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全麵深化改革的哲學方法論

韓振峰 發布時間:2018-08-24 14:41:00 光明日報

  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第40個(ge) 年頭。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改革推進的難度和風險越來越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men) 要贏得優(you) 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分析和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用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法論指導分析全麵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1.全麵深化改革必須把握改革方法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時代高度,強調全麵深化改革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我們(men) 必須堅持科學的方法論,努力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關(guan) 係,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辯證法。

  全麵深化改革的理論基礎就是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辯證統一,正確的世界觀教給人們(men) 科學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觀點和原則,正確的方法論教給人們(men) 科學認識世界與(yu) 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體(ti) 到全麵深化改革來說,馬克思主義(yi) 哲學世界觀幫助我們(men) 認識和把握改革的方向、任務和目標,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法論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實現改革任務和目標的具體(ti) 措施及方略。

  毛澤東(dong) 同誌早就說過:“我們(men) 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jue) 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men) 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jue) 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jue) 方法問題,任務也隻是瞎說一頓。”毛澤東(dong) 同誌在這裏用過河要有橋或船作形象比喻,生動而又深刻地說明了方法對於(yu) 完成任務和做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領導全麵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方法論問題。他要求全黨(dang) 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xi) 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麵、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實踐告訴我們(men) ,有沒有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對於(yu) 我們(men) 事業(ye) 的成敗、工作的成效關(guan) 係極大。思想、工作方法對頭,做事情就容易成功;相反如果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對頭,那就很容易給工作帶來損失。全麵深化改革是一項意義(yi) 重大、任務繁重的偉(wei) 大事業(ye) ,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論指導,沒有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那就很難取得事業(ye) 新進展、工作新突破。

  2.正確處理好全麵深化改革的辯證關(guan) 係

  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應對當前改革發展麵臨(lin) 的一係列矛盾和挑戰,必須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法論作指導,“從(cong) 紛繁複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內(nei) 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關(guan) 係”。

  要處理好解放思想與(yu) 實事求是的辯證關(guan) 係。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從(cong) 解放思想開始的。隻有解放思想才能突破僵化的、不合時宜的體(ti) 製機製,建立符合時代和社會(hui) 發展要求的體(ti) 製機製。當然,解放思想並不是隨意性“解放”或無原則“解放”,隻有在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的前提下才能真正達到解放思想的目的。

  要處理好整體(ti) 推進與(yu) 重點突破的辯證關(guan) 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個(ge) 領域各個(ge) 環節改革的關(guan) 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每一項改革都會(hui) 對其他改革產(chan) 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離開整體(ti) 推進,很多單項改革很難完成。但我們(men) 強調整體(ti) 推進又不是平均用力、齊頭並進,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注重抓改革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點領域,以便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yu) 基層探索的辯證關(guan) 係。全麵深化改革作為(wei) 一項係統化工程,需要通過整體(ti) 謀劃,對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甚至每一步“棋”怎麽(me) 走、每一項重大舉(ju) 措如何推進提前做出頂層設計,否則就難免會(hui) 導致改革走彎路並因此付出沉重代價(jia) 。但是改革又是一場前無古人的革命,既無現成的經驗可循,也沒有固定的套路或模式,這就需要我們(men) 自覺遵循實事求是原則,“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大膽探索、不斷開拓創新。

  要處理好改革發展與(yu) 社會(hui) 穩定的辯證關(guan) 係。改革是一場革命,是推進社會(hui) 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但是改革發展必須在一個(ge) 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下才能實現。“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的兩(liang) 句名言。改革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實現社會(hui) 穩定的基礎;發展是改革的目的,中國解決(jue) 所有問題的關(guan) 鍵必須靠改革、靠發展,發展是實現社會(hui) 穩定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保證。

  要處理好健全製度與(yu) 變革體(ti) 製的辯證關(guan) 係。改革是一場革命,但它絕不是要“革”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命”,相反卻是為(wei) 了健全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我們(men) 全麵深化改革,不是因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men) 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ti) 製機製弊端,讓我們(men) 的製度成熟而持久”。全麵深化改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通過不斷革除體(ti) 製機製弊端而不斷健全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過程。

  要處理好深化改革與(yu) 擴大開放的辯證關(guan) 係。改革與(yu) 開放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改革是開放的條件,開放是改革的外部推動力。全麵深化改革與(yu) 擴大對外開放是有機聯係的內(nei) 在統一體(ti) ,二者相互製約、相互影響,必須統籌推進、協調發展。

  3.全麵深化改革必須自覺堅持辯證法

  用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方法論指導全麵深化改革,還必須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堅持改革的辯證法。要根據唯物辯證法的要求,“正確推進改革、準確推進改革、有序推進改革、協調推進改革”。

  堅持客觀性,力戒主觀性。根據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men) 在觀察改革問題、分析改革現象時,必須堅持客觀性原則,自覺做到實事求是、理論聯係實際、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堅決(jue) 防止和反對主觀主義(yi) 。為(wei) 了做到實事求是,一方麵要善於(yu) “從(cong) 紛繁複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另一方麵,我們(men) 還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jue) 策權”,“要重視調查研究,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了解基層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氣”。

  堅持全麵性,力戒片麵性。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men) ,世間萬(wan) 事萬(wan) 物都是普遍聯係的,要真正認識事物,必須善於(yu) 把握事物鏈條上的每一個(ge) 環節,善於(yu) 在矛盾的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在基本確定主要改革舉(ju) 措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各領域改革關(guan) 聯性和各項改革舉(ju) 措耦合性,深入論證改革舉(ju) 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關(guan) 係,使各項改革舉(ju) 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

  堅持係統性,力戒孤立性。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構成的,而任何矛盾之間又互相聯係而構成矛盾係統。當我們(men) 認識矛盾和對矛盾進行具體(ti) 分析時決(jue) 不能孤立地對待每一個(ge) 矛盾,而應當把握矛盾的係統。全麵深化改革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必須加強對各項改革的關(guan) 聯性、係統性和可行性研究。推進改革要樹立係統思想,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實現改革舉(ju) 措係統集成。要把住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注重改革舉(ju) 措配套組合,使各項改革舉(ju) 措不斷向中心目標靠攏。要注意區分改革舉(ju) 措的性質類型,分類施策、精準施策。

  堅持重點論,力戒一刀切。唯物辯證法認為(wei) ,任何矛盾都包括既對立又統一的兩(liang) 個(ge) 方麵,這叫“兩(liang) 點論”;但是,矛盾的兩(liang) 個(ge) 方麵總有一個(ge) 方麵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麵,這就是兩(liang) 點中的“重點”。麵對改革的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我們(men) 要善於(yu) 從(cong) 多種矛盾中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麵,善於(yu) 牽住改革的“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guan) 鍵主體(ti) 、關(guan) 鍵環節、關(guan) 鍵節點。關(guan) 係全局的改革,特別是涉及重大製度創新的改革,要統一行動,任何時候不能放鬆、不能滯後。具體(ti) 到各個(ge) 領域各個(ge) 方麵,要堅持問題導向,哪裏矛盾和問題最突出,哪個(ge) 疙瘩最難解,就重點抓哪項改革”。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須在把握全局的前提下分層次、有重點地突破。

  堅持適度性,力戒絕對化。適度指的是事物保持其質和量的限度,是質和量的統一,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ti) ,認識事物的度才能準確認識事物的質,才能在實踐中把握好適度性原則,使事物的變化保持在適當的量的發展範圍內(nei) ,既要防止“過”,又要防止“不及”,力戒絕對化。全麵深化改革必須注重把握適度原則。我們(men) 當前仍處於(yu) 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社會(hui) 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尤為(wei) 重要。我們(men) 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hui) 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wei)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guan) 係的結合點,在保持社會(hui) 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hui) 穩定。

  堅持創新性,力戒僵化性。創新是一個(ge) 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ge) 國家興(xing) 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改革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動力源於(yu) 創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麵前,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men) 要拿出敢為(wei) 天下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勵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斷尋求新增長點和驅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改革創新需要不斷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探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提出改革舉(ju) 措當然要慎重,要反複研究、反複論證,但也不能因此就謹小慎微、裹足不前,什麽(me) 也不敢幹、不敢試”,“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製,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ju) 措”。(作者:韓振峰,係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中國馬克思主義(yi) 與(yu) 文化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