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去除“機關(guan) 化”,通過熱情服務群眾(zhong) 去除“行政化”,通過廣泛代表群眾(zhong) 去除“貴族化”,通過務實回應群眾(zhong) 去除“娛樂(le) 化”。
群團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去年以來,湖北按照強“三性”、去“四化”的要求,壓茬推進省、市、縣三級群團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成績也不能估計過高,改革下沉不到位的問題依然存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的任務依然很重。要堅持辯證思維,創新思路舉(ju) 措,不斷推動群團改革走深走實。
用好“破”與(yu) “立”的辯證法。群團改革有沒有成效,關(guan) 鍵看“四化”有沒有去除,“三性”有沒有增強,這本身就是“破”與(yu) “立”的辯證統一。從(cong) 調研情況看,群團組織“腳不著地”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身處基層,但工作浮在表麵、懸在半空,嚴(yan) 重脫離群眾(zhong) 。要堅持“破”“立”並舉(ju) ,通過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去除“機關(guan) 化”,通過熱情服務群眾(zhong) 去除“行政化”,通過廣泛代表群眾(zhong) 去除“貴族化”,通過務實回應群眾(zhong) 去除“娛樂(le) 化”,更好承擔起團結引領廣大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政治責任,不斷鞏固黨(dang) 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zhong) 基礎。
用好“加”與(yu) “減”的運算法。當前,基層群團組織“空心化”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存在有牌子無機構、有機構無活動、有活動無實效的問題;“兩(liang) 新”組織中的從(cong) 業(ye) 人員和自由職業(ye) 者、進城務工農(nong) 民工、社會(hui) 青年大量遊離於(yu) 群團組織之外;群團考核評價(jia) 依然采取圈內(nei) 評、係統評、上級評,簡單地以網上投票代替群眾(zhong) 評價(jia) 。推動群團改革向基層延伸,就是要針對這些問題,用好“加減運算”,著力固底板、補短板、強薄板。突出主線,在組織覆蓋上做“加法”、在機構編製上做“減法”,創新組織設置方式,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貫通的網狀係統,形成向非公經濟組織、社會(hui) 組織、城鄉(xiang) 社區等領域和農(nong) 民工、自由職業(ye) 者等群體(ti) 延伸的組織體(ti) 係。突出主業(ye) ,在服務功能上做“加法”、在行政事務上做“減法”,著眼群眾(zhong) 多元化需求,強化差異化服務,特別要加強網上群團工作,讓群團組織的服務更直接、更及時、更有效。突出主角,在群眾(zhong) 參與(yu) 上做“加法”、在層級管理上做“減法”,按照群眾(zhong) 的節奏來安排工作、開展活動,完善聯係群眾(zhong) 製度,建立“群眾(zhong) 說了算”的評價(jia) 機製,多下基層、少坐機關(guan) ,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錦上添花,讓群團組織真正成為(wei) 深受群眾(zhong) 信賴的“娘家”。
用好“上”與(yu) “下”的統籌法。群團改革不能熱在機關(guan) 、冷在基層,熱在上頭、冷在下頭,需要把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yu) 自下而上的探索精神結合起來,切實增強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要堅持以上率下,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群團協理員、組織發動誌願者等方式充實基層群團工作力量,通過落實財政預算、行政補助等方式保證基層群團工作經費,通過黨(dang) 政群服務場所整合共享等方式豐(feng) 富群團工作陣地。要堅持以下促上,抓好鄉(xiang) 鎮、街道和園區群團組織這個(ge) 橋頭堡,把工作重點放在建強建活組織、聯係服務群眾(zhong) 全覆蓋上來。要堅持上下聯動,尊重基層首創精神,注意鼓勵基層群團組織充分利用社會(hui) 資源、社會(hui) 手段、社會(hui) 力量開展工作,不求所屬、但求所用,不斷探索政府、市場、社會(hui) 多元共治的“善治”模式,不斷增強基層群團的組織力、吸引力、凝聚力。
——湖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爾肯江·吐拉洪日前在全省深化群團改革電視電話會(hui) 上說
(記者 禹偉(wei) 良 程遠州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小崗變遷看改革精神
中國改革發端農村、源起小崗。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時指出,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幹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誌。[詳細] -
評論員觀察:以實幹為榮 用實績說話
把真實的榜樣立起來,既大力倡導實事求是的價值理念,也健全完善從上到下的考核機製,才能推動形成後進追趕先進、共同發展進步的良好氛圍。[詳細] -
大家手筆: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旗隻會更鮮亮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人間正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