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新知新覺: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馬德富 發布時間:2018-09-04 08:50:00 人民日報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曆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力舉(ju) 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ye) 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目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2%。但與(yu) 此同時,一些農(nong) 村地區出現了村莊空心化、農(nong) 戶空巢化、農(nong) 民老齡化等問題。能否順利解決(jue) 這些問題,對於(yu) 能否全麵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至關(guan) 重要。由於(yu) 知識水平、資金實力和技術條件等因素的製約,僅(jin) 僅(jin) 依靠農(nong) 民自身是難以有效解決(jue) 這些問題的。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積極引導城市的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chan) 要素流向農(nong) 村,讓各類人才與(yu) 留鄉(xiang) 、返鄉(xiang) 的農(nong) 民形成優(you) 勢互補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主體(ti) ,能夠有力促進工業(ye) 化、城鎮化過程中鄉(xiang) 村問題的解決(jue) ,確保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當前應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入手。

積極推進“三權分置”改革,夯實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製度基礎。多元新型經營主體(ti) 和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發展,是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三權分置”是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的進一步完善,符合生產(chan) 關(guan) 係要適應生產(chan) 力發展要求的客觀規律。推進“三權分置”改革,有利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農(nong) 村土地、林地、宅基地等資源配置,有利於(yu)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也有利於(yu) 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主體(ti) 的培育和新業(ye) 態的成長。為(wei) 此,要貫徹落實中央《關(guan) 於(yu) 完善農(nong) 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及相關(guan) 政策措施,正確處理“三權分置”改革中的重要關(guan) 係,不斷探索和豐(feng) 富“三權分置”的具體(ti) 實現形式,夯實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製度基礎,激活農(nong) 村豐(feng) 富的存量資源。

探索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模式,提高城鄉(xiang) 經濟融合度。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能夠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提供廣闊產(chan) 業(ye) 空間,為(wei) 農(nong) 民就業(ye) 創業(ye) 開辟更多渠道。一是鼓勵各地因地製宜、因業(ye) 製宜探索多種融合方式,發展大田托管、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倉(cang) 儲(chu) 物流等市場化服務,促進農(nong) 業(ye) 與(yu) 旅遊、健康養(yang) 老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培育農(nong) 村電商、農(nong) 產(chan) 品定製等“互聯網+”新業(ye) 態,鼓勵社會(hui) 力量利用互聯網發展各種親(qin) 農(nong) 惠農(nong) 新業(ye) 態、新模式,滿足“三農(nong) ”發展多樣化需求。二是通過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引導資源和要素從(cong) 城市流向農(nong) 村,大力開發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延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完善利益鏈。三是深入挖掘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的製度優(you) 勢,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新模式,逐步建立適應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提高城鄉(xiang) 經濟融合度。

壯大多元經營主體(ti) ,增添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新活力。發展壯大多元經營主體(ti) ,通過多元經營主體(ti) 帶動城鄉(xiang) 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互通互融,是實現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應引導鼓勵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返鄉(xiang) 人員等領辦合作社和家庭農(nong) 場,支持龍頭企業(ye) 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帶動農(nong) 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培育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鄉(xiang) 村創客等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新主體(ti) ,帶動城市資源和要素向農(nong) 村流動,實現城市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要素與(yu) 農(nong) 村閑置、低效利用資源的有效對接,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作者為(wei) 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