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牢固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為(wei) 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我們(men) 隻有構築好新時代的中國精神,才能更好地為(wei) 廣大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需要強大的中國精神
我們(men) 可以將“中國精神”這一概念理解為(wei) 一個(ge) 自覺的主體(ti) 性存在,它是中國文明的精髓體(ti) 現及由此展開的各種思想、理想和價(jia) 值觀;它是自我規定、自我揚棄、自我創造的主體(ti) 性過程;也是中國人自己的本質力量、創造能力和獨特的價(jia) 值觀在不同曆史時期的集中體(ti) 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多次指出:“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精神,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價(jia) 值觀念。”中國正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征程中,這不但意味著中國出現了重大的“曆史性躍遷”,而且也意味著需要有新的時代精神來把握“我們(men) 的時代”。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精神支撐。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曾經有過顯赫的輝煌,但近代以來卻遭受百年困境,陷入曆史低穀。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結束了任人宰割的曆史,逐步走上了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道路。如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這本身就是一部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宏大的精神史,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史的嶄新階段。集中體(ti) 現了中華文化的特殊意蘊,為(wei) 中華文化的曆史承續提供精神保障,為(wei) 中華民族的生息與(yu) 自強提供精神保障。
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事業(ye) 需要精神驅動。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空想到科學經曆了一個(ge) 相當長的曆史過程,1848年《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發表,標誌著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誕生。雖然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與(yu) 運動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nei) 遭受了一定的挫折,但當代社會(hui) 主義(yi) 運動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是創新的實踐,創新無止境,實踐也無止境。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的普遍真理與(yu) 中國具體(ti) 實踐相結合。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領域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大大豐(feng) 富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理論寶庫,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讓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ju) 起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這本身就是人類文明與(yu) 中國精神相結合的產(chan) 物。
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需要精神內(nei) 核。隨著各項事業(ye) 的向前推進,中國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已經接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之所以能獲得今天的世界地位並成為(wei) 影響世界發展進程的發展中國家,主要得益於(yu) 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探索與(yu) 實踐,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絕不是單一的經濟或技術層麵的,思想和精神層麵也很重要。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ti) 現
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精神,而時代精神又是那個(ge) 時代共同的價(jia) 值追求。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ti) 現,凝結著全體(ti) 人民共同的價(jia) 值追求。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通過國家價(jia) 值目標、社會(hui) 價(jia) 值理念和個(ge) 人價(jia) 值規範來實現國家精神、社會(hui) 精神和個(ge) 人精神的有機統一,從(cong) 而構築了民族、社會(hui) 、人民三者有機結合的價(jia) 值設定所內(nei) 生的中國精神。
國家價(jia) 值目標是立足國家層麵回答“建設什麽(me) 樣的國家”,是國家意誌的集中體(ti) 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麵的價(jia) 值目標,這與(yu) 我國特有的文化傳(chuan) 統、悠久的曆史、現階段特定的基本國情密不可分,也是形成國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由來已久,有其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等,是我國人民追求理想國家製度的願景;《易·係辭上》中記載的“富有之謂大業(ye) ,日新之謂盛德”等話語則是我國人民對於(yu) 國家富強這一美好願望的訴求。可以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一國家價(jia) 值目標凝結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精蘊,是我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轉化、兼收並蓄與(yu) 創新發展,從(cong) 根本上體(ti) 現了我們(men) 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而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與(yu) 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中國精神的核心內(nei) 容。
社會(hui) 價(jia) 值理念是相對於(yu) 個(ge) 體(ti) 價(jia) 值而言的,是人們(men) 在長期的社會(hui) 實踐中形成的對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務的深刻認知,是實現人們(men) 美好生活需要的內(nei) 在旨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hui) 層麵的價(jia) 值取向。社會(hui) 價(jia) 值從(cong) 表現形態上可以表現為(wei) 製度化、知識化及精神生活化三種存在形式。社會(hui) 價(jia) 值的製度化,即通過製度化的方式約束或規範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成為(wei) 其行動的指南。社會(hui) 價(jia) 值作為(wei) 中國價(jia) 值的建構維度之一,具有鮮明的實際性與(yu) 公共性,表達了我們(men) 對於(yu) 理想社會(hui) 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社會(hui) 價(jia) 值的知識化必須以深厚的人文曆史與(yu) 廣大民眾(zhong) 為(wei) 基礎,隻有作為(wei) 一種係統知識,透過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情感認同與(yu) 價(jia) 值參與(yu) ,社會(hui) 價(jia) 值才能真正曆代相循從(cong) 而生生不息。社會(hui) 價(jia) 值的精神生活化是人們(men) 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行為(wei) 取向與(yu) 風俗習(xi) 慣所表現出的原生態價(jia) 值觀,是一種精神需要。
個(ge) 人價(jia) 值規範是社會(hui) 生活中個(ge) 人的價(jia) 值行為(wei) 選擇及其所反映的品德素養(yang) 。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是公民個(ge) 人層麵的價(jia) 值準則規範,也是公民道德規範的核心內(nei) 容。“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同樣,個(ge) 人不立則國不能強。所以,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首先要強民,培育公民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精神品格。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就是中國精神具體(ti) 形態的體(ti) 現。愛國是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曆史文化等的尊重與(yu) 維護,愛國精神是何時何地都無法割舍的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的愛,也是一個(ge) 國家強大的精神之基;敬業(ye) 就是一種視事業(ye) 如生命的執著情感和奮鬥精神,是一種敢於(yu) 克服困難、敢於(yu) 拚搏的創新精神;誠信是個(ge) 體(ti) 道德規範的基礎,是和諧社會(hui) 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元素,誠信在維護個(ge) 人與(yu) 他人、個(ge) 人與(yu) 社會(hui) 的關(guan) 係中起著決(jue) 定性作用,體(ti) 現了一種現代契約精神;友善是對他人的友好與(yu) 善良,是構建社會(hui) 成員之間和諧相處、美好生活的道德紐帶,是自愛與(yu) 他愛的完美結合,體(ti) 現的是一種和美精神。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共同構成中國精神大廈的基座。
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使中國力量充分彰顯
通過培育和踐行好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從(cong) 而構築好中國精神,目的是彰顯中國力量,為(wei) 人們(men) 的精神生活提供有效指引。中國精神是中國力量之源,而中國力量又是中國精神的彰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一個(ge) 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需要凝聚磅礴之力,才能實現質的飛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匯聚了強大的“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團結的力量、戰勝困難的力量、為(wei) 世界擔當的力量。
理想的力量是無窮的。個(ge) 人無理想與(yu) 動物無異,社會(hui) 無理想就是一盤散沙,國家無理想就純粹是沒有靈魂的機器。理想作為(wei) 一種社會(hui) 意識和精神追求,是人之為(wei) 人的一種超越能力,具有改變現實、克服萬(wan) 難、提振人心、升華人格等作用。理想是燈塔,是風帆,是引領社會(hui) 進步的航船。理想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事業(ye) 成功的堅實基礎,也是一個(ge) 國家或民族能夠不斷振興(xing) 騰飛的精神基底。對理想信念的堅守集中體(ti) 現在對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普遍遵循,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精神力量在於(yu) 其廣度和深度的滲透力。一方麵,我們(men) 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踐和社會(hui) 治理等各個(ge) 領域之中,不留任何“空白”地帶;另一方麵,我們(men) 要致力於(yu) 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轉化為(wei) 人們(men) 的情感認同和行為(wei) 習(xi) 慣。一種價(jia) 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實際、融入生活、融入人們(men) 的內(nei) 心,在感情上認同它,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接受它,才能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價(jia) 值觀轉化為(wei) 行為(wei) 習(xi) 慣需要充足的前提條件,即人們(men) 對其充分認識並產(chan) 生情感認同,而落腳點在於(yu) 將其融入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得到普遍的施行應用,內(nei) 化為(wei) 社會(hui) 成員們(men) 自覺主動的行為(wei) ,成為(wei) 一種生活習(xi) 慣。
(作者係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浙江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歡度國慶,不忘愛國主義初心與使命
在全國人民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9華誕的喜慶日裏,回望共和國69載風雨兼程,不由生出諸多感慨。今年,改革開放正值4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曆史與未來在這裏交匯。[詳細]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優秀共產黨員為標杆
偉大的民族需要英雄精神的滋養,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的力量。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追授黃群、宋月才、薑開斌、王繼才同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詳細] -
從小崗變遷看改革精神
中國改革發端農村、源起小崗。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時指出,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幹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