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紅色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工作

王立兵 發布時間:2018-09-12 10:05:00 光明網-《光明日報》

【高校黨(dang) 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chuan) 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這為(wei) 紅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在紅色基因的傳(chuan) 承中,全麵提升立德樹人質量,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更為(wei) 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把握新時代脈搏,用紅色築牢立德樹人之魂

紅色資源、紅色傳(chuan) 統、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紅色教育,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時代要求。

紅色源於(yu) 革命實踐,反映了特定曆史時期黨(dang) 和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風貌及價(jia) 值取向,具有鮮明的先進文化特質。它蘊含我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元素,既有深刻的曆史感,又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把紅色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能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

大學校園的紅色教育主要借助文學藝術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浸染紅色基因,實現知識學習(xi) 、能力培育與(yu) 價(jia) 值觀培育的有機統一,把高校的培養(yang) 目標、規格、要求等內(nei) 化為(wei) 學生的品質,使學生真正成為(wei) 德智體(ti) 美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馬克思主義(yi) 文化觀為(wei) 指導而創造的紅色文化,涵養(yang) 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韜略和理論智慧,凝聚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先進思想和革命精神,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獨特而崇高的價(jia) 值觀,對於(yu) 提高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三個(ge) 功能:

價(jia) 值導向功能。紅色文化包含革命先輩的智慧、真誠、執著等先進的理想信念。在高校進行紅色教育,可以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

品德塑造功能。在高校進行紅色教育,塑造學生的良好品德,爭(zheng) 做愛國、勵誌、求真、力行的一代新人。

情操陶冶功能。紅色文化蘊涵積極的情感,包括軍(jun) 民之情、戰友之情、同誌之情。通過紅色教育,可以使高校學生感知這些深厚的、真誠的情感,不忘初心、淨化心靈。

秉承改革創新,用紅色夯實立德樹人之本

立事者不離道德,調弦者不失宮商。高校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shu) 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在改進中創新,在創新中改進,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用紅色為(wei) 立德樹人培土固基,修枝剪杈。

把握主動權,將包含紅色元素的思想教育融入教書(shu) 育人的全領域。圍繞學生、關(guan) 照學生、服務學生,創新育人理念,拓寬服務內(nei) 涵,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引領學生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ye) ,創造精彩人生。

唱響主旋律,讓激活紅色基因的德育實踐融入成長成才的全過程。通過構建主題教育、社團文化、榜樣力量、社會(hui) 實踐、創新創業(ye) “五位一體(ti) ”的育人模式,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創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麵。

建好主陣地,將弘揚紅色傳(chuan) 統的品德修養(yang) 融入校園生活的全方位。以紅色元素打造精品校園文化活動、豐(feng) 富文化陣地育人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把紅色基因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使紅色基因成為(wei) 優(you) 良品質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文化標識。

善用新手段,將高揚紅色旗幟的文化涵育融入宣傳(chuan) 陣地的全時空。在校報校刊、校園景觀、文化走廊、宣傳(chuan) 櫥窗、校園廣播、學生社團等校園文化建設中,在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社會(hui) 調查、社會(hui) 實踐、學術報告、誌願服務等實踐活動中,融入紅色元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親(qin) 和力。

製訂嵌入紅色元素的實踐育人規劃。既覆蓋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又涵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所有環節,還包括實踐教學原則、實踐教學課時等內(nei) 容,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

建立嵌入紅色元素的實踐育人基地。以遺物、遺址等革命曆史遺存與(yu) 紀念場所等紅色資源為(wei) 載體(ti) ,挖掘其育人價(jia) 值,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讓廣大師生走進融知識、文化與(yu) 教育為(wei) 一體(ti) 的紅色第二課堂,現場追溯曆史、反思現實,補充紅色營養(yang) 。

構建嵌入紅色元素的實踐育人體(ti) 係。從(cong) 現有的課程教學體(ti) 係中提煉“實踐點”,從(cong) 博大的紅色資源中提煉“教育點”,實現兩(liang) 者的有機對接,形成課程思政“點—線—麵—體(ti) ”的立體(ti) 育人體(ti) 係。

聚焦思想引領,用紅色拓展立德樹人之道

用紅色打好大學生立德樹人的鮮亮底色,既要把握時代特點,又要遵循受教育者的心理規律,提供與(yu) 時俱進的教育內(nei) 容、方法、途徑、情境和載體(ti) ,拓展立德樹人之道。

遵循心理規律,引導大學生對紅色文化作出正確解讀。當今的大學生已經是“95後”甚至“00後”,認知中國革命的曆史和革命先輩們(men) 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在選擇育人內(nei) 容時,應突顯內(nei) 容的真理性、時代性、人民性,使紅色文化更好地入腦入心,在大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把握認知特點,引導大學生對紅色文化作出正確感知。既要以感性材料來啟迪大學生的主體(ti) 意識,提供文字、圖片、解說、音樂(le) 、影像等信息,來觸發感官;又要以理性分析增強大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內(nei) 心深處認同紅色、熱愛紅色。

把握情感特征,引導大學生對紅色文化作出正確判斷。要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樂(le) 影像、實物實景等作為(wei) 教學媒介,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把“看、聽、思、悟、行”融為(wei) 一體(ti) ,引導他們(men) 去感受、去思考,以收到“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效果。

適應興(xing) 趣愛好,引導大學生對紅色文化作出正確體(ti) 驗。要建立“紅薪網”等紅色主題網站,開通“兩(liang) 微一端”紅色文化平台,把“紅色薪傳(chuan) ”“初心”等紅色教育成果轉化為(wei) 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新媒體(ti) 內(nei) 容產(chan) 品,增強紅色文化的傳(chuan) 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讓學生在參與(yu) 中體(ti) 驗,在體(ti) 驗中觸動靈魂。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要用紅色文化貫穿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將紅色火種播進一代代年輕人心中,打好立德樹人鮮亮底色,匯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偉(wei) 力。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