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評論員觀察:立德樹人,鑄就教育強國

李拯 發布時間:2018-09-11 08:37:00 人民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發展的一個(ge) 鮮明特色,就是以啃硬骨頭的決(jue) 心持續推進教育改革,讓中國教育更好地回答時代之問、人心之問

在第三十四個(ge) 教師節來臨(lin) 之際,一個(ge) 數字意味深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教育係統致信就達24次。而且他還多次前往學校,看望廣大師生。每一次親(qin) 切問候,每一次致信叮囑,無不飽含著濃厚的教育情懷,向全社會(hui) 傳(chuan) 遞著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價(jia) 值取向。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ye) 放在優(you) 先位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鏗鏘宣示,為(wei) 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標定航向。5年多來,正是因為(wei) 把教育放在民族複興(xing) 的高度去認識、置於(yu) 優(you) 先位置去發展,推動中國教育事業(ye) 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革。教育經費占GDP比重連續6年保持在4%以上,九年義(yi) 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成為(wei) 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經濟下行的壓力沒有改變增加教育投入的決(jue) 心,人口最多的國情沒有改變優(you) 先發展教育的初心,13億(yi) 多中國人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夢想正漸行漸近。

教育,一頭連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人才供給、智力支持,一頭連著每一個(ge) 孩子的命運、每一個(ge) 家庭的未來。麵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如何培養(yang) 更多創新型人才?麵對全麵小康的美好願景,如何讓更多孩子能夠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發展的一個(ge) 鮮明特色,就是以啃硬骨頭的決(jue) 心持續推進教育改革,讓中國教育更好地回答時代之問、人心之問。從(cong) 宏觀層麵來看,一係列上下貫通的頂層設計方案陸續出台;從(cong) 中觀層麵來看,考試招生、高等教育、職業(ye) 教育等領域改革齊頭並進;從(cong) 微觀層麵來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惠及廣大“築夢人”,更公平的教育惠及更多“追夢人”。勇於(yu) 衝(chong) 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勇於(yu)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樣的改革力度,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啟動了強大引擎。

教育強國,意味著在教育質量上的“更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yu) 的扣子都會(hui) 扣錯。人生的扣子從(cong) 一開始就要扣好。”以扣子為(wei) 形象比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價(jia) 值觀養(yang) 成對於(yu) 教育的重要意義(yi) ,並用“立德樹人”為(wei) 更好的教育打上精神底色。從(cong) 推進全國教材改革,到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堅持德育為(wei) 先、以德塑魂,讓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我們(men) 建設教育強國,就是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中心環節,更好回答“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的根本問題。

教育強國,意味著在價(jia) 值追求上的“更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hui) 公平的基石,教育不僅(jin) 是知識與(yu) 文明的傳(chuan) 遞,更有著阻斷貧困、促進公平的社會(hui) 責任。當保障農(nong) 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形成長效機製,當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當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發展深入推進,中國教育的天平更多向貧困地區傾(qing) 斜,越來越多農(nong) 村家庭的孩子能夠共享優(you) 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我們(men) 建設教育強國,就是要讓教育更加具有普惠性,兌(dui) 現“不讓一個(ge) 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yan) 承諾。

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zheng) 日益表現為(wei) 人才競爭(zheng) ,而人才的背後則是教育。今天,對於(yu) 在現代化征程上爬坡過坎的中國而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包含著未來世界的可能性,用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去嗬護這種可能性,這是教育的神聖使命。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