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樹立正確世界觀的重要性,並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解決(jue) 好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這個(ge) ‘總開關(guan) ’問題”。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真正把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yi) 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找到了革命、建設、改革的正確道路,同時發展成為(wei) 成熟的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要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奮勇前進,每個(ge) 人理應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
1.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是支撐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從(cong) 夯實科學世界觀開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理想信念,立足的根基就是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科學世界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yi) 奠定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我們(men) 要全麵掌握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是由一個(ge) 一個(ge) 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曆史過程,把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通過客觀分析資本主義(yi) 製度的發展過程和基本矛盾,得出“資本主義(yi) 必然滅亡、社會(hui) 主義(yi) 必然勝利”的結論,向全世界宣告“資產(chan) 階級的滅亡和無產(chan) 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兩(liang) 個(ge) 必然”的得出是運用科學世界觀分析資本主義(yi) 的結果。在充分肯定了“資產(chan) 階級在曆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之後,也指出了它不可解決(jue) 的基本矛盾:“資產(chan) 階級的關(guan) 係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chan) 階級用來推翻封建製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chan) 階級自己了。”《資本論》第一卷於(yu) 1867年出版時,馬克思又把科學世界觀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學說置於(yu)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之上,使之成為(wei) 不可動搖的科學思想體(ti) 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指出:“生產(chan) 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hui) 化,達到了同它們(men) 的資本主義(yi) 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ge) 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yi) 私有製的喪(sang) 鍾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這是對《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闡述的“兩(liang) 個(ge) 必然”結論的進一步科學論證。
有了科學世界觀才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世界觀是支撐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信念的中流砥柱。一個(ge) 時期以來,人們(men) 對改造世界觀有所忽視,有的人甚至接受西方偏見,對改造世界觀進行詆毀。這對人們(men) 樹立科學世界觀造成了極大的衝(chong) 擊。黨(dang) 的十八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關(guan) 於(yu) 新形勢下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第一條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其中強調:“必須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建設,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wei) 開展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作為(wei) 黨(dang) 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wei) 黨(dang) 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dang) 牢記黨(dang) 的宗旨,挺起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脊梁,解決(jue) 好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這個(ge) ‘總開關(guan) ’問題,自覺做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2.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是幫助共產(chan) 黨(dang) 人應對紛繁複雜現實問題和批判錯誤社會(hui) 思潮的利器
由於(yu) 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武裝頭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取得了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的偉(wei) 大勝利,也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運用這一科學世界觀,有效應對各種紛繁複雜的問題,解決(jue) 了長期以來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長期以來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開創了內(nei) 政外交的新局麵,帶領全國人民走在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的康莊大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曆史唯物主義(yi) 的科學世界觀,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新境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和現實都表明,隻有堅持曆史唯物主義(yi) ,我們(men) 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偉(wei) 大實踐中形成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用“八個(ge) 明確”和“十四個(ge) 堅持”,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係列基本問題,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以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為(wei) 標誌,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實踐探索,主要分為(wei) 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正確處理和引導全黨(dang) 全國人民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有效引導了黨(dang) 內(nei) 外思想統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雖然這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在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liang) 者決(jue) 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探索實踐的關(guan) 係,不隻是一個(ge) 曆史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ge) 政治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一問題,不僅(jin) 統一了思想認識、順應了民心黨(dang) 心,而且堵住了曆史虛無主義(yi) 思潮泛濫的缺口,成為(wei) 防止出現顛覆性錯誤的關(guan) 鍵一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為(wei) 武器,在處理有關(guan) 改革的問題上,保持了戰略定力。隨著我國改革向縱深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各種力量競相發聲,推進改革的敏感程度和複雜程度前所未有。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麽(me) 、不改什麽(me) ,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要增強政治定力,堅守政治原則和底線,決(jue) 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把握好變和不變的關(guan) 係,該改的堅決(jue) 改,不能改的堅決(jue) 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領導權和主動權。既銳意改革,又保持政治上的定力,保證中國改革的正確方向,防止出現顛覆性的錯誤。這是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在中國改革開放偉(wei) 大實踐進程中展現的理論偉(wei) 力。
3.馬克思主義(yi) 科學世界觀是人民立場、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來源
曆史唯物主義(yi) 世界觀認為(wei) ,人是社會(hui) 曆史的主體(ti) 。《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提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wei) 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chan) 階級沒有與(yu) 人民大眾(zhong) 不同的特殊的利益。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是千百萬(wan) 人民大眾(zhong) 的事業(ye)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共產(chan) 黨(dang) 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人民是創造曆史的動力”這個(ge) 曆史唯物主義(yi) 最基本的道理。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作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之一,並明確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jue) 定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堅持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踐行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
早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明確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為(wei) 人民謀幸福作為(wei) 黨(dang) 的初心,以中國夢凝聚和動員廣大人民,堅持改革發展為(wei) 了人民、改革過程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應,把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增進人民福祉作為(wei) 一麵鏡子,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xing) 不高興(xing) 、答應不答應作為(wei) 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深入開展脫貧攻堅,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時,堅持把“蛋糕”分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對改革的獲得感,這正是曆史唯物主義(yi) 的科學世界觀在新時代的鮮活實踐。
(作者: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劉書(shu) 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知新覺:在科技進步中完善法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麵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