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彰顯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

郭廣銀 發布時間:2018-09-18 11:23:00 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這一思想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創新發展,對豐(feng) 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新內(nei) 涵

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過程中,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從(cong) 自然觀、曆史觀、辯證法等方麵,賦予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新的內(nei) 涵。

曆史唯物主義(yi) 的時代升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發展了曆史唯物主義(yi) 的生產(chan) 力理論,創造性地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強調樹立文化自信、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要求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強基固本作用。強調發展的全麵性,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從(cong) 全局把握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彰顯了經濟社會(hui) 全麵進步與(yu) 人的全麵發展的高度統一。

辯證唯物主義(yi) 的創造性運用。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中,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唯物辯證法,並加以創造性運用。比如,從(cong) 矛盾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原理出發,把握黨(dang) 領導的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與(yu) 黨(dang) 的偉(wei) 大自我革命的關(guan) 係,提出在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ti) 製機製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形勢的複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把黨(dang) 的偉(wei) 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又如,從(cong) 理論與(yu) 實踐的關(guan) 係出發,重視加強頂層設計與(yu) 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在積累經驗、把握規律、綜合謀劃中全麵深化改革。再如,堅持實事求是、戰略定力、問題導向、全麵協調、底線思維、調查研究、抓鐵有痕、曆史擔當等馬克思主義(yi)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體(ti) 係,為(wei) 辯證唯物主義(yi) 注入了新的時代內(nei) 涵。

馬克思主義(yi) 自然觀的豐(feng) 富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立足我國發展實際,深刻思考和研究為(wei) 什麽(me)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麽(me) 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思想繼承和發展天人合一、和諧平衡的價(jia) 值理念,強調人與(yu) 自然是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ti) ,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反對將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對立起來,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創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麵,是對馬克思主義(yi) 自然觀和生態觀的豐(feng) 富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新創造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將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相結合,創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提出並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

把握社會(hui) 主要矛盾新變化。把握社會(hui) 主要矛盾,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重要經驗。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深入研究當代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新矛盾新問題,提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不僅(jin) 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yi) 、安全、環境等方麵的要求日益增長,必須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發展。習(xi) 近平同誌對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是對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豐(feng) 富和拓展,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具有重大意義(yi) 。

實現發展理念新飛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科學把握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創新發展理念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抓住創新這個(ge) 牽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協調發展理念強調統籌兼顧,聚焦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的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理念強調堅持可持續發展,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開放發展理念強調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nei) 外聯動性,主動參與(yu) 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共享發展理念強調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製度安排,實現全民共享、全麵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新發展理念繼承和豐(feng) 富了馬克思主義(yi) 發展觀,賦予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以新的科學內(nei) 涵。

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新發展。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總結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運行規律,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製度;強調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並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是跨越關(guan) 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這些重要論述為(wei) 新時代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提供了清晰坐標,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表明我們(men) 黨(dang) 對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新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yi) 推向新的發展階段,讓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深化對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認識。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提出一係列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新認識,例如:提出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深刻揭示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之間的內(nei) 在聯係;闡明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彰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體(ti) 係、製度一同作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組成,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等等。所有這些,深化和拓展了我們(men) 對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和內(nei) 涵的認識。

指明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路徑。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定型,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必然要求,也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治理現代化指明了路徑。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治理等方麵推出一係列重大改革方案和舉(ju) 措,推動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按照這樣的路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治理現代化不斷取得新進展。

形成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建設新理論。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建設得如何,事關(guan) 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堅定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深化了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的認識。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強調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明確了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黨(dang) 要管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以加強黨(dang) 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wei) 主線,以黨(dang) 的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wei) 根基,以調動全黨(dang) 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wei) 著力點,全麵推進黨(dang) 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製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zheng) ,不斷提高黨(dang) 的建設質量,把黨(dang) 建設成為(wei) 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yu) 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這闡明了推動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的領導核心和組織保證問題。

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人類正處於(yu) 一個(ge) 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著眼人類長遠發展,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思想,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評價(jia) 和熱烈響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思想倡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匯聚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向往的最大公約數,為(wei) 人類社會(hui) 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製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彰顯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價(jia) 值追求。這是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世界觀、方法論出發,對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的創新發展。

(作者為(wei)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東(dong) 南大學基地教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