切依靠群眾(zhong) ,切實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習(xi) 近平同誌強調,領導幹部進行調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同群眾(zhong) 一起討論問題,傾(qing) 聽他們(men) 的呼聲,體(ti) 察他們(men) 的情緒,感受他們(men) 的疾苦,總結他們(men) 的經驗,吸取他們(men) 的智慧。這指明了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正確路徑。

“身入”更要“心至”,就要堅持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廣泛聽取群眾(zhong) 意見,真實了解群眾(zhong) 願望和需求,從(cong) 群眾(zhong) 中汲取經驗和智慧,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符合群眾(zhong) 利益的方針、政策,用以進一步指導群眾(zhong) 實踐。“身入”更要“心至”,就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緊緊圍繞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深入調研,緊緊圍繞事關(guan) 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點問題深入調研,緊緊圍繞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研。“身入”更要“心至”,就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先調研後決(jue) 策、不調研不決(jue) 策;營造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裏話的良好氛圍,鼓勵如實反映情況、表達意見;客觀對待調查所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和各種問題,既報喜,又報憂。“身入”更要“心至”,還要堅持與(yu) 時俱進,既重視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wei) 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課;又善於(yu) 調查研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現實,進一步拓寬調研渠道、豐(feng) 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法。比如,在“身入”之前,先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初步了解社情民意,廣泛收集、分析和處理相關(guan) 數據信息。這樣,在“身入”之後就能更加有的放矢地進行調查研究,提高調查研究的效率和科學性。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