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李 全:小微經濟調整呼喚定向寬鬆

李全 發布時間:2018-08-06 10:36:00 經濟日報

今年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整體(ti) 保持穩健,經濟增長、通脹和就業(ye) 較為(wei) 平穩,最終消費的貢獻率達到曆史新高。但第三季度外部不利因素增多,國內(nei) 整體(ti) 貨幣和信用環境緊縮等,將可能使我國經濟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增多。這些因素也會(hui) 給小微經濟運行帶來一定壓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整體(ti) 保持穩健,經濟增長、通脹和就業(ye) 較為(wei) 平穩,GDP增速達到了6.8%,與(yu) 去年全年持平,但名義(yi) GDP增速略有下降,最終消費的貢獻率達到曆史新高。我國經濟轉型顯著,但第三季度外部不利因素增多,國內(nei) 整體(ti) 貨幣和信用環境緊縮等,將可能使我國經濟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增多。

2018年7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小微企業(ye) 運行指數”為(wei) 46.3,較上月下降0.2個(ge) 點,小微企業(ye) 運行總體(ti) 穩定略有下滑。在各分項指標中,成本指數60.9,上升0.1個(ge) 點,績效指數46.0,與(yu) 上月持平,其他指數呈現下降態勢。市場指數43.4、采購指數45.6、擴張指數45.6,均離榮枯值較遠,且均下降0.3個(ge) 點,風險指數為(wei) 51.9,下降0.4個(ge) 點。各區域指數均出現下降態勢,其中華北地區為(wei) 45.8、華東(dong) 地區為(wei) 48.0、中南地區為(wei) 49.5,三地均下降0.3個(ge) 點,西北地區為(wei) 42.4,下降0.4個(ge) 點。

各分項指數和區域指數下降趨勢顯示,小微企業(ye) 發展承受一定壓力。當前,我國正處於(yu) 經濟結構調整時期,這一波動屬於(yu) 正常表現,但在小微金融領域,需要注意外部風險和內(nei) 部發展因素對行業(ye) 接下來的發展可能帶來不利影響。隨著美國長期利率上升和市場波動加大,新興(xing) 市場融資趨於(yu) 緊縮,由此可能帶來的全球性貨幣緊縮會(hui) 對我國小微經濟發展形成一定壓力。

從(cong) 行業(ye) 指數來看,建築業(ye) 小微指數43.9,與(yu) 上月持平,住宿餐飲業(ye) 小微指數48.9,較上月上升0.1個(ge) 點,其他行業(ye) 指數出現下降。服務業(ye) 小微指數47.2,農(nong) 林牧漁業(ye) 小微指數44.7,均小降0.1個(ge) 點;製造業(ye) 小微指數44.2,批發零售業(ye) 小微指數49.2,均下降0.3個(ge) 點;交通運輸業(ye) 小微指數47.0,下降0.2個(ge) 點。行業(ye) 指數顯示小微經濟結構調整正在深化,消費對生產(chan) 的替代作用開始顯現。

7月份小微企業(ye) 融資指數為(wei) 48.9,下降0.2個(ge) 點,其中農(nong) 林牧漁業(ye) 小微企業(ye) 融資指數為(wei) 48.2,下降0.6個(ge) 點,製造業(ye) 、交通運輸業(ye) 小微融資指數均下降0.3個(ge) 點,且均未達榮枯值。小微企業(ye) 風險指數下降了0.4個(ge) 點,在流動資金方麵除了住宿餐飲業(ye) 和服務業(ye) 外,其他行業(ye) 的流動資金周轉速度均有所放緩,除交通運輸業(ye) 、住宿餐飲業(ye) 和服務業(ye) 外,其他行業(ye) 的回款周期均有所延長。這些數據表明,要進一步對小微企業(ye) 實施更加寬鬆的政策。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進一步明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取向,要求“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貨幣政策要“保持適度的社會(hui) 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財政政策與(yu) 貨幣政策的調整有助於(yu) 固定資產(chan) 投資與(yu) 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企穩,減輕經濟下行壓力。這要求宏觀政策對小微經濟相對更加積極,一方麵需要使政策效果更好地向小微企業(ye) 傳(chuan) 導,另一方麵也需要提升小微經濟在調整過程中對整體(ti) 宏觀經濟的貢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