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yi) 齋1901年7月18日生於(yu) 河南省一個(ge) 貧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30年,受黨(dang) 組織的委派,在上海開辦義(yi) 齋錢莊任經理,改名鄭義(yi) 齋,從(cong) 此與(yu) 黨(dang) 的財經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1年,上海黨(dang) 中央領導機關(guan) 陸續遷往中央蘇區。鄭義(yi) 齋亦結束錢莊工作,於(yu) 1932年離開上海,前往鄂豫皖蘇區開展銀行業(ye) 務,促進蘇區經濟建設,開展對外貿易,被稱為(wei) 我黨(dang) 的“紅色理財專(zhuan) 家”。
隨後,鄭義(yi) 齋隨紅軍(jun) 入川,被選為(wei) 中共川陝省委委員、川陝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任省政府財政委員會(hui) 主席、造幣廠廠長並兼任西北革命軍(jun) 事委員會(hui) 總經理部部長。
1935年5月,鄭義(yi) 齋參加長征,任紅四方麵軍(jun) 政治部敵軍(jun) 工作部部長、總供給部部長,11月,任西路軍(jun) 供給部部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組織收購糧食,製作被服、彈藥,供應部隊作戰需要,為(wei) 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7年3月,鄭義(yi) 齋所在部隊在臨(lin) 澤康龍寺以南的石窩被敵人包圍,在激戰中,他命令警衛員攜帶黨(dang) 的經費喬(qiao) 裝衝(chong) 出重圍,而他自己卻壯烈犧牲,享年36歲。
千方百計解決(jue) 部隊的吃穿問題
1932年紅軍(jun) 入川後,隨著革命力量的發展,根據地的擴大,壓在後勤保障工作人員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這時,鄭義(yi) 齋身兼數職,既任川陝蘇維埃政府財委主席兼工農(nong) 銀行行長,還兼任兵工廠和造幣廠廠長。
紅軍(jun) 從(cong) 鄂豫皖撤退,千裏轉戰來到川北,吃飯成了很大的問題。此地區靠近巴山,地處偏僻,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水田少,旱地多,巴山地區產(chan) 糧少。窮人家裏沒有糧食,多以雜糧、紅苕、山芋為(wei) 主,但地主家裏存糧較多。鄭義(yi) 齋詳細調查研究了這些特點和情況,向方麵軍(jun) 總部提出建議:打土豪破倉(cang) 分糧時,隻把一部分糧食分給最窮的人家,大部分糧食集中起來,運往後方。這樣,總經理部要在全蘇區遍設糧食站、轉運站,並動員全蘇區男女,參加這種運輸,保證部隊在哪裏集中作戰,都有飯吃。同時,也使敵人在蘇區得不到糧食。
為(wei) 了解決(jue) 糧食問題,鄭義(yi) 齋還建議,紅軍(jun) 各級政治機關(guan) ,要協助政府開荒種田,毀煙種糧。到1934年,在省委關(guan) 於(yu) “多種糧、多種蔬菜、多喂牲畜”的號召下,生產(chan) 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糧食、棉花、油料、蔬菜、豬牛雞鴨,都獲得豐(feng) 收。鄭義(yi) 齋還領導總經理部帶頭,堅持勤儉(jian) 節約,大米主要供作戰部隊和傷(shang) 病員,後方多吃雜糧。
穿衣問題是當時另一大問題。1932年秋天,部隊從(cong) 鄂豫皖出發,隻穿隨身衣服,千裏轉戰,已破爛不堪,入川時又是隆冬,穿衣問題迫在眉睫。鄭義(yi) 齋與(yu) 各軍(jun) 、師商定,共同負責,各軍(jun) 、師經理處均成立被服廠,總經理部成立了三個(ge) 工廠,統一籌劃,分工製作冬夏衣服。布匹來源主要是由總經理部在全蘇區設站收購土布(與(yu) 糧食站合在一起),一部分向邊沿地區商販采購。經過努力,1933年和1934年的冬夏服,做到了統一供給。
開鹽井、取鹵水
通(江)、南(江)、巴(中)根據地建立不久,便遭到四川軍(jun) 閥田頌堯的“三路圍攻”,敵人截斷了從(cong) 南部來往通江的鹽路。鹽巴是根據地軍(jun) 民生活的必需品,不能缺,鄭義(yi) 齋趕緊召開會(hui) 議,動員根據地軍(jun) 民自己開鹽井、取鹵水,以應軍(jun) 需民用。
一次,地下交通站通過敵人封鎖線運回一批鹽巴,鄭義(yi) 齋喜出望外,吩咐經理部人員及時下發。分發中,鄭義(yi) 齋取了半斤鹽巴裝在一個(ge) 小袋中帶回家去,然後,他把警衛員小曾叫來:“你把這包鹽送到徐總指揮那裏去,他跟大夥(huo) 一樣,也在唱旦(淡)角呢。”
鄭義(yi) 齋和徐向前總指揮是親(qin) 密戰友,三天前兩(liang) 人在一起研究部隊後勤保障工作,晚上,徐總留他吃宵夜,炊事員端上兩(liang) 盤小菜,菜倒新鮮,吃起來卻淡而無味。鄭義(yi) 齋嘴裏不說,心裏不免一陣難過,徐總指揮身上擔著那麽(me) 重的擔子,日夜操勞,生活上也和戰士們(men) 一樣在苦熬著。如今,有了這批鹽巴,給徐總指揮送點去,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一會(hui) 兒(er) ,小曾回來遞上一張字條,上麵寫(xie) 著:義(yi) 齋同誌,謝謝你的好意,我這裏已經有了鹵水,鹽巴還是留著你自己用吧。鄭義(yi) 齋凝視著字條,眼淚潤濕了眼睛,他想了想,又命令小曾將這包鹽送到戰地醫院,院長向傷(shang) 員講了這包鹽的經過,大家深受感動,當時就有一批傷(shang) 員要求重返前線投入反圍攻戰鬥。
能文能武
在根據地,對銀行工作了解的人很少,隻有鄭義(yi) 齋算是專(zhuan) 家。但他還是虛心學習(xi) 馬列主義(yi) 的政治經濟學,了解關(guan) 於(yu) 貨幣的理論。他親(qin) 自搞調查研究,根據蘇區的具體(ti) 情況,向上級提出了銀行工作的幾條方針,均得到領導的同意。鄭義(yi) 齋很重視銀行的宣傳(chuan) 工作和立信於(yu) 民,川陝工農(nong) 銀行開幕那天,經理部的同誌們(men) 趁勢進行宣傳(chuan) ,並當場進行兌(dui) 換及存款業(ye) 務,擴大了影響。
鄭義(yi) 齋不僅(jin) 善於(yu) 做財經工作,而且也能領兵打仗。紅四方麵軍(jun) 轉戰川陝時,為(wei) 了保障川陝蘇區的物資供應,鄭義(yi) 齋對駐陝南的國民黨(dang) 38軍(jun) 孫蔚如部做了大量的統戰工作,建立了一條由陝南到蘇區的紅色交通線。
當時,地下黨(dang) 員武老平在漢中采購了無線電器材、藥品、醫療器械及一些緊缺的生活用品,通過這條紅色運輸線進入了巴山深處。20多個(ge) “挑夫”正走在密林小道上,突然遭到土匪頭子徐耀明等的搶劫。鄭義(yi) 齋接到情報,迅速帶領一支紅軍(jun) 部隊趕到羊圈關(guan) ,經過激戰,奪回了這批物資。
為(wei) 確保這條紅色運輸線的暢通,鄭義(yi) 齋決(jue) 心除掉徐耀明這幫土匪。經過周密謀劃,他利用另一土匪頭子袁剛與(yu) 徐的矛盾,派武老平去曲江洞與(yu) 袁剛結為(wei) 拜把兄弟。在徐耀明生日那天,武老平、袁剛帶了幾名彪形大漢抬著禮物去祝壽,酒過三巡,擲杯為(wei) 號,將徐耀明當場擊斃,收編了徐的“兄弟夥(huo) ”,從(cong) 此排除了這條運輸線上的幹擾,也為(wei) 巴山百姓除了一害。
為(wei) 軍(jun) 工生產(chan) 費盡心血
為(wei) 了解決(jue) 全軍(jun) 的彈藥供應問題,鄭義(yi) 齋同樣費盡了心機。紅軍(jun) 的武器彈藥主要是從(cong) 敵人手中繳獲。而各種武器的修理,便成為(wei) 保障作戰的主要任務之一。
鄭義(yi) 齋的辦法,仍是依靠大家動手,分級負責。通知部隊每到一地,均要搜集當地的槍炮工人,安排在軍(jun) 、師軍(jun) 械修理所。有多餘(yu) 的和技術好的送總經理部軍(jun) 械修理廠。分工辦法是:軍(jun) 、師修理槍和毛病較小的機關(guan) 槍還有炮。其餘(yu) 軍(jun) 、師修不了的,均送總經理部修械廠修理。自從(cong) 繳獲了敵人兵工廠機器以後,更提高了修理質量。
紅軍(jun) 繳獲了兵工廠和造幣廠後,鄭義(yi) 齋親(qin) 自組織機器設備和原材料的搬遷,建立了紅軍(jun) 的兵工廠和造幣廠,在短時間內(nei) ,雖經幾次搬遷,仍然生產(chan) 了白藥(發射藥)、炸藥、子彈、迫擊炮彈、手榴彈等,其中手榴彈保障了全軍(jun) 的需要。紅軍(jun) 所需的其他用品,如雨具、防滑掌(腳碼子)、飯碗(木質的)等等,以及西藥和醫護工作用品,鄭義(yi) 齋均具體(ti) 指導,逐個(ge) 解決(jue) 。
紅四方麵軍(jun) 剛入川時,軍(jun) 事工業(ye) 比較薄弱,在通江城南苟家灣隻有由鄂豫皖根據地遷來的隨營兵工廠,且規模很小,設備簡陋,很難保障部隊武器彈藥的供給。戰士們(men) 在前線作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將彈殼從(cong) 陣地上一顆一顆地撿回來再次利用。鄭義(yi) 齋麵對軍(jun) 需供給困難的局麵,心裏焦急萬(wan) 分,千方百計發展根據地的軍(jun) 事工業(ye) ,以擺脫供給困境。
1933年10月,紅軍(jun) 解放了川東(dong) 北一座最大的中心城市綏定(今達川市)。鄭義(yi) 齋星夜趕到綏定,組織上萬(wan) 名軍(jun) 民將軍(jun) 閥劉存厚兵工廠的機器設備和物資迅速搬到通江苦草壩,在羅坪山建立了一座擁有1400多名職工的大型兵工廠。鄭義(yi) 齋大膽啟用劉存厚兵工廠的廠長何陽淵任紅軍(jun) 兵工廠廠長,負責該廠技術工作。對參加紅軍(jun) 的兵工廠技師,鄭義(yi) 齋從(cong) 政治上愛護他們(men) ,生活上關(guan) 心他們(men) ,常同他們(men) 促膝談心,同時還招呼夥(huo) 房的大師傅給他們(men) 開小灶,增加營養(yang) ,讓醫生為(wei) 他們(men) 定期檢查身體(ti) 。這些技師深受感動,不久便在蘇區軍(jun) 工生產(chan) 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由於(yu) 鄭義(yi) 齋領導有方,促進了蘇區軍(jun) 事工業(ye) 的迅速發展,成批的武器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戰士們(men) 特別喜歡刻有“消滅劉湘,赤化全川”字樣的地瓜手榴彈,一些紅軍(jun) 指揮員豎起大拇指誇獎說:“鄭部長真有辦法,部隊有了這樣的紅管家,我們(men) 打起仗來就有勁囉!”
紅軍(jun) 1935年3月渡過嘉陵江後,整個(ge) 前方後方都在不斷轉移之中。鄭義(yi) 齋根據這種情況,當即組成三個(ge) 兵站,跟隨部隊行動,就地籌集糧食及物資,分配部隊使用。鄭義(yi) 齋率領總經理部及所屬工廠,跟隨部隊轉移。沿途凡有兩(liang) 三天以上的休息時間,各工廠立即進行生產(chan) ,就地取材製作被服用品,修理武器,製造手榴彈等,大家搞得熱火朝天。
但是,兩(liang) 年後的1937年3月,鄭義(yi) 齋所在部隊被敵人包圍,在激戰中,他命令警衛員攜帶黨(dang) 的經費衝(chong) 出重圍,而他卻永遠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享年36歲。(作者係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政協文史委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構築新時代的中國精神
我們隻有構築好新時代的中國精神,才能更好地為廣大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詳細] -
聲音:抓住曆史機遇 加快改革開放
改革不能為改而改,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詳細] -
評論員觀察:激蕩督查檢查考核的正能量
既要加強督查檢查、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破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也要從改革發展的宏闊視角更好開展工作、推進落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