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越來越從(cong) 依靠汗水、擴大規模轉變為(wei) 依靠靈感、提升效率,不僅(jin) 依靠更加努力的勞動,更要依靠更加聰明的勞動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各項數據亮點紛呈,不僅(jin) 說明國民經濟總體(ti) 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在持續發展,更表明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良好。
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8%,工業(ye) 增長總體(ti) 平穩,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形勢較好,就業(ye) 形勢穩中向好……這些“看得見”的亮點,足以說明中國經濟基本麵長期向好。在此基礎上往深層看,中國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新舊動能轉換、質量效率提升,則展示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態勢,更說明“高質量發展”日益凝聚起社會(hui) 共識,並不斷釋放發展活力、取得發展實績。
上半年,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繼續提高,達到54.3%,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繼續鞏固,凸顯了我國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主導力量正在由工業(ye) 部門向服務業(ye) 部門轉變。特別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對第一產(chan) 業(ye) 和第二產(chan) 業(ye) 的支撐作用十分明顯,戰略性新興(xing) 服務業(ye) 、科技服務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率均超過15%,大幅高於(yu) 服務業(ye) 總體(ti) 增長速度。消費市場基本平穩,消費升級勢頭不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ge) 百分點。服務業(ye) 占比不斷提升,消費展現穩健韌勁,折射出經濟結構優(you) 化升級、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以技術創新為(wei) 引領,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chan) 要素為(wei) 支撐的新動能正在形成,成為(wei) 我國經濟保持韌性的關(guan) 鍵因素。有這樣一組數字對比: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3.1%,比全部投資高7.1個(ge) 百分點;高技術產(chan) 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11.6%、9.2%和8.7%,大幅高於(yu) 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此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開始向交通、醫療、教育與(yu) 政務等垂直領域拓展。新動能、新業(ye) 態不斷湧現,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成為(wei) 引領產(chan) 業(ye) 邁向中高端、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長遠來看,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現代經濟增長主要歸功於(yu) 生產(chan) 率的高增長率,亦即單位投入產(chan) 出的高增長率。縱覽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質的提升”是貫穿各個(ge) 領域的共同特征。按照新時代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清潔能源消費在整個(ge) 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個(ge) 百分點;萬(wan) 元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要高於(yu) 3.0%的預期目標。這些數據展現出的“質的提升”,正是降低了單位產(chan) 出的成本、提升了生產(chan) 效率,從(cong) 而提高了全要素生產(chan) 率,增強了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這說明,中國經濟越來越從(cong) 依靠汗水、擴大規模轉變為(wei) 依靠靈感、提升效率,不僅(jin) 依靠更加努力的勞動,更要依靠更加聰明的勞動。
高質量發展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發展。在上半年經濟總體(ti) 平穩、穩中向好的基礎上,我們(men) 繼續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就能不斷積累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確保全年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作者為(wei)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理上網來·經濟大講堂】專家學者解讀: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著力建設符合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求的市場體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