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理上網來·經濟大講堂】專家學者解讀: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馮虎 發布時間:2018-08-01 09:26:00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者按: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跨越關(guan) 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我們(men) 必須著力建設符合現代化經濟體(ti) 係要求的市場體(ti) 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如何深刻理解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怎樣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ti) 係?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楊偉(wei) 民: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路徑。首先,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的方針。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決(jue) 破除唯增長速度的慣性思維。其次,要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一方麵要"破",大力處置僵屍企業(ye) ;另一方麵要"立",發展新產(chan) 業(ye) 、新技術、新產(chan) 品。第三,要構建市場機製有效、微觀主體(ti) 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ti) 製。必須以產(chan) 權製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wei) 重點,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hui) 副理事長劉世錦:

十九大報告對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進行了係統論述,重點是推動三大變革。提出三大變革是有針對性的,是問題導向的。第一,質量變革。中國近40年的發展,速度很快,規模已經相當大,但是經濟發展質量還不是很高。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men) 在很多細節上質量上不去,特別是一些製造業(ye) 環節。第二,效率變革。當前我國還有不少低效率的地方,行政性壟斷、經濟泡沫、金融風險等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ge) 效率不高的問題。第三,動力變革。從(cong) 2012年開始,中國15-59歲的勞動力人口每年減少200萬(wan) 人左右,勞動力總數已經在減少,工資水平在上升。下一步要把過去勞動力規模優(you) 勢轉化為(wei) 人力資本優(you) 勢。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質量變革是主體(ti) ,效率變革是主線,動力變革是基礎。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現代化經濟體(ti) 係主要包括產(chan) 業(ye) 體(ti) 係、市場體(ti) 係、分配體(ti) 係、城鄉(xiang) 區域發展體(ti) 係、綠色發展體(ti) 係、全麵開放體(ti) 係這六個(ge) 方麵,要求在生產(chan) 、流通、分配、消費四個(ge) 社會(hui) 生產(chan) 環節都得到全麵提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既要著眼於(yu) 經濟,但又不能隻關(guan) 注經濟本身,而忽視整體(ti) 的其他因素,也不能隻說整體(ti) 的因素,而不落實到經濟上來,要辯證的看待問題。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

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適應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要求的經濟體(ti) 係,是國民經濟各個(ge) 環節、各個(ge) 層麵、各個(ge) 領域協調統一的複雜係統;完善的市場經濟體(ti) 製是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運行的基礎保障,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必然要求建設統一開放、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體(ti) 係;推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體(ti) 係建設要深化商事製度改革、強化市場法治,尤其要不斷完善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和反壟斷的立法和執法工作。

中共中央黨(dang) 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韓保江: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講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具有兩(liang) 層含義(yi) :一是為(wei) 更好呼應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設現代化國家需要的經濟體(ti) 係。任何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和發展都離不開需求引致,尤其最終消費需求的引致。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應該是由人民群眾(zhong)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hui) 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等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需求引致和決(jue) 定的。二是為(wei) 更好呼應和適應現代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大趨勢的經濟體(ti) 係。任何經濟體(ti) 係從(cong) 根本上都是由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和科技進步決(jue) 定的。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主任徐林: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一個(ge) 全新的政策表述,其主要內(nei) 涵:一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二是加快建設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這是第一次提出建立一個(ge) 四個(ge) 方麵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三是著力構建市場機製有效、微觀主體(ti) 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ti) 製,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首要任務就是適應新時代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破解"有需求、缺供給"的突出矛盾,適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提升產(chan) 品與(yu) 服務的供給水平,持續釋放巨大內(nei) 需增長潛力。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正由工業(ye) 主導向服務業(ye) 主導轉型,要以服務業(ye) 市場開放為(wei) 重點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國內(nei) 服務業(ye) 市場開放與(yu) 服務貿易開放的融合,做大做強服務業(ye) 這個(ge) 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石建勳: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ge) 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ge) 重大實踐課題。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由社會(hui) 經濟活動各個(ge) 環節、各個(ge) 層麵、各個(ge) 領域的相互關(guan) 係和內(nei) 在聯係構成的一個(ge) 有機整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七個(ge) 方麵全麵論述了建設什麽(me) 樣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這些論述提出了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建設目標和任務,也是對現代化經濟體(ti) 係豐(feng) 富內(nei) 涵的科學概括。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