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曆史上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ge) 新的階段;從(cong) 形式上講,生態文明是以人與(yu) 自然、人與(yu) 人、人與(yu) 社會(hui) 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麵發展、持續繁榮為(wei) 基本宗旨的社會(hui) 形態,即工業(ye) 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從(cong) 本質上講,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hui) 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yu) 精神成果的總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曆史高度。與(yu) 此同時,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概念在國際社會(hui) 影響越來越大。“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guan) 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隻有一個(ge) 地球,各國共處一個(ge) 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不僅(jin) 是人類之間要相互尊重,人類也要尊重非人類的生命,也要尊重無生命體(ti) 。今天許多國際友人在一起探討生態文明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建設,具有曆史性的意義(yi) 。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建設,關(guan) 鍵在“命”和“運”兩(liang) 個(ge) 字眼上。首先講“命”字,從(cong) 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方麵來講,“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強調共患難,就是要協力規避禍難。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宣布成立,首先關(guan) 注的就是從(cong) 安全做起,既關(guan) 注傳(chuan) 統的安全問題,又關(guan) 注非傳(chuan) 統的安全問題。可以說共患難就是“生命線”,也就是底線。其次就是“運”字,“運”就是“發展線”,如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人講既要“共患難”,更要“同富貴”,所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既要維護好生命線,也要走好發展線。“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快5年了,上海合作組織已經17年了,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這方麵應該說是先行了一步。
當前,麵對世界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必須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ti) 係。普洱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根據自身自然稟賦與(yu) 生態條件,進行了可貴的探索與(yu) 實踐。善於(yu) 抓住發展機遇,緊扣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質量和效益為(wei) 中心,以創新驅動為(wei) 引擎,以生態增值為(wei) 路徑,努力探索生態環境基礎較好、邊疆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綠色跨越發展的有效模式,為(wei) 我國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提供了現成的示範。
一是注重製度建設,善於(yu) 完善綠色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製度和用途管製製度,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麵節約製度,健全資源有償(chang) 使用製度和生態補償(chang) 製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ti) 製。二是注重項目管理,善於(yu) 全麵實施綠色發展的試驗示範工程。充分發揮試驗示範區總平台的優(you) 勢,大力推行綠色循環低碳生產(chan) 生活方式,打造一批示範亮點,逐步形成覆蓋城鄉(xiang) 的全社會(hui) 綠色發展體(ti) 係。三是注重績效評估,善於(yu) 健全完善綠色發展的考評標準。全麵推行綠色經濟考評,把考核結果作為(wei) 幹部提拔任免、職務調整和獎懲晉級的參考,作為(wei) 年度調整和優(you) 化財政轉移支付、項目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轉變傳(chuan) 統“以GDP論英雄”的考評模式。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借鑒中國醫學領域的一個(ge) 詞——“形與(yu) 神俱”來做。第一個(ge) 字“形”是外在的,看這個(ge) 人形象好不好、氣色好不好。普洱滿眼都是綠色,森林覆蓋率75%以上,這就是“形”好。第二個(ge) 字“神”是內(nei) 在的,“神”好就是我們(men) 說的新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就是指心“綠”,不光領導的心要“綠”,企業(ye) 家的心要“綠”,每一個(ge) 公民的心也都要“綠”。
在生態文明建設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過程中,我們(men) 既要反對自然中心主義(yi) 的絕對生態文明論,又要反對絕對的人類中心主義(yi) 。打造一個(ge)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需要我們(men) 有更加寬闊的胸懷,不同民族、不同國別、不同洲際的人民,共同攜起手來,解決(jue) 我們(men) 共同需要麵對的問題。這可能會(hui) 超出一時的物質利益追求,因此需要有追求長遠利益的製度性的安排。
今天,和平與(yu) 發展已經成為(wei) 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未來的世界充滿著矛盾,但美好發展依然值得我們(men) 期待。願各國的有識之士共同攜起手來,不斷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添磚加瓦,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於(yu) 我們(men) 的!
(作者為(wei)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闡文明之新命 興中華之大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刻影響著中國發展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詳細] -
中國擔當成就世界機遇
當前,全球經濟仍然深陷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複蘇遠不及預期,全球產業布局正在加劇調整,經濟全球化存在較多製約因素,難以適應各國經濟發展新訴求。[詳細] -
改革就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
從廣東到海南,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製改革到全麵深化改革。[詳細] -
堅持開放發展推動互利共贏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詳細]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使命
8月21日至22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詳細]