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網絡科技為理論學習插上翅膀

李政葳 發布時間:2018-10-02 17:25:00

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重點電子書(shu) 專(zhuan) 欄在五家電子書(shu) 傳(chuan) 播平台正式上線

網絡科技為(wei) 理論學習(xi) 插上翅膀

近日,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學習(xi)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黨(dang) 建讀物出版社等16家出版單位出版的111種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重點電子書(shu) ,在咪咕閱讀、天翼閱讀、掌閱、京東(dong) 閱讀、當當閱讀等5家電子書(shu) 傳(chuan) 播平台正式上線。

“網絡科技的發展為(wei) 理論學習(xi) 插上翅膀,讓理論內(nei) 容與(yu)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更近、更親(qin) 了。”業(ye) 界人士普遍認為(wei) ,本次上線傳(chuan) 播重點電子書(shu) ,順應了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新的學習(xi) 閱讀需求,是創新網絡內(nei) 容建設與(yu) 傳(chuan) 播的有益嚐試。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達8.02億(yi) ,互聯網普及率達57.7%,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98.3%。“信息技術不僅(jin) 改變了人們(men) 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互聯網的廣泛傳(chuan) 播力、社會(hui) 影響力、輿論滲透力也顛覆了信息獲取方式,互聯網已經成為(wei) 意識形態宣傳(chuan) 的主陣地。”人民出版社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彤認為(wei) ,越來越多讀者采用數字閱讀方式獲取信息,單純依靠傳(chuan) 統出版已無法滿足內(nei) 容傳(chuan) 播的需要。

在學習(xi) 出版社社長董俊山看來,互聯網上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娛樂(le) 內(nei) 容多嚴(yan) 肅內(nei) 容少、自發內(nei) 容多正規內(nei) 容少、分散平台多集中平台少。“上線傳(chuan) 播重點電子書(shu) 是適應傳(chuan) 播內(nei) 容、傳(chuan) 播手段、傳(chuan) 播方式新變化的需要,也是更好發揮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傳(chuan) 播作用,滿足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學習(xi) 理論、武裝頭腦、深化認識的現實需求。”董俊山說。

在信息技術與(yu) 數字出版業(ye) 蓬勃發展的今天,上線傳(chuan) 播重點電子書(shu) 是傳(chuan) 統出版與(yu) 數字出版融合發展的典範。“為(wei) 傳(chuan) 統出版社加快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更多機會(hui) 。傳(chuan) 統出版行業(ye) 將不斷生產(chan) 創作更多與(yu) 手機出版、數字出版相融合的產(chan) 品,為(wei) 讀者提供可靠、優(you) 質的知識服務、思想服務和精神服務。”董俊山說。

天翼閱讀總經理肖偉(wei) 說,通過雙方的優(you) 勢互補,既保證了專(zhuan) 欄內(nei) 容的權威性和完整性,也讓讀者閱讀突破了終端與(yu) 時間的限製,有效拓寬受眾(zhong) 群,打造一個(ge) 權威、便捷的閱讀學習(xi) 平台,使重點理論學習(xi) 不斷走出“象牙塔”,與(yu)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更近、更親(qin) 。

近年來,外文出版社通過與(yu) 國內(nei) 外多家互聯網平台合作,開展重點讀物多語種圖書(shu) 在主流網絡平台的上線,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閱讀習(xi) 慣的讀者需求,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全球範圍的傳(chuan) 播;同時,把好多語種電子書(shu) 的編校質量關(guan) ,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引領中國文化“走出去”做貢獻。

這5家傳(chuan) 播平台專(zhuan) 門設置了“新時代新經典——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重點電子書(shu) 專(zhuan) 欄”,為(wei)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提供免費下載和閱讀服務。此外,5家傳(chuan) 播平台已與(yu) 出版單位建立了長效合作機製,確保後續同類型新書(shu) 電子書(shu) 有序發布。

“各平台需要利用自身優(you) 勢,根據內(nei) 容不斷優(you) 化、調整書(shu) 籍分類,建立一個(ge) 全麵、係統、科學的理論學習(xi) 陣地;同時,嚐試重點電子書(shu) 專(zhuan) 欄中更多免費閱讀服務形式,可以通過微信公眾(zhong) 號等自媒體(ti) 形式傳(chuan) 播,推動理論學習(xi) 的‘零門檻’。”肖偉(wei) 說。

咪咕數媒總經理張燕鵬認為(wei) ,傳(chuan) 播平台要從(cong) “尊重版權、快速上線、立體(ti) 觸達”等層麵入手。比如,與(yu) 電子書(shu) 版權方探索良好合作模式,通過打造“聯合製作”“聯合審核”等綠色通道,保證內(nei) 容的規範性、正確性,保障重點內(nei) 容在平台迅速上線;在重點電子書(shu) 傳(chuan) 播推廣方麵,可嚐試手機客戶端、電子閱讀器、手機報等多終端、多產(chan) 品的聯合布局,也可通過“重點電子書(shu) 專(zhuan) 欄+名家導讀”方式,邀請理論名家幫助讀者學懂弄通理論知識。

“發揮數字閱讀機構的技術優(you) 勢,通過大數據和雲(yun) 計算能力進行交叉推薦學習(xi) ,記錄用戶學習(xi) 行為(wei) ,形成不同階段分析報告,為(wei) 讀者科學地反饋學習(xi) 效果、提升學習(xi) 效率;或者嚐試共享數據分析結果,幫助出版機構更好地製定出版計劃。”掌閱科技創始人張淩雲(yun) 說。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