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展形象,讓世界了解中國

吳昱 發布時間:2018-09-19 13:06:00 求是網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了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是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其中,所謂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因此,在新時代下,我們(men) 要充分發揮主動性與(yu) 創造性,完整地塑造中國形象、傳(chuan) 播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建立起自身的話語權,為(wei) 世界的可持續和平發展提供中國方案與(yu) 中國智慧。

要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故事的魅力植根於(yu) 獨特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是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名片。”想要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國人民理解中國模式與(yu) 中國道路,首先要從(cong) 文化的交流溝通開始,才能打通彼此的心靈,避免“各說各話”的尷尬。我們(men) 既要宣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也要傳(chuan) 播優(you) 秀當代文化,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不能停留在舞個(ge) 獅子、包個(ge) 餃子、耍套功夫上,不能滿足於(yu) 向國外提供一些表層的文化符號上,關(guan) 鍵是要把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jia) 值、世界意義(yi) 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同時,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不能厚古薄今,更要注重展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推動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價(jia) 值理念、文藝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既要入鄉(xiang) 隨俗又要入情入理,努力進入主流市場、影響主流人群。

要加強話語宣傳(chuan) 的能力。 當今世界的國力競爭(zheng) ,不僅(jin) 體(ti) 現在經濟實力的“硬”指標,同時也體(ti) 現在國家建設理論的“軟”吸引力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從(cong) 理論上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建立一套與(yu) 現代文明相符合、被國際社會(hui) 認可的話語體(ti) 係,將新話語蘊含於(yu) 中國道路、理論、製度、文化體(ti) 係中。對外宣傳(chuan) 部門需要聯合高校、社會(hui) 科學研究部門、各政治理論研究機構與(yu) 研究團體(ti) ,提升理論的研究深度與(yu) 廣度,打造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軟”吸引力,同時又要加強理論的通俗化、大眾(zhong) 化、國際化的研究,特別是切實提高新時代理論的國際化翻譯水平,為(wei) 中國故事的主動傳(chuan) 播,構建厚實的理論基礎。

要提高宣傳(chuan) 的創造性。 宣傳(chuan) 部門要牢牢樹立主動意識,在充分認識和把握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中的理論與(yu) 實踐成果的前提下,深入研究當前國際輿論形勢與(yu) 輿論特點,充分把握當前發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主動調研、主動布局、主動回應、主動傳(chuan) 播,將對外宣傳(chuan) 工作做在前頭,為(wei) 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爭(zheng) 取更大的活動空間夯實思想輿論根基;要打破部門間的製度隔閡,鼓勵各部門、各地區積極挖掘新時代的典型案例,用貼地氣的話語與(yu) 活潑生動的形式,提升對外宣傳(chuan) 的實際效果;要充分認識媒體(ti) 平台的時代特點與(yu) 拓展功能,尤其是新媒體(ti) 平台呈現的數量大、時速快、回應多、層次廣的特點,打造一支涵蓋各地區宣傳(chuan) 部門、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基層宣傳(chuan) 幹部、網絡技術人才的複合型宣傳(chuan) 隊伍。由此,真正做到全方位展現中國在走向民族複興(xing) 道路上的一個(ge) 和平、友善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本文為(wei) 廣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2017年度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項目階段成果)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